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石林

中國四大石林之一

千島湖石林景區面積20平方公里,是中國四大石林之一。它位於杭州地區西邊的淳安縣千島湖,其面積之廣,規模之大,景觀之奇在華東地區堪稱一絕,被稱為“華東第一石林”。

千島湖,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境內,是1959年建造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力發電站而攔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國家一級水體。

千島湖景區總面積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區面積573平方公里,因湖內擁有星羅棋布的1078個島嶼而得名。另外加拿大渥太華西南200多公里的金斯頓也有名為千島湖的景區。

地理環境


千島湖石林景區
千島湖石林景區
千島湖石林
千島湖石林
千島湖石林是一個迷宮式的溶岩地貌景觀,由藍玉坪、玳瑁嶺、西山坪組成。區內群峰壁立,層巒疊嶂,石壁、石柱、石筍、石洞等體態紛呈,各具特色,有“華東第一石林”的美譽。是我國四大石林之一(另三大石林為雲南路南石林,四川興文石林,福建大湖石林)。千島湖石林主要有藍玉坪、玳瑁嶺和西山坪三處。這裡海拔650餘米,古時這裡稱“白雲山”。在這崇山峻岭間,常有雲霧茶的產地。這片石林屬迷宮式喀斯特地貌,石峰峭立,千姿百態,峰迴路轉。或泉聲叮噹,或山窮水盡,或豁然開朗,或茫然不知所歸。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奇特,有的移步換峰形,有的一岩多景,鬼斧 神工,妙趣橫生。
石林的路是迷離得出奇,在半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游步道有一萬餘米,石隙間的小路曲折迴環,一不小心往往走回原處,有說像“迷魂陣”,有說似“八卦陣”,反正也象也不象。有石縫,瘦者可長軀而過,胖者則要提心弔膽;一、兩百人散落其間,往往只聽聲音不見人,好像相互在捉迷藏。在石林邊緣,是春雲浮谷的崖壁,沿著壁間小路攀緣而下,便進入一“琴音洞”。洞口寬敞,涼風瑟瑟,水聲潺潺,綠樹蔽蔭。人們把這裡譽為“華東第一石林”,這是恰如其分,有位著名詩人迷戀石林魂麗多姿,冠於東南,兩度來游,欣然命筆,喜賦七律,一道云:“再度淳安訪石林,輕車緩緩入山徑。玲瓏剔透經風雨,劍拔弩張泣鬼神。應謝媧皇千古手,長留華夏九洲珍。分明一派宋人畫,斧壁又兼折帶皴。千島湖石林,不僅使我們領略到祖國山川的壯麗,感受到大自然造物之奧妙,還能使人們增加不少自然歷史知識。
景區以“怪石、懸崖、古道、靈洞”為景觀內容,峰林造型奇特,象形奇石遍布,形成數百個栩栩如生的獨特景觀,被旅遊界人士稱為“天然動物博物館”。“白雲古道”深邃幽秘,“獅象守門”奇異壯觀,“琴音洞天”幽雅靜謐。進入石林迷宮,攀岩壁、鑽石門、渡小橋、穿石縫……,經過幾番折騰,你會發現,你又回到原地。千島湖石林至今仍保持著原始、古樸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景觀美學的課堂,科普教育的園地”。景區內遊樂項目豐富多彩,觀光車、釀酒坊、豆腐坊令遊人應接不暇,情趣陡升。“石林人家”餐飲具有“土、農、野”的特色,令人嘖嘖讚歎。同時,每年7月―10月的“篝火野營或鬥牛”活動精彩,更加其樂融融!

主要景點


張良洞

千島湖石林景區,張良洞應是最具人文內涵,也最具審美魅力的。這其實只是一個不深的洞,其實,與其說是洞,不如說是一道內凹的深坎。橫長約五米,深約兩米。內有一石桌,名棋盤石,是當年張良隱居此地,與其師黃石公下棋的地方。張良是漢代開國元勛,傳說,他曾遇仙人黃石公。黃石公拿出一編《太公兵法》授予他。黃石公說:“讀是則為王者師,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也。”張良將此書溫習精熟後去投劉邦,終以此書的智慧幫助劉邦奪取了天下。漢朝建立時,漢高祖劉邦論功行賞,大封功臣。張良沒有戰功,如何賞?劉邦說:“運籌帷幄中,決勝千裡外,子房功也。”於是,封張良為留侯。這個評價是公允的。於是,張良成了歷代謀臣的典範,“王者師”的旗幟。劉邦的那句“運籌帷幄中,決勝千裡外”也就成了千古名言。張良大概不算是典型的儒家,應屬於俠客、隱士一類人物,不過,從他的出世哲學來看,也有儒家的品味,算是兼儒道二家的人物吧。他的智慧來自黃石公授的太公兵法,太公姜子牙屬哪個學派不好說,黃石公當屬於道教所崇尚的仙家。令人感到特別有意思的是,黃石公說他本是一塊黃石。史載,張良十三年後到谷城山尋師,真的發現了一塊黃石,感嘆不已。他死前,特意囑與黃石並葬。這個故事不僅將千島湖石林的文化基本上定了位,而且無疑大大神化、美化了千島湖的石林。古語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此處,則可換成:“石不在頑,有仙則靈。”

琴音洞

千島湖石林還有一個洞名之曰琴音洞。洞口流出流水,呈一小瀑布,聲音清脆響亮,抑揚頓挫,如琴音優揚。因是冬天來游,洞口顯得有些冷清,如果春天就好了。不知洞口可有桃花,如有,那就更像仙境了。我俄而想起了湖南武陵的桃花源。在傳說中,那也是一個洞,也有流水從洞中流出,只是洞口桃花灼灼特別逗人。桃花源,仙境的象徵!唐代詩人張旭詩云:“隱隱飛橋隔遠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在中國的道教神仙文化中,洞是仙人在人世間修鍊的地方。不過,雖在人世卻隔絕紅塵,所謂“洞中只數日,世上已千年。”琴音洞是否是這樣的呢?走進洞內,洞雖不大,但高,有天光射入,甚明亮。洞壁潔白,豐滿而又光滑,疑若女性的肌膚。我笑對朋友說,這洞其實也可叫女兒洞。此洞有后洞口,后洞口呈豎著的扁橢圓形,狀如女陰。看來,此洞的后洞口最好的題名莫過於“玄牝之門”了。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真是妙極了!將張良洞與琴音洞比較一下,當是有意思的。兩洞都體現了道家文化、神仙文化。相對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似是尚陰、尚柔、尚出世的,但其實,道家文化也有尚陽、尚剛、尚入世的一面。至於神仙文化,它是從道家文化生髮出來的。相比而言,張良洞較多地體現道家文化進的一面,剛的一面,入世的一面;而琴音洞則較多體現道家文化退的一面,柔的一面,出世的一面。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

① 景區開放時間:8:00—18:00
② 兒童票:身高1.1米—1.4米,1.1米以下免票,景點門票:100元/人
③ 預訂老年票、軍官票須憑證購買

出行指南

第一種:從千島湖鎮出發,經上江埠輪渡,環湖公路至景區。
第二種:從320國道經新安江鎮到毛竹源碼頭,沿環湖公路至景區。

推薦玩法

1:客源地出發,下午游千島湖中心湖區。
2:上午赴石林,游以“怪石、懸崖、古道、靈洞”著稱的華東第一石林,用農家宴后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