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敵制勝

克敵制勝

拼音: kè dí zhì shèng

解釋:克:戰勝;制勝:取得勝利。制服敵人,取得勝利。

出處: 《孫子·虛實》:“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戰爭等

釋義


克:戰勝;制勝:取得勝利。制服敵人,取得勝利。

出處


《孫子•虛實》:“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典故


戰敗敵人,贏得勝利。
《孫子.虛實》:“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克:戰勝。打敗敵人,取得勝利。
《水滸傳》二○回:“只今番克敵制勝,便見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卻。”
《水滸傳》第二○回:今番克敵制勝,誰人及得先生良好。
《歧路燈》一○五回:“因隨任委辦防禦倭寇,密訪通倭逆賊得實,私籌火具克敵制勝,今奉皇上恩旨陛見。”姚雪垠
李自成》二卷二二章:“數年來官軍剿賊無功,多因軍紀廢弛,諸將常以國法為兒戲。如不振作,何能克敵制勝!”
《伐晉興齊.第二折》:論攻圍呵,有克敵制勝堅牢。
《讀通鑒論·唐肅宗十一》:“以戰功論,李光弼 奮其智勇,克敵制勝之功,視 郭 為多。”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直搗黃龍、出奇制勝、旗開得勝

反義詞

丟盔卸甲、損兵折將、棄甲曳兵、一敗塗地、丟盔棄甲

用法搭配


運用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戰爭等

例句

當前敵強我弱,不宜硬拼。只有攻其無備,才能克敵制勝。

英文翻譯


defeat the enemy and win the battle

引證解釋


《全唐文 卷二》:凡此授律,義在拯民,府庫貨財,一無所利。克敵制勝,效策獻功,官賞之差,並超常典。其有背賊歸款,因事立勛,即加寵授,務隆優厚。
明.無名氏《伐晉興齊.第二折》:“論攻圍呵,有克敵制勝堅牢。”
清 王夫之《讀通鑒論·唐肅宗十一》:“以戰功論,李光弼 奮其智勇,克敵制勝之功,視 郭 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