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桿菌感染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屬於感染科疾病,是指人體被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后引起的疾病。流感嗜血桿菌感染髮病人群以嬰幼兒多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以累及呼吸系統最為常見。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畏寒、咳嗽、呼吸困難、視力模糊等。流感嗜血桿菌感染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病原學治療,預后良好。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如果病情急劇加重,則預后不良,影響腦功能。

就診科室


● 感染科、呼吸內科

病因


●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是人體被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以嬰幼兒多見。
● 流感嗜血桿菌主要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分泌物傳播。

癥狀


●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以累及呼吸系統最為常見。
● 主要表現為發熱、寒戰、呼吸困難、視野模糊等。

檢查


● 確診需要進行病原學檢查、血常規。

病原學檢查

● 塗片直接檢查:肺炎患者的痰液、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化膿性感染病灶處膿性分泌物,均可做塗片染色檢查,如發現革蘭陰性短桿菌有助於診斷。
● 細菌培養:血、腦脊液和尿培養出細菌可為確診依據。咽培養和痰培養則不能除外為帶菌所致,須結合臨床及其他檢查綜合考慮。既往採用的巧克力培養基尚不夠敏感,國內鄧光貴等報道用改良的GCYSB培養基,對本菌的檢出率比巧克力培養基高,分別為43.1%和12.9%。可用玻片凝集試驗和莢膜膨脹試驗確定細菌的型別。
● 細菌核酸檢查:已有人在試用聚合酶鏈反應法檢查細菌特異性核酸片段,但敏感性和特異性尚不夠穩定,仍在研究中。
● ● 血常規
● ● 輕症者血白細胞計數可在正常範圍,重症者則可增高達10×10⁹/L以上,中性粒細胞可佔80%以上。

診斷


● 醫生根據細菌培養結果、臨床表現診斷本病。
● 細菌培養出現流感嗜血桿菌是確診的有力依據。
● 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寒戰、呼吸困難、視野模糊等。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鏈球菌感染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視野模糊等癥狀,需要及時就醫。
● 醫生通過細菌培養等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以病原學治療為主。
● 應用氟喹諾酮類葯、第三代頭孢菌素、紅黴素等。
● 劑量和療程依據病情輕重而定,輕症者可口服用藥,重症者則應靜脈給葯。
● 對腦膜炎患者則應選用能透過血-腦屏障,在腦脊液中能達到有效治療濃度的藥物,如氯黴素、頭孢曲松等。
● 由於細菌的耐葯情況不斷地變化著,故應依據當地的葯敏情況選用藥物,待患者的細菌葯敏結果出來后予以調整。

危害


●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可引起腦膜炎、肺炎、會厭炎、血流感染、蜂窩織炎、骨關節感染和心包炎等。

預后


●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經過藥物治療后,效果良好。
● 細菌感染癥狀可緩解。
● 若治療不及時,則預后不佳。

預防


● 注意養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
● 注重個人衛生,預防感染。
● 本病的預防主要措施為實施主動免疫的疫苗接種。

參考文獻


● [1] 張樹基,羅明綺。內科癥狀鑒別診斷學。第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2] 王辰,王建安。內科學:上冊。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3]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