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

中國古代神話中統領水族的王

龍王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屬於四靈之一。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民間各地的一種習俗。

詞語解釋


龍王是中國古代龍神崇拜,海神信仰再結合佛經中的龍王的產物。
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宋代趙彥衛《雲麓漫鈔》:“《史記·西門豹傳》說河伯,而《楚辭》亦有河伯詞,則知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釋氏書入,中土有龍王之說,而河伯無聞矣。”

民間習俗


龍王[中國古代神話中統領水族的王]
龍王[中國古代神話中統領水族的王]
龍王神誕之日,各種文獻記載和中國各地民間傳說均有差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龍王信仰


龍王信仰在古代頗為普遍,龍王是非常受古代百姓歡迎的神之一。在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龍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後來佛教傳入中國,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本土文化,把水蛇翻譯成龍。唐宋以來,帝王封五龍神為王。從此,龍王成為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的神,龍王治水則成為中國民間普遍的信仰。據史書記載,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
道教認為東南西北四海都有龍王管轄,叫四海龍王。另有五方龍王、諸天龍王、江河龍王等。小說《西遊記》中提到的四海龍王,即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使四海龍王成為婦孺皆知的神。
龍王巴哈姆特最終幻想系列的召喚獸
龍王巴哈姆特最終幻想系列的召喚獸
古人認為,凡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江河湖海,都有龍王駐守。龍王能生風雨,興雷電,職司一方水旱豐歉。因此,大江南北,龍王廟林立,與土地廟一樣,隨處可見。如遇久旱不雨,一方鄉民必先到龍王廟祭祀求雨,如龍王還沒有顯靈,則把它的神像抬出來,在烈日下暴晒,直到天降大雨為止。

形成


龍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與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龍的起源來自伏羲氏,據中國神話傳說,伏羲與女媧都是人首蛇身,而蛇就是龍的原型。但是實際上龍只是一種圖騰,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上的由人類虛構的生物,並且是綜合了許多生物的特徵:蛇身、獸腿、鷹爪、馬頭、魚尾、鹿角、魚鱗。據考證,龍圖騰的由來是和原始部落不斷的征戰有關的。在漫長的歷史中,部落與部落之間對抗、吞併、聯合,並把戰勝的部落圖騰上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的圖騰上。久而久之,經過不斷地吸收與充實,龍的特徵也越來越多,形象日益複雜和威武莊嚴,最後形成了完整的龍圖騰,並且成為這個中國所信奉崇拜的標誌。

存在意義


龍是中華民族所敬奉的圖騰,是吉祥雄偉的象徵,由圖騰崇拜意識,后演變為祈求豐收、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動。

史載


中國古代神話中龍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在佛教中,龍是“天龍八部”的其中一部,詳見“天龍八部”。
正因為龍是一種勝利者以及神一般的存在,人們就將想象的各種高超的本領和優秀的品質美德都集中到龍的身上,以龍為榮、為尊。龍驍勇善戰,而智慧威嚴。他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秋分潛伏深水,春分騰飛蒼天,吞雲吐霧,呼風喚雨,鳴雷閃電,變化多端,無所不能。它能預見未來,並且象徵著地位、富裕與吉祥。龍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顯靈、征瑞、兆禍、示威來概括。其中的“好飛”和“通天”,是“天龍”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我們知道,作為龍的集合對象,雷電、雲霧、虹霓等本來就是飛騰在空中的“天象”;而魚、鱷、蛇等在水中潛游之快,馬、牛、鹿等在陸地上奔跑之速,都類似於“飛”棗古人由於思維的模煳性,往往將潛游於水中的魚、鱷、蛇等,奔跑於陸地上的馬、牛、鹿等,和飛升騰躍在空中的雷電、雲霧、虹霓等看成一個神物的不同表現,從而認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飛。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說;夏禹治水,傳說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說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在古代,龍是帝王統治的化身,君王都自稱為龍之子,從而秉承了龍的高貴的地位與人品,不流於俗的高尚與威猛莊重,以及作為人類中的佼佼者的依據。在龍的身上集中了所有人們美好的願望,世間的傑出人物被稱為人中龍鳳,諸葛亮號稱卧龍先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龍文化影響


龍影響著中國華夏兒女精神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綿延萬里的長城,便是中國作為“騰飛的東方巨龍”的象徵。帶有龍名的地方更是數以千計,其中又有以數字為題的,如吉林省的二龍、江西省的三龍、遼寧省的四龍;有些以龍的身體為題,如江西省的龍頭、四川省的龍角、貴州省的龍額、黑龍江省的龍爪;有些以組成的詞語如龍王、龍母、大龍、小龍、金龍、木龍,等等。中國含“龍”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個,而我們熟識的黃、青、赤、白、黑龍,就分別在四川省(黃龍河)、河北省(青龍河和赤龍河)、天津(青龍灣河和黑龍港河)、甘肅省(白龍江)、上海(白龍港河)和黑龍江省(黑龍江),有以他們命名的江河。幾乎每一省都有龍江、龍湖、龍山、龍洞、龍泉、龍潭,還有數不清的龍王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衣有龍袍、龍冠;食有龍蝦、龍眼、龍鬚面;建築有龍宮、龍亭;行有龍舟、龍車。家具有龍椅、龍床。正月十五要舞龍燈,五月端午要賽龍船。動物有龍馬、龍蚤;植物有龍葵、龍舌蘭、龍鬚草、龍鬚菜、龍柏、龍爪槐。風水寶地叫龍穴,抽水的水車叫龍骨水車,大吊車叫龍門吊。還有著名的國寶九龍壁。而明代之所以將都城定在現在的北京,據說就是因為在紫禁城下面發現潛藏有“龍脈”,而在此建都,就可以保證帝國百年的昌盛興旺不敗。古代的類書中和龍有關的名詞不下數百,如“初九,潛龍勿用”,而“九五,飛龍在天”等等。像《太平廣記》搜集的龍的神話小說,就有八十一則。在中國,龍簡直無所不在。龍的文化,源遠流長。

詞語來源


龍王的來源有二:一是佛教的傳入,二是中國人崇龍心理和尊王心理的交融互滲。相傳釋迦牟尼降生的時候,曾有名為迦羅和郁加羅的兩位那迦兄弟,一個在左邊灑溫水,一個在右邊灑冷泉,為佛祖沐浴凈身。在《過去現在因果經》里,浴佛的那迦成了難陀和優難陀,他們“於虛空中,吐清凈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天眾、龍眾、夜叉、干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等“天龍八部”也在空中作天伎樂,歌唱讚頌,燒香散花,拋撒天衣、瓔珞,“繽紛亂墜,不可稱數”。
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花經》里,龍王有八位。他們是: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婆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五德義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宋代畫家張勝溫作《法界源流圖》,畫了其中的六位(缺摩那斯龍王和優缽羅龍王)。這六位龍王都是人間王者的形狀,穿袍蹬靴,攜侍帶眷,襯以天雲海水。
唐代翻譯的《華嚴經》中,龍王增至十位,名稱也不同於上述八位。他們是:一毗樓博叉龍王,二娑竭羅龍王,三雲音妙幢龍王,四焰口海光龍王,五普高雲幛龍王,六德義迦龍王,七無邊步龍王,八清凈色龍王,九普運大聲龍王,十無熱惱龍王。另外,還有五龍王、七龍王、八十一龍王。一百八十五龍王之說。

龍等級劃分


而龍又分等級,三爪的龍是最低等的,爪數越多越稀有珍貴。而最尊貴的莫過於四海之主的四龍王。在古印度的“天龍八部”中,龍王就是海中的富豪,擁有大量的財富與珠寶,守衛天界與人間。而中國龍是“水界之神”,《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青臉紅須為東,白髮須為西,橘黃髮須是南,黑髮須者為北。由此,四海龍王又稱:東海青龍王、南海紅龍王、西海白龍王以及北海黑龍王,並各自擁有不同的屬性,各司其職,各為其能。然後包括在“中”間的黃帝(即龍帝),這也恰好就是太極八卦中的“五行”學說的體現。

龍王和五行


“五行學說”是中國上至宇宙形成,下至人事關係等各種事物的理論基礎,一是中國最基本的自然哲學之一。“五行”簡單的說,就是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相生相剋。天運也會隨之更換,王朝同時隨之更迭。戰國時的秦始皇,西漢的王莽、東漢的黃巾之亂等,都是以天運五行更迭,人間的王朝也隨之更迭而革命、交替。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環環相扣,循環不息。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配合后,天干地支也產生出相生相剋的關係,此變為推算命理的基本根據。相生為吉,相剋為凶,人的吉凶禍福不一,實因其得於五行之順應悖逆。
而之所以是四龍王而有五行,東西南北四海龍王,而中間的就是龍帝。在《史記·天官書》中亦說:“軒轅(黃帝名軒轅),黃龍體”,簡單點說,就是說黃帝就是黃龍的化身。黃龍即是龍帝,五行屬土,位居中央,是龍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觀中天庭的主宰。在漢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黃龍者,四方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濾池而漁,德達深淵,則應和氣而游於池沼。”說明了黃龍的形象。

賦予職責


佛教龍(多頭眼鏡蛇)那迦
佛教龍(多頭眼鏡蛇)那迦
這些龍王有何功能呢?一是護持佛法,導佑眾生。如排在佛教二十位“諸天”中第十九位的“娑竭龍王”,儘管是中國傳說中掌管水蛇的海王,也要以護法神的身份供奉和護持佛舍利、佛經等佛的“法寶”。西晉竺法護譯的《海龍王經》里,還講了一個龍王請佛到大海龍宮受供養,並請“世尊及大眾”諸佛為其“無數眷屬”說法的故事。二是興雲布雨,消災彌難。《華嚴經》稱,諸位無量大龍王,“莫不勤力興雲布雨,令諸眾生熱惱消滅”。這和中國本土龍興雲布雨的神職是相吻合的。

歷史傳承


這是民間向龍王祁雨的民歌,其實龍產生以來,一直在人間行使著行雲布雨的使命,被人們尊稱為信仰為無所不能的龍,真正龍王一詞的產生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的事。佛教在漢晉傳入中國,於南北朝時期發展鼎盛,使原本已經澹化宗教意義的龍又注入了宗教的內容,由原來的神獸變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龍王。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紀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王子悉達多·喬達摩創立的,他就是佛教里所稱的釋迦牟尼佛祖,也稱如來佛。佛教創立后,漸漸經西域傳播到中國內地,於雲南還在南詔時期佛教就很盛行了。在傳播過程中,為了能在中國立足,佛教大幅度的中國化,其中包括對中國傳統神祇和巫術的吸收,於是在概念和術語上就盡量向中國傳統文化靠攏。佛經中,有一個名叫“那迦”的神獸,長身無足,在水中稱王,實則這個那迦的原型是南亞熱帶雨林中的蟒蛇。不過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護衛者,按佛經的說法,佛降生后,它就護衛在佛的左右,吐一溫一涼的凈水為佛洗浴,在空中歌舞贊禮,散各種妙花,並且它也可以興雲布雨、決江開瀆、致福卻災,居於海川沼淵之中。這樣一來,就有許多地方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相似,那迦的王子身份又暗合了中國皇室崇龍的信仰,於此,佛經在轉譯為中文時,它就順理成章的被譯為了龍,中國的百姓原本就以龍為神靈,也就對佛教中的龍慨然接受,並以中國文化中的龍來理解佛教中的龍王了,且由佛經而演繹出了龍宮寶殿。
有關龍王的佛經很多,這裡隨便列舉幾部《大集經》記載說:“爾時梵釋天王、龍王、夜叉等,合掌向佛作是言……悉共守護。”《大雲輪請雨經》等經還載有稱讚天龍八部威德的“天龍八部贊”;《善見論》卷十七記載:“龍者,長身無足”;慈雲《天竺別集》卷上說:“天龍,一鱗蟲耳,得一滴水,散六虛以為洪流”;《海龍王·請佛品》說:“海龍王詣靈鷲山,聞佛說法,信心歡喜,欲請佛至大海龍宮供養,佛許之”;《孔雀王經》、《大雲經》、《僧護經》等佛經均載有龍王護持佛法的故事。又說龍的同類很多,《最勝經》載有七龍王,《法華經》載有八龍王,《華嚴經》載有十龍王,此外還有八十一龍王和一百八十五龍王之說等。從這些可以看出佛教利用了龍的威儀來為自身說法,也說明了龍王由龍到龍王的佛教淵緣傳承轉移關係。
按說中國傳統的龍與佛教的龍差別相當的大,但為了傳教,故相融合。
接下來談談龍王與道教的淵緣傳承轉移關係。道教形成於東漢末年,它是在中國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礎上吸收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五行說和升仙思想發展而來的,上古的鬼神觀念和龍的觀念都被道教所攝取。上古神話中龍是通天神獸,是升仙的坐騎,道教對此說全盤繼承,神仙並以龍為腳力。道教的法術中有一種為“乘嶠”,即乘坐神獸飛行於空中,與神仙往來,所乘的龍稱為龍嶠。據道教經典說,乘龍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無論到那裡,都會有神祇出迎。早期的道教,儘管承認龍的施雲布雨功能,卻只是拿它當腳力使用,直到後來佛教將龍神據為己有的時候,才醒悟過來,大力爭搶龍神,奉為龍主。說起來緣於早期道教與佛教的激烈競爭,這種競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雙方爭相拉攏封建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二是盡量附和民眾心理,取得民眾的認同。所以當佛教關於龍王的內容日益滲入中國文化之中產生社會影響后,道教就奮起直追了,把道教中的龍也附會為王,且後來居上,名目的繁多超過了佛教,創造出了純中國血統的龍王,主要道教龍王有四海龍王,東海敖廣、南海敖閏、西海敖欽、北海敖順,五方龍王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黃帝等數百位龍王。上古原始宗教的龍雖有神性,但並不佔地盤,發展到這時候,道教的龍王均有守土之責,諸天有龍,四海有龍,五方有龍,三十八山有龍,二十四向有龍,以至凡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湖海河川,還是淵潭池沼以及井、泉之內都有龍王駐在。
由於龍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龍也就更為中國化,比佛教的龍更為世俗,更適合中國民眾的心理,龍不但能降雨除旱,還可以救火,在祁雨的同時還可以捎帶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譬如求福、長生、官職、疾病、住宅凶吉等,“無有不吉”,幾乎世上所有的都可以包攬了。而且道教的龍的行雨更有了人情味和傳奇色彩。
相傳隋末唐初的孫思邈,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為“藥王”。《酉陽雜俎》記有孫思邈在終南山隱居修行,時天下大旱,一名來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結壇祁雨,七日後,池水縮數尺,池中的龍王化為一老者到孫思邈處求救。孫說:“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將方予我,即可救你。”龍回答說天帝不準仙方外傳,但事急已顧不得了,遂將仙方奉上,孫大喜,囑龍不必憂慮。孫思邈密而作法,此後果然池水漸漲。
佛、道兩教爭相對龍宣傳,刺激了民間對龍的崇拜,傳統的龍也由神獸變成了神,於是使大江南北無處不存在龍王。封建帝王對龍神更是產生了興趣,多次以政府行為待之,唐代制定了祭五龍之制,宋大觀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詔封五龍神為王爵,明清兩代帝王也有封龍為王的舉措。帝王的褒揚,使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大大抬高了。但是龍雖為神,卻在佛、道二教中都沒有顯赫的地位,無論佛寺和道觀都不給予供奉,至多成為它們建築的裝飾或佛、仙的坐騎,可在民間龍卻揚眉吐氣了,成為一種信仰最眾,獨立於佛道之外的神祇,各地龍王廟林立,龍王廟、土地廟成為滇東北到處可見的廟宇。
所以中國小說及中國民間神話中的龍王如:四海龍王,五帝龍王是在中國傳統龍神信仰,本土四海神信仰原型上再套用佛教龍王這一名稱,所創造的純國貨。
雖然,佛經里有五方龍王的說法,但此經乃後人杜撰的,很明顯借用了中國五色龍的說法。
然而五龍神之說始於戰國時期。
其次,道教的純中國血統的四海龍王及五帝龍王,與佛教的龍王相比較,通過名字就可看出,佛教的龍王全是梵文翻譯過來的,而“敖”姓四海龍王,則是很濃厚的中國本土味,至於四海龍王為什麼姓敖,最大的可能是來自四海神中的坐騎——鰲演變而來的。
再加上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五色龍及四海神,龍神信仰,在宋以前多稱龍神,直至宋徽宗封五龍為王,龍王信仰開始流行,可以說,現在的四海龍王,五帝龍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龍神來的,由中國本土龍神演變的龍王,是後來神魔小說中四海龍王的直系宗主。

帝王和龍王


中國傳統的龍
中國傳統的龍
在上述道教創造的龍王之外。一般的龍也可升格為“王”。這樣的提升,常常是人間帝王根據老百姓的願望,通過詔封形式予以確立。帝王們是樂於做這樣的事情的,因為它可以顯示自己的權威,人們對水中龍王的崇拜,也就喻示著對人間帝王的尊服。《宋會要輯稿》載:熙寧十年八月信州五龍廟“禱雨有應”,神宗皇帝便賜以“會應”的匾額。到了大觀二年十月,徽宗皇帝乾脆將天下的五龍神都詔封以王爵:青龍神封廣仁王,赤龍神封嘉澤王,黃龍神封孚應王,白龍神封義濟王,黑龍神封靈澤王。
五龍神因“禱雨有應”而封王,有一條小龍則因幫助“王師南征”而封王。《事物紀原》載:熙寧年間,王師軍杖數十船泛江南渡,彭蠡小龍顯異“伏其中”,使帝王和船隊乘風破浪,“日數百里”。於是,有人上奏章將小龍的功績表述了一番,神宗皇帝便詔封這條小龍為“順濟王”,並派遣禮部官員將詔書直接送到龍祠。
清朝統治者對龍王也有濃厚的興趣。《清朝文獻通考》載:康熙皇帝數次到北京西山北部的黑龍潭龍王廟“禱雨”,並撥款“鼎新廟宇,御制碑文以紀之”。繼任的雍正皇帝也親臨此龍王廟,“致禱澍雨”。乾隆皇帝則加封黑龍潭龍神為“昭靈沛澤龍王之神”。還有,順治三年,加封運河龍神為“廷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雍正二年,封雲南各鹽井神為“普潤龍王之神”,“春秋致祭”;雍正七年,封浙江蛟門山龍神為“涵元昭泰鎮海龍王之神”,“六月朔日致祭”;同年,又封寧夏大渠龍神為“寧渠普利龍王之神”,“春秋仲月照山川禮致祭”,等等。

相關典故


中國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東海岸邊有座龍王廟。離龍王廟幾里遠的地方有塊菜地,菜地緊挨著一座廟。廟裡的老和尚和種菜的老頭是好朋友,兩人經常在一起下棋聊天。
這天,他倆閑聊時,老頭神秘地對老和尚說:“方丈,有件奇事,原先我那二畝菜園子都是我自己打水澆,可自從昨天開始,等我去澆園子時,菜園子已都澆過了,也沒看見是誰給澆的。你說怪不怪?”和尚聽了也覺得奇怪,決定去看看,弄個水落石出。
當晚,老和尚早早地來到菜園,在離那口水井不遠處藏了起來。整整盯了一夜,天快亮時,忽聽“咔嚓”一聲,從井內射出一道白光,飛出一隻像鵝似的怪物。只見他兩隻大翅膀“忽扇”了幾下,井水就溢出老高。眨眼間,那隻怪物又飛入井內。和尚到井邊看時,菜已全部澆好了。一連三個夜裡都是這樣。
老和尚練過武術,第四天夜裡,他帶了把寶劍,等那隻怪物剛一飛出井口時,一個箭步上去猛刺了幾下。那隻怪物翅膀一斜,一頭栽入井中。頓時,“轟隆”一聲巨響,井裂開有幾畝大的口子,大水翻滾。眨眼間,連幾裡外的龍王廟前也是一片汪洋。
龍王大怒,帶領水兵前來與那怪物交戰。戰了三天三夜,怪物因寡不敵眾,現了原形。原來它是龍王的三太子,因犯了律條,被貶出了東海,受罪三年。三太子為了立功,想在凡間做些好事。不想被和尚刺了一劍,一怒之下,掀開海眼,淹了龍王廟。與龍王交戰時又不敢泄露天機,造成一場誤會。
後來,人們在議論這事時,都說“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另外,見“颱風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