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技術

光熱技術

光熱技術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光伏技術的新能源技術,一旦投入生產,被上海方面認為或將掀動新能源產業的新一輪變局。據稱光熱技術“不會增電網負荷,能很好地解決儲能問題”。2011年5月,這種傾注了上海高層支持和海歸力量的獨創的“光熱”技術已經通過國家相關部委認定,正在南方海島進行試運行。

該項目引進


從2009年以來,上海方面正在秘密推進一個龐大的光熱項目,如今,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
這是上海市高層親自推動的一個大項目,在2009年4月份一次上海新能源內部會議上,上海市高層發現了這個項目。
一個海歸帶著技術回到上海,稱能將發電價格降至“0.21元/度”,電池的光電轉發率達到80%。
儘管有質疑聲音,但上海方面還是決定嘗試,由上海市高層指定張江集團火速投資3000萬來推進該項目的前期工作。
資料顯示,目前太陽能產業中主要是光伏等產業,但光伏具有污染重、原材料在外且價格高企等特點,且光轉化率較低的難題。
但光熱卻完全沒有這個特點,沒有污染,“且光熱能儲存”,而電不可以儲存。
如今,這一技術在上海研發,但生產在江蘇常州,在南方某省正在進行試點。
接近該項目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一項目的技術已經通過了科技部等部門的審查和測試,國家層面的領導人也視察了這一項目。
可靠的消息稱,該項目大規模試運行已在2011年4月份,一旦成功可以推廣,且應用規模極大,將極大地帶動上海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已經有部分省份向上海方面“打招呼”希望運營后在對方進行大規模鋪開,上海方面也已經初步答應。
只不過,該技術需要有充足的光源,因此只能在諸如西藏、內蒙等地運行。

應用的試點


市場應用帶動產業發展
儘管光熱技術在上海研發,但卻在南方某地進行了試點,原因就在於上海的光照條件相對缺乏。
但上海卻試圖利用巨大的市場來發展新能源產業,除了在引進新能源企業外,發現自身的根本優勢在於市場,利用市場引來企業投資上海。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方面在2009年下半年開始準備通過市場應用來引進外來投資者,但卻進展不快。
遍布上海的各大機場、交通樞紐等項目對於太陽能等新能源非常需要,有著極大的需求,而這只是第一步。
第一個項目就是著名的虹橋樞紐的應用項目,比如在將太陽能利用設施與建築有機結合,在虹橋機場西貨運站的屋頂上規劃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發電場。
據了解,該項目因為各方面種種不同看法,比如“影響飛機飛行”等原因,部分工程進展緩慢。
在其他領域的推廣也進展緩慢,更沒有大規模推開,目前主要是光伏的發電示範上,比如崇明、南匯、閔行等地有一些示範性項目。
除此之外,並沒有大規模在公共工程上推廣,“主要是要涉及到補貼的問題,不補貼,哪會有應用”。
當時就有聲音指出,如果上海市每年拿出10億元補貼太陽能裝機容量1億瓦(100兆瓦),就一定能給上海太陽能產業以足夠大的推動。
只不過,在財政支出緊張的上海,要一年拿出如此之多的資金,很多時候往往顧慮重重。
這就導致通過應用帶動產業發展的思路暫時遇到挫折。

裝機容量發展


預計到2015年,全球將光熱發電累計裝機24.5GW,五年複合增速90%;到2020年光熱發電在全球能源供應份額中將佔1-1.2%,到2030年佔3-3.6%,到2050年佔8.5-11.80%,即到2050年光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30GW,每年新增41GW。2009年底全球投運的光熱電站裝機容量為668.15MW,截至2010年,全球已投入運行的光熱裝機容量達988.65MW,其中,槽式佔94.57%,塔式次之,佔4.37%。從目前已投運光熱電站國家分佈來看,美國佔了48.95%,其次是西班牙,佔47.49%。
從國內光熱發電來看:近年來,光熱發電在中國太陽能發電政策規劃中的地位開始顯著提升。伴隨光熱發電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戰略地位的提升,光熱發電行業有望獲得更多政策傾斜,隨之而來的是光熱發電產業化進程加快。預計到2015年,我國的太陽能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GW左右,市場總量達45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