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河戲
辰河戲
辰河戲是一種傳統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湖南沅水上、中游(舊屬辰州)辰河戲一帶,以及與其毗鄰的貴州、四川省部分地區。起源於明代遷徙到辰河的江西省移民。
辰河戲是湖南地方戲曲大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沅水中、上游的廣大地域,包括懷化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省的銅仁地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陽、秀山,湖北省的來鳳、咸豐等縣。
辰河戲
辰河戲以高腔為主,兼有低腔、崑腔、彈腔。舊時稱“高腔班”。十九世紀引進彈腔,后又受常德漢戲影響,加入了漢劇藝人和劇目。聲腔以高腔和彈腔為主,傳統劇目中有許多
整本高腔戲。彈腔則由南北二路組成,屬於板式音樂,南路深沉柔和,北路明朗活潑。
辰河高腔源於弋陽腔,融入湘西民歌、號子、儺腔而成,音樂為曲牌聯綴體。早期演唱時,一人啟口,眾人幫和,其節以鼓,不託管弦,辰河戲高腔頗有特色。它以嗩吶代替人聲幫腔,即高亢、粗獷,又飽和、濃郁,起到人聲難盡的妙處。
辰河戲
辰河戲表演藝術樸實、化妝簡單,無成套武功。至今樂師仍保留著古老的“圈腔點板”記譜法。角色行當分生角、小生、旦角、花臉、丑角五大行。擅長表現悲劇。高腔傳統劇目中,保留了較多明清傳奇劇本,以擅演目連戲著稱。
辰河一帶舊稱職業戲班為江湖班,其演出可分為大願戲、小願戲、神會戲、堂戲、賣戲五種。大願戲是地方為祈禱上蒼、保民平安的酬神演唱,必演《目連》,一般在曠野空坪搭草台演出。小願戲由某家、某村或數村聯合舉辦,目的是為祈求家人、村坊清泰、豐收,多在村坊中祠堂的固定戲台演出。神會戲即各地神廟、同鄉會館、行業會館,為所供奉之神的生、忌日而舉行的娛神演唱。堂戲則是官紳、富戶為紅白喜事舉辦的演唱活動。賣戲則是人們常見的售票演出,一般在城鎮、鄉村的劇場演出。後者已成為當前辰河戲演出的主要形式。
辰河戲劇種的形成,經歷了久遠的歷史發展。明王朝建立之初,不少江西移民來到辰河地域開墾荒地,經營新區。遷徙、勞作、經營之時,也將當地的戲曲聲腔弋陽腔,帶到了新的家園。弋陽腔傳入辰河地域之後,與當地語言、民歌、號子、儺腔以及宗教音樂結合,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辰河高腔。
辰河戲
辰河高腔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城鎮盛行的同時,也向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區,以及周邊的苗區、侗區,都有辰河高腔的流布。在演出形式方面,辰河高腔除了高台演出之外,還有矮台班木偶演出。“矮台班”多由半職業藝人組成,劇目、音樂、排場與高台班相同。有時兩種演出形式還同時在民間的祭祀娛樂活動中出現。“打圍鼓”,也是辰河高腔的一種重要的演出形式。城鄉間喜唱辰河高腔的人們,在鄰家喜慶之日,一起到他家唱高腔戲,不化妝。當時不少政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喜歡參加這種演出活動。
1944年(民國33年),“辰河戲”名稱首見於沅陵《力報》。民國年間,辰河戲藝人生活困苦,至20世紀40年代,辰河戲班散班者甚多,辰河戲走向衰落。
新中國建立之後,辰河戲恢復了生機,建立了一批職業劇團,民間的業餘劇團多達200多個。黨和政府重視對這一古老劇種藝術遺產的挖掘和整理,一批有特色的劇目重新搬上舞台。經過整理改編的辰河高腔《破窯記》和《李慧娘》二劇,曾到北京進行彙報演出。80年代以來,又舉行了辰河戲教學演出,挽救和繼承傳統藝術,湖南省藝術學校還開設了辰河戲科,辰河戲有了培養人才的專門學校。
辰河戲
辰河高腔音樂,系曲牌聯套體,高亢、粗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曲牌用“犯腔”轉調,手法多變,與其他高腔不同的是用嗩吶幫腔。表演藝術樸實,在武戲中,融合了湘西民間拳術的招式,有濃郁的鄉上氣息。隨著山區的開發,藝術交流增多,辰河戲吸取漢劇和其他劇種的長處,使表演藝術更加豐富。老一輩名演員有向代健(生)、安啟家(凈)、米殿臣(凈)、楊錦翠(旦)、舒洛成(小生)、楊世濟(生)等。
辰河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是嗩吶、笛子、京胡、二胡、三弦和大鼓、小鑼、雲鑼、鈸、小鼓、大桶鼓、旗子鼓、課子、尺板等。本地特製的高腔嗩吶,聲音高吭,發音柔和,音色優美,近似於女高音,能與唱腔溶為一體,在幫腔和伴奏中作用重要,特色濃郁。
早年,辰河高腔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外、副、末、貼八行。清末民初之後,變為生、旦、凈、丑四行。生角分正生、老生、紅生、小生。旦角分正旦、小旦、搖旦、老旦。
辰河戲
辰河戲中,還包含有辰河崑腔、低腔和彈腔。辰河崑腔源於崑山腔。大約在明代中期,崑山腔傳入辰河地域。辰河低腔在唱腔上與崑腔大同小異。不同的是崑腔用笛子伴奏,而低腔用嗩吶伴奏。清道光、咸豐后,洪江成為經濟繁榮的商業口岸,會館林立,戲班雲集。同治光緒年間,荊河彈腔藝人周雙福、周松貴兄弟先後來到洪江,參加辰河戲班的演出,為辰河戲帶來了彈腔藝術,不少辰河藝人趕來學藝。另外,毗連地區祁劇的影響,也促進了辰河彈腔的形成。自此,辰河戲逐步發展成為以高腔為主,兼有崑腔、低腔和彈腔的多聲腔劇種。
歷代名藝人,下河路子有米殿臣、楊學英、向代健、陳德生、石玉松、陳依白、楊仕元、康桂卿、陳盛昌等;中河路子有劉子煥、楊世濟、舒洛成、劉德書、楊宗道等;上河路子有安啟家、楊錦翠、向玉翠、李福彩、吳松林、王蘭芳等;白河路子有李剛仄、曾金堂等。
辰河戲劇目豐富,高腔傳統劇目中,保留了較多的明清傳奇劇本。它的四大本看家戲為“蘇”(演蘇秦故事的《黃金印》)、“劉”(演劉知遠故事的《紅袍記》)、“潘”(演潘葛故事的《一品忠》)、“伯”(演蔡伯喈故事的《琵琶記》);又有《天開榜》、《苦玉杯》、《坐衙嘲笑》、《金盆撈月》、《三闖擋夏》、《裝瘋油鍋》等具有本劇種特色的劇目。高腔經過挖掘整理,出現了一批較有影響的戲,如《破窯記》、《李慧娘》等。崑腔劇目僅存有一些單折,如《百花亭》中的《斬巴》,《拜月亭記》中的《走雨》、《招商店》,《紅梅閣》中的《判奸》。低牌子僅有曲牌,無劇目。
辰河戲
現在這樣一個完整地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並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古老劇種,已走到了幾乎失傳的地步。目前,只有瀘溪縣辰河戲高腔劇團堅持下來,多年來這個劇團下鄉演出均自帶交通工具、自帶舞台道具、自帶鋪蓋,不向
辰河戲
為了繼承辰河戲的優秀傳統,謀求新的發展,該劇團還招收數個縣市小學員多名。如今,不少學員已成為辰河戲的中堅力量,活躍在城鄉舞台上。辰河高腔被譽為東方藝術的瑰寶,戲劇的活化石。現在,辰河戲已深深地紮根於湖南的湘西,成為當地人的精神大餐。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七歲起就隨祖父學唱辰河戲,九歲進班唱戲,以後慢慢地戲路拓寬,並逐漸掌握了較多的劇目和曲牌。辰河戲中的高、低、昆聲腔曲牌大都會唱。五七年在瀘溪劇團任教時,將自己所學得的曲牌,劇目,以及各行當的表演技巧,全部傳授給團內的演員。曾專門在司鼓方面教了劉躍鴻、張永平二人,作為劇團司鼓的繼承人;此後,2003年縣劇團招了一批新生力量,又將司鼓技術傳授兒子向敏謙,通過努力,向敏謙能獨立工作,可伴奏五六個大型劇目的司鼓,同時協助父親進行曲牌、劇目的整理工作。
向榮,在辰河戲業內享有盛名,至今還能背出許多戲本,尤其能背出多本“目連戲”劇本,亦能導演、圈腔、念唱做打,無所不能。退休后,仍堅持教徒傳藝,痴心不改。
傳承譜系
向家祖父兄弟三代都從事辰河戲劇事業:
大祖父:向開科、攻生行、兼司鼓。多從事圍鼓坐唱,也上高台搭班演唱。
三祖父:向開榜、攻旦行、由於其搶相好、身段好,一直從事高台演出。
祖父:向開甲,攻生行,司鼓,一直從事高台演出父親:向敦厚,從事圍鼓坐唱向榮,幼年、青年攻生行,司鼓,后因嗓子壞了,改攻司鼓,導演。
孫女:向蘭。繼承辰河高腔,在家學戲。
技藝特徵
辰河高腔的劇目繁多,表演粗獷、逼真,都以寫實見多,唱、做、念、打及獨特表演特技。曲牌眾多,音樂素材廣泛,內涵豐富,唱腔高亢細膩、婉轉、悠揚,伴奏樂器是嗩吶和大鑼大鼓,其中,嗩吶是辰河戲的主要伴奏樂器。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覽、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獲獎情況
1982年參加湖南省在懷化地區舉辦全省辰河戲教學演出,擔任全場司鼓。1984年導演傳統摺子戲《痴夢》,參加省青年摺子戲匯演,獲育花獎。1989年,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促進基金會舉辦的辰河高腔,《目連》戲錄像演出,擔任四本戲的導演,及全劇的司鼓之職。1991年,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促進基金會舉辦的辰河高腔《目連》戲錄像演出,擔任全劇的司鼓之職。1998年,改編、導演的《目連救母》參加法國巴黎秋季藝術節和西班牙木偶節的演出。1999年,和陳盛昌二人挖掘、整理的《瀘溪縣辰河高腔目連全傳》由台灣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贊助出版。004年,改編導演的《地獄救母》在湘西州二00四“群星獎”評選活動中榮獲創作和導演二項銅獎。2007年3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授予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稱號。
挖掘整理《瀘溪縣辰河高腔目連全傳》並出版。改編《目連救母》赴法國參加法國巴黎秋季藝術節和西班牙木偶節演出。收集並整理多本辰河高腔傳統劇木。整理辰河高腔曲牌400餘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1957年進漵浦縣辰河戲劇團學藝,拜師楊世濟,初學老生后改小生。1958年赴省參加青少年演員會演。1959年正式登台,很快挑起劇院大梁成為主要演員。1966年文化革命下放農村。1978年落實政策收回劇團工作到退休,曾任劇團藝委會主任、副團長等職。國家二級演員,省劇協會員,懷化市劇協副主席,縣戲協主席,縣政協第一屆至第六屆委員(第四屆、第五屆常委),白進團以來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演員。於1980年、82年、87年、90年均獲得省文化廳、懷地政協聯工委,中共漵浦縣委會、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縣政協、縣社教辦、縣總工會等組織頒發的榮譽證書及獎狀。自退休后,還經常參加本劇院開辦的戲曲茶樓登台獻藝,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技藝特徵
辰河高腔是湖南四大高腔大戲之一,流行於湘西廣大地區,主要是沅水上,中游一帶,辰河戲是一個傳統藝術豐富的古老劇種,辰河高腔的特點是用嗩吶邦腔。善於抒發感情,具有高亢、粗獷而又深沉的藝術特色,表演藝術樸實有濃郁的泥土氣息。我所扮演的小生戲,多以唱功見長,特別是在扮演悲劇人物時,能充分發揮高腔音樂的特點,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其塑造的“目連——傅羅卜”、“李旦與風姣”中李旦、“黃金印”蘇秦、“荊釵記”中王十朋、“琵琶記”中蔡伯皆等,唱腔園潤、高亢、吐字清晰、意味濃郁,較準確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覽、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獲獎情況
1957年進漵浦縣劇團學藝,曾任劇團藝委會主任,劇團副團長等職,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懷化市劇協副主席,縣戲協主席,縣政協第一屆至第六屆委員(第四屆、第五屆常員)。
1981年參加由省文化廳主辦“辰河戲教學及中國藝術研究院錄相演出”。節目有:《戲儀》扮竇儀、《荷花配》扮杜君才、《判奸》扮裴禹卿等,得到省地文藝界領導及專家好評,同年主演《二度梅》等唱段被省廣播電台採錄向全省播放,並在省電視報上作兩次報道,在歷屆赴地區會中均獲得懷化地區文化局及宣傳主管部門頒發的一等獎、二等獎,中年優秀演員獎,特別是1989年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促進基金會贊助並實施的“中國辰河目連戲錄相演出”,扮演主角“目連——傅羅卜”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錄相,共計50多小時,現作為戲劇“活化石”珍藏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曾獲得與會的中外專家學者的好評。此錄相帶及其資料已銷售至美、英、法、德、日等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為辰河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做出貢獻。事迹收入“世界文化名人大辭海”、“世界名人錄”等十多部大型國家權威辭書中,1999年赴香港參加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發表論文一篇,“把辰河目連戲推出國門與世界文化接軌”獲得世華藝術大會論文榮譽獎。同年獲得“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1971年——1976年在湖南省漵浦縣警予學校讀書。1976年9月考入縣文藝學習班(戲曲科班),學習兩年,主功小生,師承辰河戲著名小生楊宗道。參加過懷化歷屆戲曲匯演。1984年經考核后被授予懷化市優秀青年演員稱號。1986年任劇團團委,藝委委員。1991年任劇團導演、舞蹈編導。1997年起任縣辰河戲院副院長主管業務。1999年任院長、2004年任文化館一長、2004年底調回劇院任院長。我12歲自拜師楊宗道以後,傳承了其作功細膩,刻畫人物準確,生動靈活的特色和唱腔上粗獷卻不失細膩婉轉的特點。1978年在學員班排練了《春草闖堂》等戲,1981年起,師父親授了武戲《鳳儀亭》,文戲《幽會放裴》、《百花贈劍》、《蜜蜂頭》(與師父同台演出,楊宗道飾鄭仕德、周建斌飾鄭庚夫)等,師兄陳祖鐵也曾在排練《蜜蜂頭》、《白門樓》等戲中言傳身教,細訴楊家師門的表演特點,1994,年重排目連戲,師父對目連戲的場口、布景、煙火效果,表演技巧等系列程序和排練要點加以說明,讓我深刻領會了其藝術要領。1994年以來,跟隨老師方曉惠,師父楊宗道參加導演目連戲以來,對目連戲的演出流程和要點有較多的把握。1997年創建小劇場演出以來,每年演出300場以上,其中下鄉演出180場,除親自導演過辰河所有代表性的劇目以外,還致力於辰河戲的搶救保護和傳承發展,以及宣傳推廣等全方位的工作,在辰河戲中年演員這一代當中,得到了本區域較為普遍和程度較高的認可。
傳承譜系
張三·光緒初年——1918年在漵浦柳村矮台班(木偶戲)唱辰河戲,授徒楊世濟。
楊世濟(1897~1971),初學木偶戲,唱醜行,二十五歲進入元和班,演小丑,並拜師周和生演生角,三十歲改行,他的表演藝術講究氣質,做派穩重,道白乾凈,紅生戲《賜馬挑袍》、《大江東》最為拿手。是漵浦藝人中目連戲演得最多的人員之一。51年進漵浦劇團,他在辰河戲藝術上有較大的成就,對辰河目連戲的傳承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
楊宗道:(1928—2004)楊世濟之子,8歲學戲,18歲主演連台戲《薜了山征西》小有名氣。后在仁和班、清和班演出,師承父教,並在做派上得名小生向仕林指點,唱功上受名小生舒洛成熏陶。1951年任漵浦縣劇團第一任團長。1998年聯合國資助錄像演出時演傅羅卜。周建斌:1963年生。1976年考入劇團,拜師楊宗道,1981年參加湖南省文化廳戲研所舉辦的辰河戲教學演出,與青年演員肖梅等一道對目連戲單折《松林試道》《劉氏回煞》有所傳承,后在劇團參加了花目連《蜜蜂頭》的演出並赴地區匯演。1994年劇團重排《目連》戲與老師方曉惠一同任導演,對目連戲的整台演出有了較深的了解和傳承。
技藝特徵
辰河戲分上、中、下河三個流派,以浦市、沅陵、辰溪為代表的下河派重唱,唱腔多變化,表演細膩,講究文雅,漵浦獨為中河派,唱作並重,表演上粗獷、豪放、明快、幽默,上河派洪江、芷江、銅仁為代表,重做功講究能文能武,表演上嚴謹規範,豪放火辣。楊世濟、舒洛成是中河派老一輩藝人中代表性人物,楊世濟之子楊宗道為上一輩辰河戲小生的代表人物。在藝術上主要繼承了楊宗道家傳的藝術風格,在表演藝術上注重聲情並茂,從不同人物的性格出發,準確細緻地展示角色的內心世界,塑造人物細膩,唱腔粗中帶細。
個人成就
1991年在文化部主辦的導演培訓班和1992年舞蹈編導培訓班(懷化市藝術館承辦)結業后,歷任劇團導演,縣文藝活動總導演,組織策劃和導演了本縣所有的重大文藝活動,以及懷化市主辦的紀念向警予110周年等大型文藝活動。 1994年參加導演了改編辰河高腔現代戲《鄉葬》。獲優秀導演稱號,該劇目還獲全市匯演一等獎,省新劇(節)目優秀劇目獎。
1996年以來,多次榮獲全縣宣傳戰線,市文化系統先進個人稱號。2005年,組織排練演出的目連戲《劉氏回煞》參加全省十大民族民間文化遺產評選,獲得成功。2006年組織辰河目連戲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成功。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覽、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獲獎情況
主要代表作品辰河《目連戲》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十大民族民間文化遺產,被邀請參加中華民族促進會2006年舉辦的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
1981年湖南省文化廳在漵浦組織辰河戲教學演出,中國藝術研究院全部錄像保存並印發了紀念冊。
1989年文化部群眾文化司委託懷地區藝術館執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援助計劃一辰河目連戲錄像演出及學習研討活動,印發了目連戲論文集。
1992年日本文化財團贊助重排辰河目連戲。
1994年漵浦縣辰河戲劇團重排目連戲,並邀請珠江電影製片廠,省電視台等前往漵浦,觀看了目連戲的紙紮藝術。
1997年,懷化市文化局將漵浦確定為辰河目連戲基地。
2002年漵浦縣人民政府以漵政[2002]64號文件,向省文化廳作出了關於將漵浦縣辰河目連戲列為對外文化交流項目的請示,成立排練演出領導小組。
2005年7月19日《三湘都市報》以兩個整版的篇幅報道了劇團演出的目連戲單折《劉氏回煞》和目連戲保護傳承所遇到的困難。
1980年省戲工室編撰(懷化市戲工室編輯)的《湖南戲曲傳統劇本》(辰河戲)一套共8本。
1980年劇團翻印的《傳統辰河高腔音樂初步探索》(上、下冊史長生等編)
1980年,黔陽地區(今懷化市)戲曲工作室編印的《辰河戲音樂資料》高腔、低腔、鑼鼓經一套。
1998年聯合國錄像演齣劇照一套。
漵浦縣辰河戲劇院目連戲演出的代表人物有:向克群(生)、張冬霞(旦)、舒孝英(旦)、向玉琴(旦)、嚴必友(凈)、向澤清(凈)、劉金文(小生)、楊世濟(生)、向桂甲(旦,口述劇本《蜜蜂頭》)、劉維貼(場面)、舒洛成(小生)、武文獻(嗩吶)、舒忠生(旦)、楊宗道(小生)、湛玉生(生)、湛長業(丑)、劉德書(生)、羅孝盈(生)、夏昌福(凈)、謝杳文(小生)、楊東霞(旦)、樊正明(丑)、劉歡望(場面)、奠玉蓮(旦)、舒炳惠(旦)、羅小華(旦)、周建斌(小生)、夏洪偉(凈)、王身君(丑)、舒小紅(旦)、劉愛桂(旦)、黃沖(場面)、舒五一(司鼓)、湛元章(嗩吶)、向延林(嗩吶吶)、童顯鴻(生)、何訓(丑)、向延選(生)、雷菊英(旦)、周生忠(嗩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