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

概念

朝聞道,拼音為zhāo wén dào。是論語中的名言,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作者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並由子夏全文加以潤色。

出處


一、《論語。里仁》中: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儒家的“道”,指的並不是道理,而是他們的政治理想—-“仁政”。而“聞”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知道或者明白。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有一段:“不求聞達於諸侯”,此中的“聞”與“朝聞道”中的“聞”,應是同樣的意思。而且儒家學說所求的不是自己明白的私道,而是教化民眾,實行仁政。
根據台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解釋,這句話應用《易經》的觀點來解釋,即:朝和夕是相對的,夕即過去,朝即將來。
“朝聞道,夕死可矣”中“道“指”大道“,即宇宙本源,形而上的本體,同於”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個道,也同於”吾道一以貫之“中的“道”。當然,亦可代表孔子學說中的“仁”的境界。
二、《文始真經》中:
聞道之後,有所為有所執者,所以之人,無所為無所執者,所以之天。為者必敗,執者必失。故聞道於朝,可死於夕。
一情冥為聖人,一情善為賢人,一情惡為小人。一情冥者,自有之無,不可得而示。一情善惡者,自無起有,不可得而秘。一情善惡為有知,惟動物有之,一情冥者為無知。溥天之下,道無不在。“故聞道於朝,可死於夕。”中的“道”指得是世界的本源。

解釋一

《論語》這篇講的是 里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唯有仁者愛人,這就是他一輩子奔走呼號的政治理想。可見孔子對於諸侯能否採納他的仁政很是看重。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裡的這個‘聞’字,這裡的聞指的是:出名 被統治者重用。
孔子剛說完“朝聞道,夕死可矣”似乎覺得還不能夠說服眾門人,於是接著說道:“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這‘道’字就出在這裡。
“士志於道”中的’道‘跟“朝聞道”是一樣的意思 這裡的 道 指的是政治理想即 仁政。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 很容易的就知道“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意思說的是:如果在一個國家裡,一個人早上能達成了一直堅持的理想。實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仁政),那麼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在這裡絕對不能簡簡單單的把“聞道”二字看作等閑的“明白道理”那就未免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了。

解釋二

出自纏中說禪:《論語》詳解:
這句話被排在三個“不亦”總綱之後,是《論語》的第一條。所謂“聞、見、學、行”“聖人之道”,首先要“聞其道”。道不聞,則無由“學、行”。然而,就這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熟悉的話,卻經常被解釋成類似“早上聞“道”,晚上死了也值得”。如果真是“早上聞“道”,晚上死了”,就算值得,也是私道,不能惠及旁人的私道,又有什麼值得不值得的?這些似是而非的解釋流傳千年和儒家《論語》的精神是完全背離的。
其實,“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的意思。所謂“固守”,也就是“承擔”。而“朝、夕”,不是單純的“早晨、晚上”,而應該從“天、地、人”三個角度來考察。從“天”的角度,代表了時間上的“開始、最後”,從“聞其道”開始,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慍的世界”而不退轉;從“地”的角度,代表了“東方、西方”,也代表了整個天下所有的地方,無論任何地方,無論條件惡劣還是優越,都要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慍的世界”而不退轉;從“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擔就是生死的承擔,所謂出生入死。只有從這三方面去理解,才是真知道“朝、夕”。
原來的斷句“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由於古文都沒有標點,因此斷句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千古以來被慣用的這個斷句,就把“死”當真的死了。而從上面的分析知道,這“死”是“固守”、是“承擔”,相應的斷句就是“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其實,裡面的“道”字是可以省略的,因為整部《論語》就是說這聖人之道和行聖人之道,省略“道”並不會影響理解,“朝聞夕死”,這更符合古漢語的語氣。光“聞”不“死”,是不能行聖人之道的,只能是口頭玩意,而歷史上的腐儒們,最大的弊病就是光“聞”不“死”,這“死”,是“固守”、是“承擔”,而要“固守”、“承擔”,就必須“死心塌地”、“痴心不改”,偷心不死,是不可能行聖人之道的。
理解“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形容時間的起始,開始;
聞:聽說;聽聞(在經典中的開頭:如是我聞,結尾:信受奉行);
道:聖人之道;
夕:最終,結束;
意思是:在聽聞聖人之道后,要不斷的固守,堅持,實踐,承擔,不退轉,達到不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