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科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動物

儒艮科(學名:Dugongidae)是生活於印度-太平洋水域的海牛類,其尾鰭為似鯨類的叉型,對水的鹽分要求較高而對水溫要求略低。曾有另一種大儒艮Hydrodamalis stelleri,又稱斯氏海牛、無齒海牛,原分佈於白令海,是僅有的分佈於寒冷水域的海牛,體型巨大,已於1854年被捕殺滅絕。

簡介


儒艮科
儒艮科
儒艮科Dudongidae是生活於印度-太平洋水域的海牛類,其尾鰭為似鯨類的叉型,對水的鹽分要求較高而對水溫要求略低。儒艮科現存僅儒艮Dugong dugon一種,分佈較廣泛,從非洲東海岸直到西太平洋一帶都能見到,北可到琉求群島和我國廣東省、台灣省海域,南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南部。過去還曾有另一種大儒艮Hydrodamalis stelleri,又稱斯氏海牛、無齒海牛,原分佈於白令海,是僅有的分佈於寒冷水域的海牛,體型巨大,已於1854年被捕殺滅絕。

形態特徵


儒艮的身體呈紡錘型,長約3米,體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細體毛。沒有明顯的頸部,頭部較小,上嘴唇似馬蹄形,吻端突出有剛毛,兩個近似圓形的呼吸孔並列於頭頂前端;無外耳廓,耳孔位於眼后。無背鰭,鰭肢為橢圓形。尾鰭寬大,左右兩側扁平對稱,后緣為叉形,無缺刻。鰭肢的下方具一對乳房。背部以深灰色為主,腹部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