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鎮

海南省定安縣轄鎮

黃竹鎮,隸屬於海南省定安縣,地處定安縣東南部。截至2019年末,黃竹鎮戶籍人口10436人。

黃竹鎮黃竹墟其始建於明弘二年(1489年),由於這一地區盛產黃色的竹子,故取名為黃竹。1958年10月,與南海農場合併,成立“南海人民公社”,6個月後,場社分開,恢復“黃竹公社”名稱。1981年,經上級批准,黃竹公社與南海農場合併。1987年5月,經廣東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黃竹鎮人民政府。2005年12月,黃竹鎮整建制正式移交定安縣人民政府管理。截至2020年6月,黃竹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

2012年黃竹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3.73億元,同比增長9.1%。

歷史沿革


黃竹鎮黃竹墟其始建於明弘二年(1489年),由於這一地區盛產黃色的竹子,故取名為黃竹。
清代屬黃竹圖、居腰圖等。
1950年5月,成立黃竹鄉人民政府。
1958年10月,設立黃竹人民公社;同年12月,合併為南海人民公社。
1959年4月,國營南海農場從南海公社劃出,南海公社改稱黃竹公社。
1968年4月,改設黃竹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0年,成立黃竹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2年5月,合併入國營南海農場。
1987年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黃竹鎮人民政府,由南海農場代管,黃竹鎮實行場鎮雙重建制,行政上隸屬定安縣政府和國營南海農場雙重領導。
2005年12月,整建制移交定安縣人民政府管理。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黃竹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黃竹墟文明中路和幸福街交叉路口。
居:南海居社區。
行政村:河頭村、南保村、大統村、蓮堆村、周公村、大坡村、白塘村、黃竹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竹鎮位於定安縣東南部,東鄰文昌市蓬萊鎮,西與龍門鎮雷鳴鎮相連,南毗瓊海市,北與龍湖鎮相依;地理坐標介於位於東經110°18′—110°32′,北緯19°26′—19°36′之間。行政區域總面積68.67平方千米。

氣候

黃竹鎮屬於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溫度23.4℃。

自然資源


● 礦產資源
黃竹鎮東部牛壓嶺上主要分佈有石墨礦,東北靠文昌,東南鄰瓊海,曾於20世紀70年代開採至1993年,當開採到與瓊海的交界處后,因兩市縣的界線存在爭議而暫停開採。經地質人員取樣化驗,含固定碳低於30%。此外,黃竹鎮還分佈有磁鐵礦與赤鐵礦,石英礦,有開採價值。又有少量的水晶礦不易開採。
黃竹鎮
黃竹鎮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末,黃竹鎮總人口10883人,其中城鎮常住2136人,城鎮化率19.62%。另有流動人口774人。總人口中,男性5884人,佔54.06%;女性4999人,佔45.94%;14歲以下2155人,佔19.80%;15至64歲7646人,佔70.25%;65歲以上1082人,佔9.95%;2012年,黃竹鎮人口出生率15.25‰,死亡率5.78‰,人口自然增長率9.46‰。
截至2019年末,黃竹鎮總戶數3161戶,戶籍人口10436人。按性別分,有男性5611人,女性4825人;按城鄉分,有城鎮人口2177人,鄉村人口8259人。戶籍人口中,有漢族10317人,少數民族119人。其中,有黎族102人、苗族2人、壯族12人、其他民族3人。

經濟


綜述

2012年,黃竹鎮財政收入完成980萬元,其中工商稅收800萬元,其他收入180萬元;鎮級預算支出1200萬元;地區生產總值達3.73億元,同比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量達14200萬元,同比增長118.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815元,同比增長14.7%。
2020年,黃竹鎮地區生產總值達72133萬元,同比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產值36413萬元;第二產業產值6771萬元;第三產業產值299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486元,比2019年增長5.3%。

第一產業

2012年,黃竹鎮第一產業產值21300萬元,同比增長10.9%。年末,黃竹鎮有耕地面積18615畝,人均1.77畝,水田8435畝,旱地10180畝,主產水稻,2012年生產糧食5359噸,人均511千克;經濟作物主要為橡膠、胡椒、檳榔、荔枝、茶葉等。有菠蘿650畝,荔枝2287畝,龍眼166畝,橡膠14194畝,檳榔3185畝,胡椒2788畝。畜牧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2012年生豬出欄25800頭,年末存欄19260頭;牛出欄量892頭,年末存欄2415頭;羊出欄量3801隻,年末存欄2563隻;家禽年末存欄287000羽。
2018年,黃竹鎮有耕地18615畝,水田6435畝,坡地10230畝。主要農作物橡膠13326畝,檳榔3311畝,胡椒2682畝,荔枝2154畝,菠蘿3405畝,其它熱帶作物3998畝,熱帶長期經濟作物是該鎮主要農業經濟產業。
2020年,黃竹鎮早造水稻種植面積7074畝、晚造水稻種植面積5763畝,畝瓜菜種植面積1850畝,共出欄畜類產品約7400頭、禽類產品約76萬羽。黃竹鎮共種植各類熱帶水果4萬畝,其中:菠蘿蜜14200畝、荔枝12500畝、紅心蜜柚2800畝、蓮霧4500畝、火龍果310畝,其他如菠蘿、百香果、石榴等熱帶水果約5600畝,此外新增引進桑葚、楊桃、榴槤蜜1000餘畝,其他種植物如檳榔約17409畝。

第二產業

2012年,黃竹鎮第二產業產值4000萬元,同比增長12.8%。
黃竹鎮比較適合發展畜牧以及農產品加工等城郊工業。截至2012年,已建注塑廠,日產水果包裝塑料框1500個;海德魯化肥廠項目投入生產;高速路口白塘村附近混凝土公司建成投產,年產80萬立方預拌混凝土;黃竹高速路口一帶引進肉豬冷凍廠,正建廠房。
2018年,黃竹鎮有工業企業1個。

第三產業

2012年,黃竹鎮第三產業產值12000萬元,同比增長8%。
2018年,黃竹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交通


黃竹鎮境內有東線高速G98、國道海榆東線G223、省道仙黃線206、省道黃屯線302等4條公路幹線交匯。
黃竹鎮
黃竹鎮

社會


教育

截至2012年末,黃竹鎮有幼兒園3所,分別是向陽幼兒園、蘋果幼兒園和歡歡幼兒園;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8所,分別是定安縣黃竹鎮中心小學、南海學校、河頭小學、蓮堆小學、白塘小學、南保小學、烏介園小學、大坡小學、牧萬小學;在校學生2800人,專任教師157人;中學1所,是南海學校,在校學生267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均達100%。
黃竹鎮
黃竹鎮

文化體育

截至2012年末,黃竹鎮有鎮文化中心、廣播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5處,各類文化專業戶7戶,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5萬冊,健身舞、瓊劇業餘愛好者團隊105人,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截至2012年末,黃竹鎮體育場地1個,看台座椅100個。主要用於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節慶日排球賽、“三八婦女節”健身舞等。12.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15%。

醫療衛生

黃竹鎮
黃竹鎮
截至2012年末,黃竹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衛生院1個,醫生10人,病床數18張。49個自然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完成任務的100%。

社會保障

2020年,黃竹鎮建檔立卡貧困戶397戶1583人(南海居27戶100人),實現全部脫貧。“十二五”及“十三五”貧困村2個,全部脫貧出列。共計投入244.6萬元用於黃竹鎮貧困戶、邊緣戶一戶一策發展,投入90萬元用於蓮堆、周公兩個貧困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
截至2020年末,黃竹鎮發動貧困人口638人外出務工,共計為190名勞動力安排護林員、防疫消殺員、社區巡查員等公益性崗位;發放務工補貼74.95萬元,落實396人次的務工補貼;通過舉辦種養殖、中式面點培訓等,舉辦零培訓家庭技能短期培訓3期、技能培訓班3期,共計284人次參加;發動貧困戶參加縣級消費扶貧活動2場,共計銷售額29314元,鎮級消費扶貧活動3場,銷售額56080元,累計參加南海網扶貧愛心助農活動4次,累計銷售額約7350元,舉辦村級消費扶貧活動3場,銷售額1.2萬元,直接受益貧困戶151戶,幫扶單位認購合計金額20.3萬元直接受益貧困戶397人次;定安縣下達黃竹鎮扶貧資金983.87萬元,黃竹鎮支出975.96萬元,支出率99.2%。
2020年,黃竹鎮對17戶邊緣戶、11戶脫貧監測戶及時採取針對性幫扶,共計為8戶25人解決綜合保障、9戶11人實施就業幫扶、28戶133人實施產業幫扶,全體監測對象採取精準產業幫扶;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完成22戶危房改造任務,實現全部竣工入住,在健康扶貧保障方面,共計為28人辦理慢性病證、5人辦理殘疾證,在教育扶貧保障方面,春、秋季共為14名大專生髮放4.2萬元補貼,2019年秋季為370名建檔立卡、低保特困學生髮放補貼96.7萬元,2020年春季為317名建檔立卡、低保特困學生髮放春季教育補貼20.7萬元,共計解決7名學生的義務教育問題,在安全飲水保障方面,更換黃竹鎮32個集中供水點制度上牆,上報並經民政局審批低保、特困戶23戶40人,共計對44戶發放臨時救助176620元。

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12年末,黃竹鎮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