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尾絲蟲病

盤尾絲蟲病

盤尾絲蟲病是旋盤尾絲蟲寄生於人體皮膚或皮下組織所致,以苔蘚樣皮炎、皮下結節和視力障礙為特徵的寄生蟲病。嚴重時可致失明,故本病又稱瞎眼絲蟲病或河盲症。盤尾絲蟲病流行於熱帶非洲、拉丁美洲及阿拉伯半島的一些國家,以非洲的西部和中部最為嚴重,拉丁美洲較輕,目前,全球約有8600萬人生活在流行區,1800萬人感染盤尾絲蟲病,60萬人因此而出現視力障礙。我國在非洲工作過的人員亦有感染本病的報道。本病傳播媒介為黑蠅。皮膚瘙癢最多見,最初為間歇或持續性皮膚瘙癢,結膜炎、畏光、流淚等。盤尾絲蟲病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皮下結節尤其在頭部的可手術切除。盤尾絲蟲病可以治癒,經過規範治療后,多數患者癥狀可以逐漸好轉直至痊癒。部分患者出現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成蟲寄生在人皮下組織淋巴管匯合處,引起局部組織炎症反應,並逐漸纖維化,將蟲體包圍在中間,形成結節。微絲蚴除寄生在成蟲附近的結締組織中外,還可移行到其他部位的皮膚、皮下組織、皮膚淋巴管及眼球,偶爾出現與血液和尿液中。當微絲蚴寄生在眼部時可引起視力障礙甚至失明。此外,成蟲、微絲蚴的代謝產物和裂解產物均可引起人體的變態反應,誘發皮膚出現過敏性疾病。

癥狀


典型癥狀

● 主要限於皮膚和眼。早期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偶見低熱、乏力、頭昏、頭痛、腰背痛、胸痛、肩關節痛、髖關節痛等。
● 蟲體抗原引起的遲髮型變態反應,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包裹蟲體的皮下結節,亦稱盤尾絲蟲瘤,這是本病的特徵性表現,結節大小不一。
● 皮膚瘙癢最多見,最初為間歇或持續性皮膚瘙癢,程度輕重不一。皮膚增厚,出現皺紋,並伴有苔蘚樣變和色素沉著,有時被稱為“蜥蜴”或“大象”皮。慢性淋巴管阻塞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可導致陰囊鞘膜積液、腹股溝和生殖器的橡皮病。
● 微絲蚴可進入眼結膜,並通過角膜進入眼睛的前、後房,可引起結膜炎、畏光、流淚,進一步發展可引起硬化性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視神經萎縮和青光眼等。眼部癥狀一旦出現往往是不可逆的,最後導致失明。在角膜死亡的微絲蚴可引起組織反應,產生典型的“雪片樣渾濁”。

其他癥狀

● 局部淋巴結可腫大。

檢查


● 視診:了解病變的部位、數量,特點等。
● 血液檢查:了解血細胞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 結節穿刺或組織病理檢查:發現微絲蚴即可確診。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典型的臨床表現、結節穿刺或組織病理檢查發現微絲蚴即可確診。
● 如果在接觸物和患者的身上發現蟲體可確診。主要限於皮膚和眼。
● 早期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偶見低熱、乏力、頭昏、頭痛、腰背痛、胸痛、肩關節痛、髖關節痛等。
● 盤尾絲蟲瘤,這是本病的特徵性表現,結節大小不一,圓形或橢圓形、質硬、有移動性、不痛不癢,數目1至數百個,好發於胸、背、臀、膝、肘及頭部等處的骨隆突處。
● 皮膚瘙癢最多見,最初為間歇或持續性皮膚瘙癢,程度輕重不一,有些患者奇癢難忍,常致失眠。間隙發作的劇烈瘙癢性皮炎后,在微絲蚴周圍形成小丘疹。
● 盤尾絲蟲病的慢性發病期,皮膚增厚,出現皺紋,並伴有苔蘚樣變和色素沉著,有時被稱為“蜥蜴”或“大象”皮。
● 老年患者可能出現紫色丘疹或斑塊,形成“獅面”。
● 盤尾絲蟲病患者通常有淋巴結腫大,堅硬、無痛,此為該病的另一重要特徵,淋巴結內含有微絲蚴,數目多少不等。慢性淋巴管阻塞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可導致陰囊鞘膜積液、腹股溝和生殖器的橡皮病。
● 微絲蚴可進入眼結膜,並通過角膜進入眼睛的前、後房,可引起結膜炎、畏光、流淚,進一步發展可引起硬化性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視神經萎縮和青光眼等。
●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數和IgE水平升高。
● 組織病理:盤尾絲蟲病結節性皮炎的特點是大量嗜酸性粒細胞炎性浸潤。微絲蚴存在於真皮淺層的膠原纖維之間,因為摩擦,表皮可增生,皮下結節是由緻密的纖維組織包裹成蟲所致。此外,還可見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和較多嗜酸性粒細胞炎性浸潤。在許多老年患者的皮膚中主要表現為纖維化和鈣化。

鑒別診斷


● 需要與苔蘚化、異位皮炎等疾病鑒別,可通過病史、臨床表現、組織病理檢查等區別。

治療


● 盤尾絲蟲病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可口服乙胺嗪、伊維菌素、舒拉明。
● 皮下結節尤其在頭部的可手術切除。

危害


● 眼部損害
● ● 微絲蚴可進入眼結膜,可引起結膜炎、畏光、流淚,進一步發展可引起硬化性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視神經萎縮和青光眼等。眼部癥狀一旦出現往往是不可逆的,最後導致失明。
● 擾亂正常生活
● ● 皮膚瘙癢,偶見低熱、乏力、頭昏、頭痛、腰背痛、胸痛、肩關節痛、髖關節痛等,影響正常生活。
● 淋巴結腫大
● ● 盤尾絲蟲病患者通常有淋巴結腫大。慢性淋巴管阻塞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可導致陰囊鞘膜積液、腹股溝和生殖器的橡皮病。

預后


● 盤尾絲蟲病可以治癒,經過規範治療后,多數患者癥狀可以逐漸好轉直至痊癒,部分患者出現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預防


● 普查普治盤尾絲蟲病患者,控制傳染源,消滅傳播媒介。
● 流行區野外作業人員加強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