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吸蟲病

腦血吸蟲病

腦血吸蟲徠病是一種腦部寄生蟲病。血吸蟲卵經體循環(多經頸動脈)、脊椎靜脈系統或顱內靜脈竇進入顱內,引起腦組織病理改變。腦血吸蟲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急性型多在感染后6個月左右發病,表現為腦膜腦炎癥狀:發熱、意識障礙、癱瘓、抽搐及腱反射亢進、腦膜刺激症、錐體束征等;慢性型多見於慢性早期血吸蟲病患者,主要癥狀為癲癇發作,以局限性癲癇多見,也有患者以顱內壓增高伴定位體征為主要表現,比如頭痛。腦血吸蟲病主要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腦血吸蟲病可引起腦組織病變,導致患者出現癲癇發作、意識障礙、癱瘓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腦血吸蟲病經積極有效的治療后輕型患者多可治癒,重症者預后較差。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感染科

病因


● 本病為是一種傳染病,需要滿足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要素。
● 傳染源
● ● 血吸蟲污染的水源等。
● 傳播途徑
● ● 糞-口途徑。
● 易感人群
● ● 普遍易感。

癥狀


● 腦血吸蟲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具體表現如下:

急性型

● 多在感染后4~6周發病。
● 表現為腦膜腦炎癥狀:發熱、意識障礙、癱瘓、抽搐及腱反射亢進、腦膜刺激症(如頸強直)、錐體束征(如掌頦反射、吮吸反射)等。

慢性型

● 多見於慢性早期血吸蟲病患者,多在感染后3~6個月發病,長者可達1~2年。
● 主要癥狀為癲癇發作,以局限性癲癇多見,也有患者以顱內壓增高(頭痛、噁心、嘔吐)伴定位體征為主要表現。

需要通過哪些檢查來確診腦血吸蟲病


● 確診腦血吸蟲病主要依靠糞便檢查、血常規、腦脊液檢查、血和腦脊液免疫學檢查、腦部CT檢查等幫助確診。
● 糞便檢查
● ● 通過糞便中尋找蟲卵或孵化出毛蚴。
● 血常規
● ● 檢查白細胞、嗜酸粒細胞等有無異常,嗜酸粒細胞增多為本病的特點之一。
● 腦脊液
● ● 檢查腦脊液中有無蟲卵及其他異常。
● 免疫學檢查
● ● 皮內試驗、環卵沉澱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檢查都可以應用。
● 腦部CT
● ● 通過CT檢查顱內病變情況。

診斷


● 醫生診斷腦血吸蟲病,主要依據病史、癥狀、糞便檢查、血常規、腦脊液檢查、免疫學檢查、腦部CT檢查幫助確診。

病史

● 發病前可有污水接觸史或血吸蟲病病史。

癥狀

● 急性型多在感染后6個月左右發病,表現為腦膜腦炎癥狀:發熱、意識障礙、癱瘓、抽搐及腱反射亢進、腦膜刺激症、錐體束征等。
● 慢性型主要癥狀為癲癇發作,以局限性癲癇多見,也有患者以顱內壓增高伴定位體征為主要表現。

糞便檢查

● 糞便中有蟲卵或孵化出毛蚴。

血常規

● 白細胞總數多在(10~30)×10⁹/L之間,可見類白血病反應,嗜酸粒細胞明細增多。

腦脊液

● 腦脊液中可以找到蟲卵。
● 白細胞數在每升幾億至幾十億之間,以淋巴細胞為主。

免疫學檢查

● 皮內試驗、環卵沉澱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均可為陽性。

腦部CT

● 急性型可見腦實質內可見大小不一、程度不等的低密度灶,無強化表現。
● 慢性型表現為局限性肉芽腫,呈等或略高密度,有佔位表現,邊界不清,周邊水腫,增強掃描可見病灶有強化現象。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也可能會出現發熱、意識障礙等癥狀,容易與腦血吸蟲病混淆,這些疾病有腦部其他類型的寄生蟲病,如腦弓形蟲病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病史、癥狀、糞便檢查、血常規、腦脊液檢查、免疫學檢查、腦部CT檢查等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腦血吸蟲病目前主要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 應注意休息、加強支持治療。

藥物治療

● 驅蟲治療,常用藥物為吡喹酮,不但可以殺死成蟲,尚可殺滅蟲卵並抑制蟲卵肉芽腫生長。
● 有腦水腫、顱內高壓表現者應以甘露醇脫水治療。
● 有癲癇發作者,應用抗癲癇藥物治療,以控制發作。
● 其他藥物,如有非特異性炎性表現可以使用類固醇激素等。

手術治療

● 有大的佔位性肉芽腫、明顯臨床癥狀者可施行開顱手術切除。
● 開顱減壓術或腦室-腹腔引流術,適用於腦部炎症水腫造成急性顱內壓增高、有腦脊液循環阻塞或腦疝形成而脫水劑療效不能持續或無效時。

危害


● 可引起腦組織病變,導致患者出現癲癇發作、意識障礙、癱瘓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預后


● 經積極有效的治療后輕型患者多可治癒,重者預后較差。

預防


● 滅除釘螺。
● 糞便無害化處理。
● 改善用水,不喝生水,不接觸污水。
● 飯前便後勤洗手。

參考文獻


● [1]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 [2] 吳江,賈建平。神經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3] 李蘭娟,王宇明。感染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4]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