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 北至昌邑萬達廣場,南至南部新城 並即將繼續向南北延伸。寬度由雙向八車道至雙向十三車道不等,各路段寬度不一,中段最寬。吉林大街由北至南依次有北立交橋、南立交橋、霧凇立交橋、岔路鄉隧道、中段隧道、江城廣場隧道、松花江中學人行天橋和世紀廣場人行天橋。途經的橋樑有吉林大橋和江城大橋。在建的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將行經吉林大街。沿途重要的建築設施、商家、企事業單位等:歐亞商都城市綜合體、吉林昌邑萬達廣場、吉林財富購物中心、吉林百貨大樓、北奇城市廣場、吉林國貿購物中心、吉林市氣象局、大商新瑪特購物中心、天主教堂、世貿大廈、中心醫院、江城廣場、世紀廣場、世紀廣場購物公園、歐亞城市奧萊、吉林市博物館、江南公園、朝陽公園、吉林市電視台、吉林劇場國際影城、萬達影院、吉林日雜批發市場、海寧皮草城、統泰新物華、江南批發市場、吉林市中心醫院、吉林市人民醫院、溫州商城、北華大學南校區、吉林醫藥學院、北華大學師範分院、吉林廣電大學、吉林二中、松花江中學、吉林二十九中、吉林九中等等。

吉林大街公交線路:3、12、19、30、32、33、40、42、45、51外環、51內環、52、58、61、62、64、130、301路以及在建的吉林市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等。

介紹


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位於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地帶。跨越吉林市船營區、昌邑區、高新區和豐滿區。是吉林市唯一一條貫通市區南北主幹道,北至昌邑區政府,南至南部新城並即將繼續向南延伸。寬度由雙向八車道至雙向十三車道不等,各路段寬度不一,中段最寬。吉林大街由北至南依次有北立交橋、南立交橋、霧凇立交橋、岔路鄉下穿隧道和即將建設的中段下穿光華路、解放大路、北京路隧道。松花江中學人行天橋、世紀廣場人行天橋兩處過街天橋,方便行人過街。途經的橋樑有吉林大橋和江城大橋。
夜色下的吉林大街
夜色下的吉林大街
沿途交匯道路(北向南):通潭大路、中興街、林蔭路、哈達大街、霧凇大路、延安路、中康路、桃源路、光華路、上海路、解放大路、北京路、青年路、重慶街、南京街、松江中路、濱江西路、華山路、玉山路、泰山路、宜山路、恆山西路、三亞路、廈門街、深圳中路、日升路、濱江西路、紅旗街。

歷史


吉林大街修建於50年代。吉林大街所在的位置位於吉林市老城以東、朝陽門(大東門)外,50年代為了適應城市建設,打通多條道路建成吉林大街,1984年,吉林大街全線貫通,當時的寬度為64米。90年代末,吉林大街中段(南立交橋至江城廣場段)進行了拓寬,拆除了分隔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的綠化帶。2008年,吉林大街中段在新一次的維修中,中間增設了分隔雙向車道的綠化帶。近年來,為適應城市發展,吉林大街南段、北段未擴建部分在非機動車道上也增設了機動車道,以緩解交通壓力。

沿街名勝古迹


吉林大街中段隧道
吉林大街中段隧道
天主教堂
晚高峰時的吉林大街
晚高峰時的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
吉林天主教堂坐落在江城廣場西側, 吉林大橋北端附近,南臨松花江。從1917年開工,於1926年建成完工。這是一座哥德式建築,這種建築風格始創於法國北部,十二世紀至十五世紀期間盛行於西歐,取代了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形拱門教堂造型。天主教堂前部有三座尖塔形建築上懸有十字架,為教堂主體建築。中間一座是教堂鐘樓,每逢禮拜日或天主教節日,鐘聲清悠,綿延數里,整個教堂建築採用從阿石哈達採集的青石。鑿成不同規格組合的石座,石柱,雕以花紋圖案,相配而成。教堂用特製青磚砌牆,堂內有16根圓形大石柱,24扇刷有圖像的玻璃窗,石膏像,五座祭台。構思新穎別緻,體現宗教與民族文化融合的色彩。天主教傳入中國,始自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於一五○八年(明萬曆八年)抵達中國之後。一六八二年(清康熙二十一年)首入東北。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初期,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遭受禁抑,除澳門等少數地區外,一度出現中斷的景況,到道光年間才恢復。一八三八年東北設置有獨立司教區,由方若望主教主持,歷時達三十多年。一九○五年後,吉林教區由巴黎外方傳道會主持。

搖櫓人雕塑

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
吉林市市標。位於吉林市江城廣場的搖櫓人青銅雕塑,設計高度為6.50米,是吉林市文化和藝術的精品。搖櫓人雙手撐櫓逆江而上,取意於江城歷史上的船廠風貌。船夫站在船上,用力奮進,代表了江城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斷進取的精神,展示了百年古城日新月異的風貌和江城人民“急流勇進”的拼搏精神。搖櫓人雕塑立意深刻、新穎,在形象與抽象之間達到和諧。

世紀廣場

世紀廣場位於吉林市博物館和松花江南岸之間,南北長900餘米,東西長200餘米,佔地面積22.8公頃。由博物館建築群、旱噴泉、國旗平台、“世紀之舟”巨塔、音樂噴泉、望江平台等部分 組成。是吉林市一座反映城市特色的風景園林。

吉林市博物館

吉林市博物館成立於1962年,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00號。位於風景秀麗的松花江南岸,北靠江南公園,旁臨世紀廣場,園林的自然景觀,廣場的別緻建築同博物館的氛圍渾然一體,成為吉林市一處遊客必到的景點。內部收藏“吉林一號隕石”供大家欣賞

吉林大街新聞


兒童醫院門前行車道排列方式改變
近日,驅車路過吉林大街兒童醫院門前路段的司機發現,兒童醫院門前的行車道改變了排列方式。24日,記者來到兒童醫院門前實地了解情況。
在吉林大街兒童醫院門前由北向南行駛,從東向西交通信號燈順序依次改為左轉、直行、直行、右轉,路面指示標線為左轉、直行、直行、直行、右轉、公交車道、非機動車道,第三條直行車道略有右轉標線的痕迹,但總體看,新的指示標線還是比較明顯的,提醒駕駛員不要按照舊標線行駛。
去年曾有讀者向《江城晚報》反映該路口的地面標線排列方式有點彆扭。本報就此事進行報道后,交管方表示會認真研究。
對於近日行車道排列方式的改變,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路過的司機。幾名司機均認為,交警目前針對這個路口的標線規劃和施划方法非常人性化,符合駕駛人的習慣。
松花江網 記者 馬英 記者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