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林

塔夫林

目錄

簡介


塔林夫,漢族名字王劍峰,平民慈善事業的倡導者、研究者、實踐者。現任北京公益服務發展促進會會長。曾從事民辦教育研究工作,20世紀90年代中期,作為副主編,同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健、全國政協委員李燕傑等領導和學者共同編纂出版了我國民辦教育第一部工具辭書《中國社會力量辦學大辭典》(360萬字,紅旗出版社1997年版),為推動我國民辦教育文獻整理和理論研究工作做出了貢獻。
希望旅程 塔林夫於2000年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創辦了“希望旅程志願者團體”優秀慈善品牌項目。2008年與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公益研究中心(又名非營利管理研究中心)達成研究生培養實踐共建合作。塔林夫是北京公益學學會發起人之一,他對社會公益體系構建、公益理論及其學科建設、公益營銷、企業社會責任等關乎公益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系列問題進行了研究探索。2008年,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李克強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稱號。 2001年,塔林夫對距離北京最近的一處沙塵暴源頭“渾善達克沙地”進行了全面考察,對沙地周邊的自然環境、人文情況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生態恢復防沙治沙理念。圍繞渾善達克沙地生態治理,積極推動當地環保項目建設,支持農牧民改善生產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和農牧民開展合作。塔林夫發起創立的希望旅程公益服務組織是由來自政府部門、社區、高校、媒體、車友會等領域熱心人士共同參與的,以為社區公益和高校公益提供服務,保護生態環境、幫扶弱勢群體、研究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規律為宗旨的公益組織。 “希望旅程”為愛心人士和機構直接參與公益活動提供了渠道,為全社會參與公益活動提供了新思路。截至2011年底,希望旅程已累計參與活動志願者10餘萬人,參與車輛5萬多輛。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建立了兩個治沙志願者基地,在河北宣化縣黃羊灘沙地建立了志願者生態林,組織了多次沙地考察活動,積累了大量一手資料,為環境保護和沙地治理積累了大量科學依據。“希望旅程”先後發起了“播種愛心點燃希望”、“百萬捷達車主捐書助學”、“西部溫暖計劃”、“心心點燈愛相隨”等多項主題公益活動。為河北、內蒙古、甘肅、貴州、四川等30多所貧困學校建立了圖書室,為青海省循化縣、陝西略陽縣、河北赤城縣牧馬堡小學、河北圍場縣御道口牧區學校、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旗宏盤鄉中心小學、內蒙古正鑲白旗等數十所學校援助了大量生活用品、文體用品、學慣用品,為2000多名貧困學生提供了“1對1”助學資助,現已有1萬多名貧困生、50餘萬西部欠發達地區特困群眾得到了“希望旅程”的幫助。
希望旅程建立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長期參與活動的志願者已超過十萬人。從志願者招募,貧困地區考察,貧困家庭或貧困學生走訪,物品募集,物流運輸,儲存,活動組織,救助基地建設,媒體報道等多方面,形成了完善穩定的運作體系和良性循環的公益事業發展模式。希望旅程已發展成為有自己特色的民間公益機構。2008年“希望旅程志願者團體”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行為楷模提名獎,這是“中華慈善獎”評選以來惟一入圍的民間公益群體。 2012年7月,“希望旅程”正式在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成為北京公益服務發展促進會,業務主管單位是北京市民政局。宗旨是:弘揚公益精神,傳播公益文化,探索公益創新,提供公益服務,組織公益活動,開展公益理論研究,促進公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