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節

朋友節

朋友節起源於中國,陽曆6月11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徠》明確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鳥聚在一起的情形。最早見於遠古時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朋友節定在6月,6月是訪友的好時節,11象徵朋友是一生的朋友。友節訪友,這一點也體現了朋友之間彼此珍視的關係。關於友誼,中國文化有管鮑之交,最初見於《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

基本介紹


朋友節
簡介,每年的06月11日為朋友節。自全球化以來中國人過洋節,外國人過中國傳統佳節等這樣彼此文化滲透的現象越來越多。很多節日都受到民眾歡迎,同時也有一些新的節日應運而生,11月11日的光棍節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同時朋友節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因為很少有為朋友慶祝的節日,因此朋友節的出現為友誼的慶祝、為朋友間增進感情提供了一個廣泛的文化契機。
朋友節的意義:珍視友誼,重視朋友。
當徠節日來臨時,請不要忘記給你最好的朋友們一個節日的問候。
註釋:2007年7月21日《參考消息》載文: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號飛船登月之後,阿根廷哲學教授、音樂家和牙科醫生恩里克。埃內斯托。費夫拉羅,用7種語言給100個國家寫了1000封信。倡議設立“朋友節”。他在信中說:“我將登月看做人類向宇宙表達友誼的方式,同時,我認為一個有朋友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民族。”
他收到了700封回信,其倡議也得到很多人響應。10年以後,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首先頒布法令,確立朋友節的“合法身份”。
此後,這一節日逐漸傳播到拉美和世界各地,如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在慶祝這一節日(主要資料來源:阿根廷《號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