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

胃下垂

胃下垂是由於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暴飲暴食、體形瘦弱、胖人突然變瘦、腰帶過緊等都可誘發或加重胃下垂。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癥狀,下垂明顯者可出現上腹不適、飽脹、噁心、噯氣、厭食、便秘癥狀。可給予藥物治療和中醫治療。可合併或併發肝下垂、脾下垂、腎下垂、橫結腸下垂等。及時有效的治療,一般預后良好。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可發生胃炎、胃潰瘍、胃瀦留等。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

病因


● 多種因素都可導致胃下垂,凡能造成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膈肌位置下降等均可導致下垂。
● 經常的暴飲暴食。
● 婦女生數個小孩后,腹部可變的鬆弛,腹腔內壓力變小,可引起很多器官下垂。
● 經常穿馬甲或束腰帶過緊,壓迫腹部和胸部,也可造成胃下垂。
● 天生體形瘦弱、胸廓狹長、發育不良等也可出現胃下垂,這種是先天性的。

癥狀


● 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癥狀,下垂明顯者可出現很多不適的癥狀。
● 可出現上腹不適,飽脹,飯後明顯。
● 伴噁心、噯氣、厭食、便秘等。
● 有時腹部有深部隱痛感,常於餐后,站立及勞累后加重。
● 長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營養不良、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壓、心悸、失眠、頭痛等癥狀。

檢查


● 確診胃下垂主要依靠體格檢查和胃腸鋇餐造影來確診。
● X線檢查,胃腸鋇餐造影
● ● 主要是為了觀察胃小彎弧線與髂嵴的位置,可明確診斷。
● 體格檢查
● ● 主要是為了發現陽性體征,可初步判斷病情。

診斷


● 確診胃下垂主要依據臨床表現、體格檢查、X線胃腸鋇餐造影檢查來確診的。
● 胃下垂明顯者可出現上腹不適、飽脹、噁心、噯氣、厭食、便秘、低血壓、乏力、失眠、頭痛癥狀。
● 體形消瘦者,立位時,下腹部可出現“葫蘆樣”外形,胃區有振水音,上腹部可摸到腹主動脈搏動,通常伴有肝、脾、腎和結腸等器官的下垂。
● 胃腸鋇餐造影可見胃小彎弧線最低點下降到髂嵴連線以下或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等。

鑒別診斷


● 需與急性胃擴張及胃瀦留相鑒別。
● 這些疾病僅通過癥狀不易區別,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會根據臨床表現、X線胃腸鋇餐造影檢查結果,排除癥狀相似的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胃下垂者可給予藥物治療和中醫治療。
● 藥物治療
● ● 疼痛發作時可用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合劑等。
● ● 胃酸增高可用質子泵抑製劑如艾司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
● ● 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給予嗎叮啉或胃復安。
● ● 合併便秘者可給予莫沙必利片、伊托必利以及其他治療便秘藥物。
● 中醫治療
● ● 耳針:選用毫針柄,在耳殼“胃腸區”按壓,尋找敏感點,在此點上加壓2~3分鐘。
● ● 艾灸:取氣海、關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
● ● 氣功:卧位呼吸法,患者取仰卧位,臀部適當墊高或將床腳墊高5厘米,先吸再呼,停閉,重複進行。
● ● 還可用足底按摩療法進行治療。

危害


● 胃下垂引起的上腹不適、飽脹、噁心、噯氣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嚴重者同時伴有肝、脾、腎、橫結腸等下垂,稱為內臟下垂。
● 可發生胃炎、胃潰瘍、胃瀦留等。

預后


● 胃下垂治療的效果與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法、患者體質等因素有關。
● 胃下垂及時有效的治療,預后較好。

預防


● 少食多餐
● ● 每次用餐量宜減少,但次數可以稍微增加。
● 細嚼慢咽
● ● 可以幫助消化吸收、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
● 食物細軟
● ● 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會減小。
● 營養均衡
● ● 膳食營養應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
● 減少刺激
● ● 禁食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
● 防止便秘
● ● 日常飲食中多調配些水果蔬菜,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
● 動靜相宜
● ● 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
● ● 保持樂觀情緒。

參考文獻


● [1] 馬玉富。胃下垂X線鋇餐診斷標準的探討。中國醫學影像學雜誌,2001
● [2] 劉敏,丁雷,丁霞。重用枳實白朮治療胃下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7
● [3] 林少輝,柳東楊,陳育忠,等。腎氣丸治療胃下垂64例療效觀察。新中醫,2001
● [4] 王峰。溫針灸治療胃下垂58例。針灸臨床雜誌,2008
● [5] 李錦峰,宋天寶,王建軍。補中益氣湯治療胃下垂療效觀察。山西中醫,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