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祈禱團

回教祈禱團

伊斯蘭祈禱團或回教祈禱團(Jemaah Islamiyah‎或Jemaah Islamiah‎)簡稱 J.I,是一個尋求在東南亞建立獨立國的回教基本教義派的伊斯蘭武裝組織。其活動範圍遍及印尼、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泰國南部及菲律賓。巴厘島兩次炸彈襲擊都是由他們所策劃。他們的領導人於2005年11月9日被印尼警方槍殺。

歷史背景


回教祈禱團的歷史根源可追溯到“回教之家”(Darul Islam),一個在1940年代崛起、並同印尼革命軍並肩反抗荷蘭殖民統治的組織。印尼在1949年獲得獨立后,“回教之家”繼續為建立印尼回教國的主張展開武裝和暴力鬥爭。
印尼政府在國家獲得獨立后試圖鎮壓這個組織,但未取得完全成功。1985年,一批“回教之家”的激進分子逃入馬來西亞,以逃避蘇哈多政府的逮捕。他們在馬來西亞定居,過後重新整編,並改名為回教祈禱團。他們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招募成員,使這個組織的規模擴大。1998年蘇哈多政府下台後,一些回教祈禱團的頭目返回印尼。
逃到馬來西亞並成立回教祈禱團的主要“回教之家”頭目包括阿布巴卡(Abu Bakar Bashir)和已故的阿都拉孫卡(Abdullah Sungar)。阿都拉孫卡到過阿富汗參與蘇聯-阿富汗戰爭,他為回教祈禱團和卡伊達的緊密關係奠立基礎。他過後派遣一批回教祈禱團成員到阿富汗接受卡伊達的訓練。
當阿都拉孫卡在1999年去世時,阿布巴卡接掌回教祈禱團的領導權。新加坡首個回教祈禱團頭目伊布拉欣麥丁(Ibrahim Maidin)是在阿布巴卡面前宣誓效忠(Bai’ah)(3)。他過後成立了回教祈禱團在新加坡的支部。新加坡支部隸屬於馬來西亞的回教祈禱團。其他本區域回教祈禱團核心人物包括在2001年6月因涉及恐怖活動而在馬來西亞被逮捕的阿布基利爾(Abu Jibril),以及卡伊達聯絡人漢巴里(Hambali)。

目標願景


回教祈禱團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暴力在本地區建立回教國家(Daulah Islamiyah)。這個回教國家將以印尼為中心,但也可包括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南部,而新加坡和汶萊也毫不可避免的必須包括在內。回教祈禱團的手冊《回教祈禱團鬥爭總準則》(Pedoman Umum Perjuangan Jemaah Islamiyah)列出了這個願景。除此,回教祈禱團也認同卡伊達所鼓吹的全球反西方聖戰主張。它跟卡伊達的密切關係,使它更願意成為攻擊美國和其他目標的志願代理。

機構設置


為了支持它的活動,回教祈禱團建立了一個精密的資金和從商結構。它設立了經濟部,負責確保長期資金和收入來源,以資助回教祈禱團的活動和行動。這個稱為經濟部(iqtisod)的單位,是在區域和地方的層面運作,專門處理回教祈禱團的商業活動,並為回教祈禱團制定商業“策略”。看來,一些回教祈禱團的商業活動是它設立企業公司的部分長期策略,以資助它的秘密活動,包括物資採辦。
所有回教祈禱團經營的商業機構,必須向這個組織繳交相當於盈利10%的款項,這筆錢歸入回教祈禱團的“回教奉獻基金” (Infaq Fisabilillah)。這個基金的撥款主要是由回教祈禱團頭目漢巴里控制。除了資助行動經費,“回教奉獻基金”的款項也用來資助回教祈禱團成員到阿富汗和棉蘭老的交通和訓練費用、購買武器和爆炸物,以及其他一般用途,例如為回教祈禱團經營的宗教學校提供資金。

代表成員


回教祈禱團團體的名字意為「回教社區」,根源於「達魯回教」(Darul Islam)組織。達魯回教組織1950和1960年代試圖以武力在印尼建立一個回教國家,1960年代熬過軍事挫敗,存活下來。
JI是在印尼回教教士巴席爾(Abu Bakar Bashir)和同胞韓巴里(Hambali)的領導下壯大,他們在逃離蘇哈托(Suharto)統治的印尼,流亡馬來西亞時創立這個團體。
韓巴里的真名是伊薩穆丁(Riduan Isamuddin),他被稱為「東方的歐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
韓巴里曾參加阿富汗戰爭,2003年因被懷疑是蓋達與JI的高階幹部在泰國被捕,目前被關在古巴關達那摩灣的美軍監獄。
巴席爾據稱是JI的精神領袖,2005年3月他因涉及導致2002年峇里島夜總會爆炸桉的陰謀下獄,但在隔年獲釋。他的罪名在上訴后遭到推翻。

運作方式


訓練成員

大約在1999和2000年間,回教祈禱團高層加緊為行動細胞組織招募更多成員,並為他們做好到外國訓練的準備。漢巴里指示所有的回教祈禱團單位(傳教、經濟等)轉變為行動細胞組織,並盡量派送更多成員到阿富汗或棉蘭老訓練。新加坡回教祈禱團網路遵從這項指示,解散了它的傳教單位(dakwah)和其他非行動細胞組織/單位,部署成員接受訓練。馬來西亞回教祈禱團也把體能訓練改為恐怖行動相關訓練。

成立聯盟

回教祈禱團把這項指示付諸行動的第一個跡象是1999年它成立了一個稱為“戰士聯盟”(Rabitatul mujahidin)的區域聯盟組織。這個組織的發起人是回教祈禱團的最高頭目(amir)阿布巴卡,他希望通過這個結盟,各組織能在訓練、採辦軍火、資金援助和恐怖行動上互相合作和共用資源。這個聯盟的成員包括摩洛回教解放陣線、一個以孟加拉為根據地的不知名和自我流亡的洛興亞士(Rohingyas)組織,和一個以泰國南部為根據地的不知名聖戰軍組織。聯盟的目標是集合這個區域的激進組織作為實現成立回教國的平台。

策劃恐怖襲擊

據知“戰士聯盟”(Rabitatul Mujahidin)在1999年到2000年底召開了3次會議,這些會議在高度秘密下在馬來西亞舉行。2000年某個時候,它決定攻擊菲律賓在印尼的利益目標。在2000年8月,菲律賓駐雅加達大使的官邸外發生炸彈爆炸事件,造成2死20傷。漢巴里顯然是這起由“戰士聯盟”批准和協調的攻擊事件的幕後首腦。這個攻擊行動顯然是要報復菲律賓政府追剿摩洛回教解放陣線。

組織聯盟


印尼戰士理事會

在2000年成立的印尼戰士理事會(Majelis Mujahidin Indonesia)目前是由阿布巴卡領導。它是“回教之家”(Darul Islam)的延續。“回教之家”現在已改名為回教祈禱團。印尼戰士理事會的目標是把印尼建為回教國。一般相信,它在馬魯古的反基督教暴亂中扮演重要角色。
印尼戰士理事會的武裝單位是“阿拉之軍”(Laskar Jundullah)。這個反美國組織以“掃蕩”美國人而臭名昭著。印尼戰士理事會的其他附屬組織包括“聖戰之軍”(Laskar Jihad)。它在印尼全國有52個支部,成員超過5萬,是規模最大、組織最完善的其中一個激進組織。2001年7月,卡伊達派特使到印尼,尋求同諸如“聖戰之軍”的印尼組織建立聯繫,獲得印尼戰士理事會的接待。

馬來西亞聖戰組織

回教祈禱團與馬來西亞聖戰組織(Kumpulan Militan Malaysia, KMM)有密切的聯繫。回教祈禱團頭目阿布巴卡和漢巴里都因為涉嫌與馬來西亞聖戰組織有關的罪行,包括吉打州政治人物祖芬南迪(Joe Fernandez)在2000年11月被謀殺的案件而受馬來西亞警方通緝。
新加坡回教祈禱團成員奧斯曼默哈末(Othman Mohamed)協助馬來西亞聖戰組織購買了一艘船艇,以支援在印尼的聖戰活動。作為交換,馬來西亞聖戰組織協助回教祈禱團取得製造炸彈所需的硝酸鹽類化肥。馬來西亞聖戰組織(和回教祈禱團)成員亞茲蘇發特(Yazid Sufaat)較早時購買了4噸硝酸銨。馬來西亞聖戰組織願意把它們轉讓給新加坡回教祈禱團以製成炸彈攻擊新加坡目標。
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當局已經逮捕了大約60名涉嫌恐怖活動和罪行的馬來西亞聖戰組織成員,其中數人相信也是回教祈禱團成員。此外,多達200名馬來西亞聖戰組織成員在潛逃中,他們很有可能會獲得本區域回教祈禱團網路的支持和協助。

摩洛回教解放陣線

回教祈禱團和摩洛回教解放陣線最明顯的合作是在訓練方面。大約在1997年,摩洛回教解放陣線允許回教祈禱團在它的阿布巴卡營地(Camp Abu Bakar)設立本身的訓練設施。
回教祈禱團的這個訓練營稱為Camp Hudaybiyya,由印尼回教祈禱團成員管理。這個營地的訓練項目從基本戰鬥訓練到更專門的爆炸物處理。被捕的數名新加坡回教祈禱團成員曾在這個營地接受使用手槍和M16步槍的訓練。這個營地僅供回教祈禱團的訓練使用,不開放給摩洛回教解放陣線在阿布巴卡營地的其他學員。
印尼回教祈禱團重要成員高茲(Fathur Rohman Al-Ghozi)成為摩洛回教解放陣線的爆破專家和爆炸物教練員。他是回教祈禱團和摩洛回教解放陣線之間的主要聯絡人,並接待到棉蘭老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回教祈禱團成員。在一名代號“薩米”(“Sammy”)的卡伊達特工提出計劃后,高茲在2001年10月指示新加坡的回教祈禱團成員策劃攻擊新加坡的美國和其他與西方有關的設施。他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卡伊達

回教祈禱團和卡伊達的聯繫在已故的阿都拉孫卡(Abdullah Sunkar)在1980年代訪問阿富汗后開始。他為印尼“回教之家”組織的成員參與蘇聯-阿富汗戰爭鋪路。自1990年代,一些回教祈禱團新成員獲得挑選到阿富汗的卡伊達營地訓練。新加坡的回教祈禱團成員受鼓勵到阿富汗親自見證那裡的聖戰成果,並接受使用爆炸物和武器的訓練。最少一名新成員上過策劃和執行暗殺行動的課程。
在奧薩馬親近助手阿布哈夫(Abu Hafs)、別名莫哈末阿特夫(Mohd Atef)的阿富汗住家發現的回教祈禱團所拍攝的義順地鐵站一帶的環境錄像帶,突出了回教祈禱團和卡伊達的親密關係。1999年,卡伊達頭目觀看了這卷錄像帶,並聆聽了新加坡回教祈禱團成員莫哈末卡林(Mohammed Khalim bin Jaffar)講解攻擊新加坡境內美國公民的計劃。很顯然的,他們指示回教祈禱團成員採辦爆炸物,並挑選人員執行攻擊任務。卡伊達頭目阿布哈夫(Abu Hafs @Muhd Atef)在觀看錄像帶后,批准回教祈禱團展開這項攻擊行動。但這項計劃最終沒有執行,原因不詳。
卡伊達也在2001年10月派遣特工進入新加坡,為攻擊美國目標進行最後的偵察工作。卡伊達特工“薩米”(“Sammy”)同“邁克”(“Mike”)一起到新加坡,指導新加坡祈禱團的“慕沙”細胞組織(fiah Musa)籌備攻擊行動。“薩米”已被辨認出是加拿大的阿拉伯裔賈巴拉(Mohd Mansour Jabarah),目前被美國拘留;“邁克”則被辨認出是印尼人高茲(Fathur Rohman Al Ghozi),目前被菲律賓監禁。“薩米”是在2001年10月左右抵達新加坡,並會見新加坡的回教祈禱團成員,指導他們籌備攻擊選定的新加坡境內的美國和其他目標。

恐怖襲擊


根據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回教祈禱團自1999年4月以來,先後在印尼發動超過50次炸彈攻擊,包括2002年峇里島炸彈攻擊,以及2005年在這個度假島嶼造成20人喪生的類似攻擊。
雅加達萬豪酒店恐怖襲擊現場
雅加達萬豪酒店恐怖襲擊現場
回教祈禱團的第一個明確的恐怖行動應該是2000年12月在聖誕節前夕同個時間裡以炸彈攻擊印尼數個城市的教堂。這個行動是由漢巴里策劃和協調。兩名新加坡的祈禱團成員參與了這個行動。他們先到柔佛聽取彙報,然後到峇厘島執行炸彈攻擊任務。同個月份,回教祈禱團也在馬尼拉的輕軌列車上引爆炸彈,炸死22人。根據菲律賓警方的調查,回教祈禱團的炸彈製造專家高茲(Fathur Rohman Al Ghozi)須要對這起爆炸事件負責。他供證,這項攻擊行動獲得回教祈禱團資助。(高茲就是指示新加坡回教祈禱團成員在2001年10月偵察美國大使館和其他目標的人。)
這個團體也被指是2000年耶誕夜以及2003年8月雅加達萬豪酒店(JW Marriott)炸彈攻擊的元兇,前者以教堂和神父為攻擊目標,造成19人喪生,後者奪走12條人命。萬豪酒店今天再度遭到攻擊。
2004年9月,雅加達澳洲大使館外的自殺汽車炸彈攻擊,造成10人喪生,也指向回教祈禱團。回教祈禱團也疑似涉及菲律賓的炸彈攻擊,以及泰國和新加坡的炸彈攻擊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