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古寺

花果古寺

寺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約2千平方米,分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地藏閣、功德堂、客廳、齋堂等。 1990年修建天王殿時,挖地基時發現清重修“花果古寺”石匾,今嵌於大門額。同年在附近紅衛小學發現古代寺中的古老四面石佛,其高0.75米,正方形邊長0.5米,四面各刻0.45米高之坐佛,不知多少年前之石刻,有所風化,十分寶貴,堪稱“鎮寺之寶”。

目錄

正文


花果古寺位於粵東千年古鎮—棉湖鎮解放路,相傳創自明清代(1644)之前,乾隆丁卯(1747)重修,1991年起由住持釋新成為主捐資100餘萬元,修葺、擴建,由趙朴初會長重新題名作外門匾額,1988年10月被批准登記開放,1990年5月24日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約2千平方米,分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地藏閣、功德堂、客廳、齋堂等。
寺倖存兩件重要石刻文物。1990年修建天王殿時,挖地基時發現清重修“花果古寺”石匾,今嵌於大門額。同年在附近紅衛小學發現古代寺中的古老四面石佛,其高0.75米,正方形邊長0.5米,四面各刻0.45米高之坐佛,不知多少年前之石刻,有所風化,十分寶貴,堪稱“鎮寺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