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脹舌
腫脹舌
舌體增大,舌邊有齒痕,稱為舌胖大;胖大較甚則為腫脹,舌頭塞滿口腔,轉動不靈,甚者可影響呼吸及語言。舌色鮮紅腫脹,常是心胃有熱;舌紫而腫,多因酒毒上沖;如舌腫連口唇也腫大青紫的,這是血液凝滯,常因藥物中毒或食物中毒所致。現代醫學認為,舌頭腫脹,主要是舌體的結締組織增生,組織水腫,或血管、淋巴迴流障礙等因素引起,多見於甲狀腺機能減退、肢端胖大症、慢性腎炎尿毒症以及急性中毒的患者。
● 英文名稱:Swollen Tongu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望診
● 常見病證:心脾熱盛證
● 心脾有熱,故令舌腫。(《諸病源候論》)
● 舌腫大塞口,屬脾經濕熱,夾心火上壅。(《醫原》)
● 腫脹舌是指舌體腫大,甚則充盈滿口而妨礙飲食、言語及呼吸的舌象。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腫脹舌是一種病理性舌象,屬於舌形異常的情況。
● 人體舌的具體表象變化迅速而又鮮明,猶如人體內髒的一面鏡子,人體臟腑的虛實、疾病的嚴重程度、人體津液的盈虧、氣血是否旺盛等,都可以通過舌質和舌苔的變化表現出來。舌診是中醫特色診法之一。
● 舌體腫大脹滿,充滿口中,甚至不能夠閉口將舌頭縮回。
● 由於舌體過於腫大,對於人體的飲食、呼吸以及語言等都會產生影響。
● 心脾熱盛證:舌體腫大滿口,甚者不能閉口、不能縮回,常伴有的癥狀有:口乾口苦,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腹痛,食慾亢進,大便秘結,肛門灼熱,小便黃赤,脈數等。
● 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脾兩臟熱盛,熱邪侵於血液及脈絡,造成氣血蒸騰上涌,導致舌體胖大腫脹,嚴重時可以出現舌頭腫脹疼痛,此時舌色多為鮮紅色。
● 由於平時飲酒過多,造成體內濕熱之毒內蘊於脾胃。再加上出現溫熱之邪侵犯人體,邪熱之毒裹挾酒毒,上泛於舌,造成舌腫脹而舌色發紫。
● 中毒而導致,中毒后血液運行緩慢,甚至凝滯不動,淤積於舌脈絡之中,表現為舌腫脹,舌色為青紫色,且晦暗不明。
● 胖大舌:舌體虛浮胖大,常伴有齒痕,色淡而嫩,多見於水濕內停證、濕熱、痰飲阻滯證。
● 腫脹舌:舌體腫大脹滿,充滿口中,甚至不能夠閉口將舌體縮回,多見於心脾熱盛證。
● 有些人因為先天舌的經絡血脈鬱閉不通,導致出現舌色發紫、舌體腫脹的,常見於舌血管瘤的患者,不具有以上診斷意義。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劉培祿. 胖大舌與腫脹舌辨識.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