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豆齒鰻
雜食豆齒鰻
雜食豆齒鰻,又稱波路豆齒蛇鰻,俗名土龍,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的其中一種。
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南非、馬達加斯加、塞席爾群島、斯里蘭卡、孟加拉、印度、中國、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印尼、澳洲、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寮國、阿富汗、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北冰洋以及朝鮮、韓國、日本、汶萊、馬來西亞及白俄羅斯。
體延長。肛門在身體中央或之後。齒顆粒狀,大小不等,由數列排成齒帶。前上頜骨齒,齒顆粒狀且呈帶狀排列,與鋤骨齒相互緊接。鋤骨齒3~4列。上唇無肉褶。背鰭起點在胸鰭之後。脊椎骨數160。體長為體高之48.7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2.1倍;頭長為吻長之5.4倍;吻長為眼徑之2.8被上唇腹面有一突起。后鼻孔位於眼前。前鼻孔成管狀。口裂超過眼之後緣。背鰭、臀鰭在近尾端處結束,二者非常低。脊椎骨171~173枚。體長可達100厘米。
體上半部為黃褐色,下半部色白,中位鰭略帶黑緣。吻短稍尖,口裂超過眼之後緣。上頜比下頜長,上唇緣具一個肉質突起。犁骨有齒,上、下頜齒均為顆粒狀或臼齒狀,數列排成齒帶。背、臀鰭於近尾端處無上揚,背鰭起點在胸鰭之後,無尾鰭,尾端尖銳,裸露凸出。
雜食豆齒鰻
喜歡棲息於淡、海水交匯的河口地帶,經常進入河川下游處生活。平時埋藏於淺水域之爛泥底質中,嗜食貝類及甲殼類。
棲息在沿岸及河口區之泥質海底,常將身體埋於泥沙中,伺機捕食小魚及甲殼類等,屬肉食性。
無經濟價值,但民間將之當作中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