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碑

有口皆碑

有口皆碑是一個成語,拼音是yǒu kǒu jiē bēi,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七。

意思是碑:指記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人人稱讚。

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或事迹。

釋義


碑,記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人人普遍稱讚。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七·臨濟宗·南嶽下十一世·寶峰文禪師法嗣·太平安禪師》): “永州太平安禪師,上堂:‘有利無利,莫離行市。鎮州蘿蔔極貴,廬陵米價甚賤。爭似太平這裡,時豐道泰,商賈駢闐。白米四文一升,蘿蔔一文一束。不用北頭買賤,西頭賣貴。自然物及四生,自然利資王化。又怎生說個佛法道理?

典故


《五燈會元.永州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后以“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稱頌。《老殘遊記》三回:“宮保的政聲,有口皆碑,那是沒有得說的了。”趙樹理《金字》:“我想了一陣,想出個模稜兩可的成語來,寫了‘有口皆碑’四個大字。”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口碑載道

反義詞

怨聲載道、民怨沸騰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或事迹

例句

宮保的政聲,~,那是沒有得說的。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