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林

郭正林

郭正林,男,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法學-政治學類教授、博導,同時還是廣東省人大制度研究會理事,中國都市人類學理事,1999.10-2000.10 獲得瑞典隆德大學博士后研究基金資助,赴瑞典隆德大學東亞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訪問研究。

基本信息


姓名 郭正林
任教專業 法學-政治學類
在職情況 在
性別 男
所在院系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人物簡介


郭正林
郭正林
系別 政治科學系
職稱 教授、博導
學位及授予 單位博士、浸會大學
學術特長 地方政府與公共治理、政治與政策科學方法論。
學術兼職 廣東省人大制度研究會理事
中國都市人類學理事
學術活動
1999.10-2000.10 獲得瑞典隆德大學博士后研究基金資助,赴瑞典隆德大學東亞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訪問研究。

科研項目


1、中國農村政權結構,,1999 -2000,。
2、廣州市城市公共治理結構研究,廣州市社科聯第十四次招標目,2003.08 -2003.12,305021。
3、村民選舉與村級組織建設,廣州市社科院規劃, -,SS810001。
4、鄉村治理的制度績效評估研究,0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2 -2003.03,02BZZ026。
5、中國藏區現代化,國家九五社科重點項,1997 -1998,。
6、西藏家庭四十年變遷——牧區基層政治,國務院下派國家重點課題子項目,1995 -1996,。
7、城市化進程中的城鄉社區治理模式研究,教育部重點基地重大項目,2003.01 -2005.12,02JAZJD630009。
8、中國農村權力結構研究,教育部有文社科十五規劃項目,2001.12 -2004.01,01JA810010。
9、廣州市農村基層民主建設,,2002 -,。
10、廣東農村黨政關係和民主建設,2002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立項,2002.07 -2003.05,02SS810002。
11、廣東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省千百十人才工程項目,2002.12 -2004.06,。
12、廣東農村權力結構研究,2002年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基金,2002.06 -2004.06,Q校0 2001。

論文


一類刊物
1、“當代中國農民政治參與的程度、動機及社會效應”,《社會學研究》,2003.03。
2、“藏區群眾對政策的認知與評價”,《中國社會科學》,1998.05。
二類刊物
1、“當代中國農民政治態度的定量研究”,《學術研究》,2005.05。
2、“如何評估農村治理的制度績效”,《中國行政管理》,2005.04。
3、“農村權力結構的民主轉型:動力與阻力”,《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
4、“鄉村治理及其制度績效評估:學理性案例分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
5、“公共部門危機管理體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為例”,《中國行政管理》,2003.07。
6、“擴大基層民主: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3。
7、“中國農村二元權利結構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06。
三類刊物
1、“國外學者視野中的村民選舉與中國民主發展:研究述評”,《中國農村觀察》,2003.05。
2、“捲入民主化的農村精英:案例研究”,《中國農村觀察》,2003.01。
3、“家族的集體主義:鄉村社會的政治文化認同”,《社會主義研究》,2002.06。
4、“家族、黨支部與村委會互動的政治分析”,《戰略與管理》,2002.02。
5、“關於地方人大設立監督委員會的探討”,《清華大學學報》,2000.01。
其他部分論文
1、“鄉村民主與治理的制度績效研究——基於全國性問卷調查的定量分析”,《中大政治學評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12。
2、“我們究竟要什麼樣的鄉鎮體制改革”,《鄉鎮論壇》,2005.05。
3、“中國農村二元權力結構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01。
4、“農民政治認知與參與的定量研究”,《浙江師範法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5。
5、“鄉鎮改革的“孤島現象””,《半月談》,2004.04。
6、“農民縱橫談:問題與希望”,《東方文化》,2001.03。
專著與教材
2、《民主的根基——廣東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實踐》,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01。
3、《中國村政制度》,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11。
4、《中國藏區現代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代表性著作


1、《規範與實證的政治學方法》,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11。
2、《民主的根基——廣東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實踐》,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01。"

代表性論文


1、“當代中國農民政治參與的程度、動機及社會效應”,《社會學研究》,2003.03。
2、“藏區群眾對政策的認知與評價”,《中國社會科學》,1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