利用外資

利用外資

利用外資是利用來自國外的貨幣資金(如借入國外資金、吸收國外投資、接受國外經濟援助等)和以物資、技術、專利等表現的國外資本,以解決本國資金、設備不足的困難,或進行資金調節,達到發展本國經濟的目的。

體現形式


利用外資的方式很多,概括起來分為兩大類:
(1)直接利用外資。吸收國外投資者的資金或資產 (含無形資產) 直接投入本國企業或事業的生產、建設,並允許投資者參與經營管理活動。直接利用外資一般都具有相對的持久性和穩定性。其形式主要有: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合作開發、合作生產、三項貿易、租賃貿易等等。
(2)間接利用外資。通過各種方式吸收國外貸款,以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是一種國際間的信貸關係。其主要方式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國外銀行貸款,政府貸款,出口信貸,發行國際債券,吸收國外存款等。

必要性


世界近代史證明,當今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擁有發展本國經濟所需要的全部資金、技術和資源。任何國家為了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都必須與他國互通有無,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社會主義國家也不例外。由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一般是在具有中等發展水平或經濟落後的國家裡取得勝利並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新生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經濟會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這些國家為了儘快恢復和發展本國經濟,必須解決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這就需要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積累本國資金的同時,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國外的資金。在社會主義體系與資本主義體系同時並存、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已經高度發展的當代,社會主義國家為了逐步趕上並超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就更加需要利用外資,以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作用


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計劃經濟。它可以根據各個不同時期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利用外資,並注意防止利用外資的某些副作用。從社會主義國家多年來的實踐經驗來看,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外資,一般可以發揮以下作用:①補充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加速國民經濟的發展;②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裝備、生產技術、管理知識和經驗,培養國內科技人才,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③加速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礎工業的建設和落後地區、部門的開發,克服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④促進新興工業部門的建立與發展和產業結構的改善;⑤促進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和出口貿易的增長;⑥擴大勞動就業,增加國民收入。

利用方式


吸收國外直接投資

主要有:①引進外資企業(外商獨資),即吸收外國資本到國內來開辦企業,如20年代中期列寧曾倡導創辦的租讓制企業。②舉辦合營企業,即與外國投資者在本國境內共同開辦企業。這類企業在中國又分為合資經營企業與合作經營企業兩種。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都舉辦了合資經營企業。③合作經營項目,即與國外投資者為達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共同從事的一種經濟活動,各方按照合同規定分享經營成果(產品或收益分配)。如與國外合作者舉辦的“合作生產”,即利用雙方的設備、技術共同生產或裝配某項產品並以產品分成或分享收益。④合作開發自然資源,即出讓本國部分自然資源,吸引外國資本進行開發,雙方按照合同規定進行產品分成或分享收益。如中國和外國的海上石油合作開發即是。⑤補償貿易,即由外商提供技術、設備,由本國提供廠房或場地,共同從事某項產品的生產,並按照合同規定的數量、價格、交貨期及其他條件,以產品償還外商所提供的技術、設備價值和利息。

借用國外貸款

主要有:①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如世界銀行貸款、聯合國所屬機構的各種基金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等。主要用於支援特定項目的建設和中小企業改造,彌補國際收支逆差。②外國政府貸款,即外國政府為支援某些特定項目的建設所提供的有息(一般為中長期、中低利)、無息優惠貸款。③出口信貸,即外國政府為扶植出口貿易而發放的信貸。它包括買方信貸與賣方信貸兩種。買方信貸是直接提供給買方國家用於購買該國出口商品的;賣方信貸是提供給該國出口商,用於擴展以延期付款方式成交的出口貿易的。④民間銀行貸款,包括銀團貸款、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等。其中銀團貸款是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由一家銀行牽頭,向其他銀行組成銀團聯合承貸的貸款。有些國家往往將政府優惠貸款與銀團貸款捆在一起貸出。⑤發行債券或股票,即通過發行各種債券和股票,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籌集資金。

中國情況


2019年
2019年1月14日,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吸收外資額達885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9%,規模創歷史新高。
2019年11月7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
2020年
2020年,中國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佔比“三提升”,圓滿完成穩外資工作目標。全年利用外資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2020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摺合1443.7億美元,同比增長4.5%;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二是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67.7億元人民幣,增長13.9%,佔比77.7%。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8.5%,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信息服務分別增長78.8%、52.7%、15.1%和11.6%。
三是主要來源地保持穩定。對華投資前15位國家和地區,投資增長6.4%,佔比98%,其中荷蘭、英國分別增長47.6%、30.7%。東盟對華投資增長0.7%。
四是區域帶動作用明顯。東部地區吸收外資增長8.9%,佔比88.4%,其中江蘇、廣東、上海、山東、浙江等主要引資省份分別增長5.1%、6.5%、6.6%、20.3%和18.3%。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部分省份增長明顯,遼寧、湖南、河北等省份分別增長13.7%、28.2%和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