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渡街道
董家渡街道
董家渡街道位於上海市南市區南部。始建於1958年,因黃浦江渡口董家渡得名。轄區由於地處黃浦江畔,宋代已在沿江形成小集市。人民政府先後撥款逐步改善轄區公用設施,轄區內道路交通也逐年得到改造,基礎設施逐漸雄厚,並且廣泛開展共建精神文明單位活動,經濟水平也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董家渡街道位於上海市南市區南部。始建於1958年,因黃浦江渡口董家渡得名。1988年,董家渡路街道東
至外馬路,南至陸家浜路,西至迎勛路,北至新碼頭街、中華路,辦事處駐董家渡路308弄;陳家橋街道東至外馬路,南至滬軍營路、花園港路、黃浦江,西至南車站路,北至陸家浜路,辦事處駐中山南路1667號。1993年7月,撤銷原董家渡街道和陳家橋街道,新建董家渡街道,面積1.87平方千米,辦事處駐董家渡路308號。1995年,面積1.87平方千米,人口11.33萬人,辦事處駐董家渡路308號,轄31個居委會。1999年底,境域東臨黃浦江,南至花園港路、南車站路,西至迎勛路、陸家浜路,北至新碼頭街、黃家嘴角街、中華路,面積2.60平方千米,人口97318人。2000年6月,轄26個居委會,802個居民小組,駐地董家渡路308號。2004年轄陽光、王碼、公義、多稼、青龍、明日新城、迎勛、海西、益元、中福花苑第一、萬裕、天生、南區、陸迎、車中、花園港、府谷、普益、苗江、桑園、新村、中福花苑第二22個居委會,辦事處駐徽寧路159號。2007年撤銷董家渡街道,王碼、萬裕、公義、桑園、府谷、南區、天生、青龍、陽光、多稼10個居委會划入小東門街道,迎勛、普益、海西、中福二、中福一、車中、新村、益元8個居委會划入半淞園路街道,陸迎、明日星城2個居委會划入老西門街道。
轄區由於地處黃浦江畔,宋代已在沿江形成小集市。清康熙年間,隨著沙船業的興盛,行業碼頭驟增。從董家渡到南
碼頭,有竹木行業的竹行碼頭、新泰碼頭、豐記碼頭,油醬業的萬裕碼頭,豆米業的三泰碼頭,油車業的油車碼頭等近20個行業碼頭。此外,董家渡和南碼頭是輪渡碼頭;王家碼頭有躉船,可泊大輪船。為便於漕糧交兌和轉運,在薛家浜還建大型漕糧倉庫。交通的便捷帶動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上海的沙船,福建、溫州等地釣船(大型帆船),運載木材停泊在王家碼頭到南碼頭一線,木行應運而生,店多成市。逢棉花收購季節,閩粵商人前來設點收購,大批花行設在花衣街。糖坊弄多麥芽糖作坊,蘆席街以加工蘆席著稱,鉤玉弄(原名狗肉弄)有殺狗作坊,相關地名沿用至今。各地客商為聯絡鄉誼,謀求商業發展,先後在域內設立商船會館、木商會館、湖州會館、江西會館。其中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商船會館是滬上規模最大的會館。上海開埠后,建董家渡天主堂,統轄江蘇、安徽兩省天主教教務。咸豐十年(1860年)轄區沿江一帶曾遭法軍排炮轟擊,大片房屋塌毀。民國26年(1937年)淞滬戰爭時再次遭日軍飛機轟炸,在新街、石街一帶產生大片棚戶。解放前轄區道路狹窄泥濘,房屋破舊,公共設施缺乏,大批居民生活無著落。
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後撥款逐步改善轄區公用設施。解放初就開設一批公共給水站。至1988年實現了3000戶引水
董家渡街道
廣泛開展共建精神文明單位活動。1988年,成立由49個單位組成的共建精神文明協調委員會。1990~1991年,為配合南浦大橋建設,組織幹部、群眾開展“我為大橋添磚瓦”系列活動,在大橋工地舉辦維修家電、文化娛樂、除
董家渡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