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血管炎

皮膚血管炎

皮膚血管炎是指有皮膚血管及其周圍的炎症及壞死表現的臨床病理過程。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感染、藥物、化學物質、食物、系統性疾病、自身免疫反應等有關。皮膚血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與受累血管的大小、範圍、炎症反應程度有關,毛細血管和細小血管受累主要表現為皮膚水皰、血皰和小結節等;中等血管或大血管受累表現為結節、壞死和潰瘍等。癥狀可局限於皮膚,也可以同時累及其他系統,如關節、肺、腎、神經系統等,可伴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去除可以累及皮膚血管管壁以及造成血管損傷和異常的因素是治療皮膚血管炎的前提。完全去除誘因后,治療效果一般較好。皮膚血管炎的主要危害是造成水腫性紅斑、壞死性小丘疹、水皰、血皰和小結節、紫癜、皮下結節、皮膚壞死和潰瘍等,同時可造成人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病變,一般預后較差。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風濕免疫科

病因


● 皮膚血管炎的病因複雜,可因各種感染、自身免疫性炎症、藥物及腫瘤等引起,部分患者病因不能明確,歸類為“特發性”。

癥狀


● 皮膚血管炎有多種血管病變情況,可出現多種不同的臨床表現。
● 毛細血管和細小血管受累主要表現為皮膚水皰、血皰和小結節等。
● 中等血管或大血管受累表現為結節、壞死和潰瘍等。
● 癥狀可局限表現於皮膚,可同時累及其他系統,如下肢出現小結節或潰瘍,關節腫痛等,也可伴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

檢查


● 主要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
● 體格檢查
● ● 檢查皮疹的分佈部位、形態、大小、顏色、平坦或隆起、有無脫屑,壓之是否褪色等特徵。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可進行病理分型,輔助診斷。

診斷


● 醫生主要依據患者的病史或家族史,皮膚病變的特徵及病理檢查結果診斷。
● 病史:患者既往有各種感染、自身免疫性炎症、藥物及腫瘤等病史,或者有家族病史。
● 皮膚病變特徵:皮膚可出現紅斑、丘疹、風團、血皰、淺表小結節及潰瘍等損害,伴疼痛或微癢。癥狀可局限於皮膚,可同時累及其他系統,也可伴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
● 組織病理學檢查:細胞浸潤的類型及有無肉芽腫形成。

鑒別診斷


● 皮膚血管炎可分為多種類型,特徵各異,需要與變現相似的皮膚病相鑒別,一般病理檢查可準確鑒別。

治療


● 皮膚血管炎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病因治療以及藥物治療。

病因治療

● 尋找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
● 及時去除誘因,去除可疑的感染病灶,停用可疑的藥物。

藥物治療

● 非類固醇抗炎葯:可酌情選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雙氯芬酸等藥物,應警惕長期應用可能造成胃腸道損傷。
● 皮質類固醇激素:適用於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雙氯芬酸等抗炎葯治療未能控制的患者,可用潑尼松、地塞米松或甲基潑尼松龍靜脈滴注,應注意併發感染、肥胖、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
● 免疫抑製劑:適用於病情較嚴重,須與皮質類固醇激素聯合用藥者或有激素使用禁忌證者。
● 改善微循環劑:可選用雙嘧達莫、阿司匹林、維生素C等,主要作用為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對治療本病有一定效果。
● 抗菌素:合併感染者酌情選用抗菌素,應注意過敏反應及藥物相互作用。

危害


● 皮膚血管炎在皮膚方面可表現為紫癜、水腫性紅斑、壞死性小丘疹、水皰、血皰和結節壞死和潰瘍等,影響美觀。
● 癥狀不僅僅局限於皮膚,也可同時累及其他系統,如關節,表現為下肢小結節或潰瘍,關節腫痛等,可伴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還可累及肺、腎、神經系統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預后


● 皮膚血管炎有輕有重,輕症患者治療效果一般較好,重症患者治療效果一般稍差。
● 此病也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全身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早期、規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預防


● 本病尚無有特效的預防措施。
● 積極治療身體的原發疾病和各種炎症疾病,防止血管受損,同時積極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

參考文獻


● [1] 王寶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皮膚病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2] 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3] 趙辨.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 第2版.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