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灰爐村
燒灰爐村
燒灰爐村(葡萄牙文:Povoação do Chunambeiro)是澳門一個已消失的古老村落,位於澳門半島風順堂區東部、西灣與南灣之間,北端出口接南灣大馬路,南端接民國大馬路,東側外圍有何鴻燊博士大馬路。
名稱源自村內原有用作把牡蠣殼燒成白灰的火爐。該村約於16世紀被葡萄牙人侵佔,至1910年時村莊正式消失,但仍留有一些以“灰爐”為名的街道。現燒灰爐一詞泛指其一帶地區,區內有一兒童遊樂公園,是澳門現時唯一設有真實交通燈的公園。
昔日燒灰爐村原為淺灘一片,村內居住的多為漁民蜑戶,建有數十間平房,在平房附近設有售賣漁獲的茅寮,茅寮外還結有火爐。村民除以捕魚維生外,由於淺灘的沙堆上不時有鮮蚝和蛤蜆隱現,故村民在早晚潮汐時便試圖在水中采蜆。據《百尺樓詩稿》“南環所見”記載:“晨光漸熹微,水落魚梁淺。砂磧岸邊浮,蛋婦忙采蜆”,即為此況。捕獲的蚝蜆被取肉后,剩下的貝殼則被堆起來,堆到一定數量後放到火爐燒成白灰,白灰可以作為建築材料,故當時也有建築商在此村採購建材,自此村民便有多一條維持生計之道。
1557年,明朝政府批准葡萄牙人在澳門南灣興建工廠,後來葡人便借故佔領該村,驅逐村裡的漁民,茅寮及火爐亦被拆毀,據《澳門租界圖說》稱:“媽閣原有圍牆為界,界邊有媽祖閣廟,其附近有小村名:竹仔室、燒灰爐等,皆為漁民所居,后被侵佔。”之後再建有燒灰爐炮台;1868年於西灣街位置則建有一座大洋房。
1869年,澳葡當局把燒灰爐村中段的街道命名為“燒灰爐街(Rua do Chunambeiro)”,清同治年間該村隨著南灣街(今南灣大馬路)的開闢而荒廢。1905年當局將該村以北的出口易名為“羅飛勒前地(Praça de Lobo de Ávila)”,1910年民國大馬路和西灣街被辟成后燒灰爐村亦被清拆,其淺灘也被用作辟路,不過其範圍的街道則仍有以“灰爐”命名,如灰爐斜巷、灰爐石級,其一帶地區則仍被呼為“燒灰爐”。
1955年澳門私立利瑪竇學校辦學,前澳門主教高德華即把西灣街大洋房撥給作為該校址。1960年代其旁邊則建有梁文燕培幼院和燒灰爐公園,及后該區周邊陸續建有新廈。1990年時利瑪竇學校擴充校部,在灰爐斜巷與燒灰爐街之間建新校舍。其後1992年南灣填海工程動工,西灣街對出海面逐漸被填平成馬路,至1999年竣工通車。1996年該區一帶街道進行重整工程,公園也被重建,除翻新園內兒童遊樂設施外,並加設交通燈和模擬交通路線,還提供小型電動轎車租借以供孩童遊樂,成為澳門現時唯一設有模擬交通系統的公園。工程后在燒灰爐口曾設有露天茶座,但今已拆卸。而利瑪竇學校在燒灰爐街的校舍今已易主海星中學作為幼稚園。
街道名稱(中文)街道名稱(葡文)長度 平均寬度
羅飛勒前地(燒灰爐口) Praça de Lobo de Ávila 105米 29米
灰爐石級 Escada da Árvore 57米 4米
燒灰爐街 Rua do Chunambeiro 185米 8米
公園街Rua do Parque 72米 7米
灰爐斜巷 Calçada do Bom Parto 160米 7米
西灣街 Rua da Praia do Bom Parto 135米 1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