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商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廣州工商學院是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創建於1995年,2004年獨立設置為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5月升格本科並更名為廣州工商學院。2018年通過學士學位評估,獲批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20年11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21年3月,獲批成為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新設站單位。

學校現有廣州花都和佛山三水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926714.42平方米,建築面積674807.05平方米;設有12個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實訓教學用房7萬多平方米;圖書館紙質藏書301.19萬冊;建有標準田徑場、大型體育館、各類球場、學生活動中心等文體活動場所。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5118人,其中本科生23350人。設有14個教學單位、26個本科專業,涵蓋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藝術學5大學科門類,其中國際貿易學、物流管理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會計、市場營銷為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

學校現有教師1503人,其中專任教師1054人。專任教師中,副高級職稱以上教師32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74%;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78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4.38%。

學校連續10年被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評估研究中心和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聯合授予“廣東高等職業教育(民辦)競爭力10強單位”稱號;2017年10月加入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2018年1月獲第二屆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單位;2020年,學校被評選為廣東省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機構”;

歷史沿革


廣州工商學院
廣州工商學院
1995年,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建。
2005-2014年,學院連續十年榮獲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民辦)競爭力10強。
2009年,學校通過了廣東省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開設大專與技師。
2010年,學校獲得"中國十大知名品牌民辦院校"稱號。
2010年11月,學校被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
2014年5月,學校經教育部批准成功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廣州工商學院。
2015年,學校增設商務英語、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4個本科專業。
2016年,學校增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日語,視覺傳達設計,音樂表演5個本科專業。並開設國際班會計學(中英學分互認),工商管理(中澳學分互認)2個專業。
2017年,獲得高校教師、研究、圖書、實驗系列高級職稱評審權。
2018年,通過學士學位評估,獲批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21年1月,設立工學院、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商學院、外語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通識教育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1年3月,學校設有14個教學單位、26個本科專業,涵蓋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藝術學5大學科門類,其中國際貿易學、物流管理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會計、市場營銷為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
院系本科專業高職專業
會計學院會計學、財務管理------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係、物流管理、採購管理
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網路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軟體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
商學院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投資學
外語學院商務英語、日語
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平面廣告、動漫影視、服飾產品)、公共藝術(展示設計、空間設計)、環境藝術
音樂學院音樂表演、舞蹈編導表演藝術
國際教育學院軟體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工商企業管理、金融管理、會計、電子商務、商務英語、計算機網路技術
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冷鏈產業學院物流管理(智慧冷鏈物流粵港澳合辦)、工商管理(物流標準化工程粵港澳合辦)、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粵港澳合辦)------
馬克思主義學院------
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通識教育學院
體育部

師資隊伍

截至2021年4月,學校現有教師總數為1505人,其中自有專任教師1056人,聘期兩年以上的外聘兼課教師394人,另外,學院還聘請了聘期2年以內的外聘兼課教師110人,進一步了充實了教師隊伍。專任教師1056人中,副高級職稱以上教師32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42人,副高級職稱18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78%;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791人(其中博士61人,碩士73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4.91%。
在專任教師隊伍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教師1人,南粵優秀教師9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4人,廣東省民辦教育優秀教師4人,廣東省民辦教育優秀工作者2人。近三年共評選出校級師德先進個人20人次、“我最喜愛的老師”74人次、優秀教職工421人次。
校級教學名師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谷興榮、姚卿達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教師:張輝
省級名師:左連村
南粵優秀教師:左連村、易亞軍、陳世文、馬超平、吳衛潔、熊家良
南嶽優秀教育工作者:李明山
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毛拓藝、洪衛列、吳華光、蒙宗玲
廣東省民辦優秀教師:曾素梅、熊永平、高玉蓮、胡垂立、彭梅
廣東省民辦教育優秀工作者:劉三華、曾一帆

學科體系

截至2016年1月,學校有校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示範性建設專業2個,校級示範性專業4個,校級實訓基地建設項目3個,省級精品開放課程4項。
校級精品課程(2門):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網頁製作
省級示範性建設專業(2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市場營銷
校級示範性專業(4個):會計、通信技術、商務英語、物流管理
校級實訓基地建設項目(3個):計算機專業技能實訓基地、電子信息專業實訓基地、電子商務實訓基地
省級精品課程(4項):冷鏈物流管理、互動媒體新技術、大學生創業務實、會計電算化
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國際貿易學、物流管理
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會計、市場營銷
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投資學

人才培養

近年來師生代表獲市級以上獎項1008項,其中集體獲全國比賽組織項目18項,全國比賽金獎或一等獎42項,獲“挑戰杯”創業大賽金獎等省級一等獎95項。學生參賽隊獲2017年“全國大學生‘智匯杯’多組織企業供應鏈虛擬模擬經營決策大賽”總決賽獲特等獎;學校團委榮獲2016-2017年度“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踐行五進立德樹人》項目獲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本科組)一等獎;學院獲2017年全國民辦高校學生工作創新成果特等獎;《基於“五進”的應用型高校德學教育體系構建》獲得2018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改革立項,並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評審的優秀成果一等獎。
根據2016年1月鳳凰教育網顯示,學校有6個市級學科建設平台:現代空港物流管理協同育人平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協同育人平台、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協同育人平台、花都皮革皮具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中心、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協同創新發展中心、大學生“三創”(創新、創意、創業)協同育人平台。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8月,學院現有校內實驗、實習場所240個,其中本科教學實驗室211間,校內實習場所5個。現有教科研儀器設備21033台套,價值1.55億元人民幣,生均教科研儀器設備值5566.71元人民幣;直接用於教學的計算機9714台套,百名學生配計算機台數39台套;多媒體教室333間,語音室14間,百名學生配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115個。
市級研究所(1個):廣州市花都區教育與科技發展研究所。
實驗中心
財務會計實驗教學中心
工商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物流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經濟貿易實驗教學中心
美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
音樂表演實驗教學中心
創新創業教育教學中心
新工科實驗教學中心
基礎課程實驗教學中心

科研成就

2008年至2014年,廣州工商學院外語系主持和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在研省部級以上科教研項目3項,校級科研課題10項,主編教材50多本。
根據2014年0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師發表論文超過六十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的有19篇,參與37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其中2項為國家級項目,14項為省級項目。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廣州工商學院圖書館由三水校區和花都校區組成,兩館建築面積共計3.3萬多平方米。圖書館由辦公室、采編部、流通部、閱覽部、信息技術部和綜合服務部構成,截止2020年9月初,圖書館工作人員33人,其中教授1人,副研究館員3人,高級工程師1人,館員15人。
截止2020年9月初,館藏紙質圖書為301.19萬冊,圖書類別達到69.7萬種;圖書館已有館藏數字資源資料庫42個,其中已購17個、試用21個及免費使用4個,電子圖書144萬餘冊,中國知網CNKI學位論文累計359.71萬冊,音視頻時長達到7.75萬小時,電子期刊9.97萬冊。
學術期刊
《廣州工商學院資訊》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州工商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季刊),本刊主要刊載高職教育研究為主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理論水平的研究論文。主要欄目有:院長論壇、高職教學研究、管理與經濟等。
2010年3月,更名為《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刊》,變更為季刊;2014年,學報更名為《廣州工商學院學刊》;2015年9月,改名為《廣州工商學術探索》,廣東省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准印證號為(粵〇)L0150276號,明確本刊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州工商學院主辦,以宣傳創新與發展民辦教育為主旨的綜合性連續出版物,學報也隨之進入一個充實內容、提升層次的新時期。2020年,在廣東省新聞出版管理局的要求下,更名《廣州工商學院資訊》,繼續做好宣傳服務工作。
2016年廣州工商學院學報榮獲“全國民辦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

學術交流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已與234家企業、行業協會以及政府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積極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合作就業。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廣州工商學院校徽
廣州工商學院校徽
校徽基準色為藍色,藍是天空和大海的顏色,象徵工商人志存高遠、胸懷廣闊。
校徽圓形輪廓內部由“工商”兩個漢字拼音的第一個字母“G”和“S”變形而來,體現學院致力發展“工商”特色。
設計時採用了螺旋槳推進器的概念,讓師生看到校徽,就感受到前進的動力。
主體圖形又像大海的波浪,寓意工商學院是知識的海洋,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同時體現學院永立潮頭的精神。
校徽下半部分為弧形英文校名,展現學校立足高職、面向世界,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和往來的開放姿態。
校徽簡潔明快,但寓意深刻,聯想豐富。凸顯出工商學院昂揚向上的發展態勢,象徵充滿青春活力和創新精神,蘊含著學院事業的發達與昌盛。

精神文化

校訓
正德厚生勵志修能
正德厚生:追求高尚品德,明確人生目標。教師要講師德,敬業、樂業、精業;以師愛為魂,尊重、關愛、善待學生,正己化人、為人師表。學生應有優良品德,牢記忠孝之節、仁愛之心、誠信之品。
勵志修能:師生員工要對自己、家庭、社會負責;嚴於律已,居安思危,身體力行,完善人生。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和專業能力。
校歌
《五進之歌》
作曲:程建平
作詞:鄺邦洪
進課室,進圖書館,進實訓室,
進體育場,進社會,我們全面發展,
進課室,進圖書館,進實訓室,
進體育場,進社會,我們健康成長。
美麗的校園伴我們啟航,
美好的理想讓我們飛翔。
讓我們飛翔。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董事長邵寶華
黨委副書記、校長鄺邦洪
黨委書記兼督導專員、副校長張振超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校長朱特威
副校長喻勛良、易露霞、王日華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輝
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陸志丹

校園環境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廣州花都和佛山三水兩校區,兩地與廣州市區呈三角形分佈。校園樹木鬱鬱蔥蔥,山水相映成趣。校園面積1413.95畝,其中廣州花都校區568.96畝,佛山三水校區844.99畝。建有標準田徑運動場、3000座的大型體育館、各類球場、學生文化活動中心及其它文體活動場所。

知名校友


廣州工商學院知名校友
姓名職責
潘壽璋廣東駿馬投資集團董事長
楊錦全香港駿材磁業實業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經理
張俊昌深圳東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楊錦全上海貴天鑽石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銷售主任
林遠騰佛山市順德區投資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