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幅

擺幅

擺幅一詞主要廣泛出現在機械手錶故障及修理中。機械手錶機芯裡面有一個由擺輪和遊絲組成的諧振器,它的震蕩周期的穩定度決定了手錶的計時精度。擺輪的震蕩是左右擺動的,它的擺動幅度就是擺幅,擺幅在手錶行業里也被叫做振幅。按照物理學的定義,振幅是震蕩物體偏離靜止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狀態及作用


手錶的擺幅是始終處於變化中,它的穩定和大小取決於很多因素。最主要取是決於發條盤緊的程度,發條被上的越滿,則擺幅就越高。此外,和擺輪的軸榫的摩擦也有關,當位置變化的時候,擺輪遊絲的重力方向和擺輪的軸榫的摩擦狀況也跟著變化。比如,手錶在平面和垂直面的時候,擺幅的變化非常明顯,立面通常要比平面的擺幅大約要低40度左右。
其他影響擺幅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手錶的設計問題、潤滑狀況、齒輪的軸向和徑向間隙、發條力矩輸出的平穩性等等。
我們說手錶的擺幅高,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表走的歡”,但也不是越高越好的,因為擺輪的旋轉最大也不可能達到340度。如果擺幅過高,就會引起手錶發生“撞擺”,這實際是擺輪圓盤釘撞擊擒縱叉叉頭外側的一種現象,會使手錶走時變的極快,聽上去手錶走動的聲音失去正常節奏,變得像急奏的“馬蹄聲”那樣。一般認為,手錶在滿弦平面的狀態下,擺幅在240~320度之間比較合適。

常見指標


(一)擺幅落差:手錶在滿弦和實走24小時以後兩種狀態下,分別測量出兩個平面(面上和面下)和三個垂直面(把下、把左、和把上),這五個位置的擺幅變化,用同位置相比,取最大的差值做為擺幅落差。擺幅落差也是手錶等時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也能體現出發條和遊絲及其設計和裝配的質量,通常要求落差在50度以下。
(二)擺幅平立差:手錶在滿弦狀態下,分別測量出兩個平面(面上和面下)和三個垂直面(把下、把左、和把上),這五個位置的擺幅變化,用手錶的面上的平面位置和幾個垂直位置相比,取最大的差值做為擺幅平立差。擺幅平立差也是手錶位置誤差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要求平立差在50度以下。
(三)24小時立面最低擺幅:手錶在實走24小時以後,其垂直面(一般選把左位置)的最低擺幅不能低於180度。手錶在高擺幅的情況下要比低擺幅時候各項性能要好,尤其對於有日曆附加裝置的手錶,24小時立面最低擺幅的要求尤為重要。
手錶擺幅的測量一般是用振幅儀,瑞士早年生產過AM201和 GD-50等型號的。它是利用所謂“基角法”來測量的,所以,在測量之前一定要選擇好被測手錶相應的擺輪升角。在使用儀器檢測手錶中,一個完整的檢測單元需要有校表儀和振幅儀。以前的鐘錶維修上,只見用校表儀,只有在手錶廠里才能見到振幅儀。說明大家普遍只是重視手錶的快慢精度,而擺幅和精度是同等重要和相互關聯的,擺幅的技術指標不好,落差和平立差過大的手錶,也一定走不好。尤其是在校準擺輪平衡時、調整位置誤差時,必須要參照擺幅,擺幅的概念要求維修人員的鐘錶理論水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