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乳頭狀瘤

外耳道乳頭狀瘤

外耳道乳頭狀瘤系鱗狀細胞或基底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多見於外耳道軟骨部.亦見於耳廓皮膚表面。外耳道乳頭狀瘤與戶外工作長期暴露、局部慢性刺激及病毒感染有關。外耳道乳頭狀瘤主要癥狀為耳廓或外耳道局部瘙癢、耳脹、耳內阻塞感、聽力障礙及挖耳出血,如繼發感染則有耳痛、耳流膿等。檢查可見耳廓或外耳道內棕黃色乳頭狀新生物,多無蒂.基底較廣,觸之較硬。伴發感染時,腫瘤可為暗紅色且質軟。外耳道乳頭狀瘤有惡變傾向,確定診斷須常規進行病理學檢查。外耳道乳頭狀瘤治療原則是儘早手術徹底切除。外耳道乳頭狀瘤有一定的惡變傾向。若達到徹底切除,則治療效果良好。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該病與戶外工作長期暴露、局部慢性刺激及病毒感染有關.而挖耳可能是病毒感染的傳播途徑。

癥狀


● 如果出現下列癥狀,應到醫院檢查是否患有此病:
● 耳廓或外耳道局部瘙癢。
● 耳脹、耳內阻塞感、聽力障礙。
● 挖耳出血。
● 如繼發感染則有耳痛、耳流膿等。

檢查


● 確診外耳道乳頭狀瘤需要進行耳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
● 耳鏡檢查:檢查可見耳廓或外耳道內棕黃色乳頭狀新生物,多無蒂.基底較廣,觸之較硬。伴發感染時,腫瘤可為暗紅色且質軟。
● 組織病理學:是診斷的金標準。

診斷


● 醫生根據上述臨床表現,結合耳鏡檢查及病理學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 耳鏡檢查:檢查可見耳廓或外耳道內棕黃色乳頭狀新生物,多無蒂.基底較廣,觸之較硬。伴發感染時,腫瘤可為暗紅色且質軟。
● 組織病理學:明確病理類型為乳頭狀瘤。

鑒別診斷


● 外耳道乳頭狀瘤與其它的外耳道腫瘤鑒別,如骨瘤、耵聹腺瘤及耵聹腺癌等。上述疾病可有類似表現,需到醫院就診,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進行診斷。

治療


● 外耳道乳頭狀瘤的治療原則是儘早手術徹底切除。
● 可在局麻下用激光切除或用刮匙刮除瘤組織,為防複發。術后可對腫瘤基底部行電凝燒灼、硝酸銀或干擾素創面塗布。
● 累及中耳乳突者應行乳突根治術。
● 對有些病理檢查結果是良性而又不願接受手術的患者,也可試用高純度干擾素局部注射治療。
● 對病理證實伴有癌變者,則須行乳突擴大根治或顳骨部分切除術,并行術後放療。

危害


● 外耳道乳頭狀瘤有一定的惡變傾向。

外耳道乳頭狀瘤治療效果怎麼樣


● 外耳道乳頭狀瘤經過手術徹底切除后,治療效果良好。
● 外耳道乳頭狀瘤切除不徹底者,容易複發。

預防


● 避免挖耳。

參考文獻


● [1] 田勇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杜,2013.
● [2]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 [3] 孔維佳。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杜,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