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瓶中美人的結果 展開
- 2003年克莉斯汀·傑弗斯執導電影
- 2016年克里斯汀·鄧斯特執導電影
- 西爾維婭·普拉斯著小說
瓶中美人
2003年克莉斯汀·傑弗斯執導電影
《瓶中美人》是由克莉斯汀·傑弗斯執導,格溫妮斯·帕特洛、丹尼爾·克雷格等出演的一部美國電影,於2003年10月17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女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與丈夫特德·休斯的感情故事。
![瓶中美人海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0/m60f58486e84575ca5d24f2b5bca7835a.jpg)
瓶中美人海報
特德的魅力與才氣引來無數年輕女人對他投懷送抱,希爾維亞逐漸悲哀地認識到他們的愛並不是那麼牢固,她笨拙地試圖挽救他們的愛,但每次都落得不歡而散。嫉妒又讓她變得更加神經質,折磨著自己和愛人。
為了重建自己在婚姻和創作中的位置,希爾維亞不顧親人的反對,決定搬遷到英國。但是一切都向更惡劣的方向發展。當她發現特德與好朋友阿西婭·維威爾的戀情時,終於被徹底擊垮。
希爾維亞無法再面對婚姻破裂與愛人不忠的事實,1962年7月,她帶著兩個孩子,悄然離開了德文郡的鄉間住宅,移居到倫敦。
絕望在一點點吞噬希爾維亞,她在痛苦中迸發出可怕的力量,點燃了她的寫作熱望,她瘋了一般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創作中,只有在詩歌中她才能完全釋放自我,逃避現實,尋求一絲慰藉。她依靠詩歌在生與死之間達至一種幾乎不可能的平衡,並作為活下去的力量源泉。
1963年的倫敦冬天出奇的寒冷,希爾維亞在低落無助的黑洞里越陷越深。2月17日,她在寓所中開煤氣自殺,年僅31歲。
演員 | 角色 |
格溫妮斯·帕特洛 | 西爾維婭·普拉斯 |
丹尼爾·克雷格 | 特德·休斯 |
傑瑞德·哈里斯 | Al Alvarez |
布萊思·丹納 | Aurelia Plath |
邁克爾·剛本 | Professor Thomas |
阿蜜拉·卡薩 | ssia Wevill |
Andrew Havill | David Wevill |
Lucy Davenport | Doreen |
Liddy Holloway | Martha Bergstrom |
大衛·伯金 | Morecambe |
製作人 | Jane Barclay、Sharon Harel、Robert Jones、愛莉森·歐文、Mary Richards、Phil Rymer、Tracey Scoffield、Neris Thoma、大衛·湯普森 |
導演 | 克莉斯汀·傑弗斯 |
編劇 | 約翰·布朗羅 |
導演選擇
紐西蘭導演克莉斯汀·傑弗斯原是剪輯師。《瓶中美人》的製片人愛莉森·歐文在觀看了傑弗斯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雨》之後,認定傑弗斯是她要找的導演。傑弗斯在創作《瓶中美人》的過程中不僅是對主人公的愛情故事感興趣,也想表現兩股強大的創造力是如何匯聚在一起,他們又是如何傷害彼此。
演員選擇
曾傳聞瑞茜·薇瑟斯龐和梅格·瑞安會出演,但最終還是由以古典貴族風度和書卷氣著稱且擅長英國腔的格溫妮絲·帕特洛帕特洛擔綱女主角。
男主角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當時還名不見經傳,只在《毀滅之路》、《古墓麗影》里扮演過小配角。據說這個角色原本屬意科林·費爾斯,但他拒絕試鏡。克雷格的試鏡表現出色,贏得了這個角色。
扮演女主角母親一角的是格溫妮絲·帕特洛帕的母親波麗絲·丹娜,這是這對母女首次出演同一部影片。
在片中,女導演克莉斯汀·傑弗斯竭力避免非此即彼、對錯善惡的二元道德評判,而力圖將普拉斯的悲情往事書寫為一則寓言。傑弗斯具備一種表現這一題材所必須的感性與敏銳,她對普拉斯的理解,更多來自直覺,而非分析。所以影片有強大的情感力量,存在於導演、主演與普拉斯建立起的情感聯繫,她們的狂熱認同賦予了電影以壓倒一切的力度,幾乎讓影片的故事都無法承擔。而傑弗斯斯精心塑造的令人窒息的氣氛,一點點集聚起來的灰色壓抑情緒更是讓觀眾像女主角一樣走向崩潰邊緣。 (騰訊娛樂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