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駿馬圖的結果 展開

駿馬圖

清朝靜研先生畫作

《駿馬圖》尺寸:80×41.5cm;設色紙本

款識:靜研先生雅屬。戊辰秋日,春園居士載瀛畫。

鈐印:四樂齋主人、春園居士。

趙時棡題跋:駿骨千金產、名王萬里歸。風煙辭大漠,雲電赴皇畿。立仗客陪舞,從龍敢假威。此來空地類,苜蓿迫近郊肥。靜研先生歲貝勒春園居士畫馬。鄞,趙時棡。鈐印:趙棡之印、大雅。

作者簡介


駿馬圖
駿馬圖
載瀛(1875—1930),愛新覺羅氏,清朝貝勒。道光帝孫,敦郡王奕誴第四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加不入八分輔國公銜,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襲封貝勒。擅畫馬,取法郎世寧,中西融合,畫風精工、細密,講求暈染。有子:溥伒、溥僩、溥佺、溥佐。其子溥伒、溥佐等都受其影響,長於繪事。

其它


徐悲鴻(1895~1953)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自幼隨父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美術作品。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德國及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及個人畫展
抗日戰爭爆發后,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今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在繪畫上,徐悲鴻主張現實主義美術,強調寫實,提倡師法造化。"盡精微、致廣大"。反對因循守舊,注重兼蓄並收,對中國畫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練、準確,注重線與面的結合;油畫長於人物、風景,作品體現了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中國畫則融西方藝術手法於中國傳統藝術之中,別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鳥、走獸、山水,尤善畫馬,作品表現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
他長期從事美術教育,教學上主張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和現實主義的創作思想,培養了一大批美術人材。代表作有:油畫《田橫五百士》、《九方皋》、《灕江春雨》、《晨曲》、《泰戈爾像》、《奔馬》等。有多種畫集、研究文集出版。著有《徐悲鴻藝術文集》等。1953年9月26日卒於北京。逝世后,北京建有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

作品內容


《馬峻峰駿馬圖》,近現代馬峻峰繪畫作品,紙本,設色,縱131cm,橫68cm。
自題“戊寅年秋月俊峰。鈐"馬峻峰"朱文方印,"大青山人"朱文方印。戊寅年即指民國戊寅年(1998年),遺憾的是馬峻峰老師處於藝術巔峰之際,於1999年12月,不幸英年早逝,不到50歲,實在令人痛惜。

徐悲鴻駿馬圖精選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
駿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