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痱子的結果 展開

痱子

痱子

痱子又稱粟粒疹或晶形疹,是汗腺導管在不同部位阻塞引起汗液瀦留的一種皮膚病。痱子多發生在濕熱的環境或區域常發生在溫度高、悶熱的夏季。在濕熱的環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發,使汗腺導管堵塞,汗腺管內壓力增高擴張形成水皰或丘疹,汗管可破裂,汗液外滲,引起炎症,出現痱子的臨床表現。痱子可表現為丘疹、丘皰疹、小水皰,伴瘙癢、灼熱及針刺感。痱子的治療以清涼、止癢為主,可酌情給予外用藥物治療和內服藥物治療。痱子一般可以自愈,或經過治療達到痊癒。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新生兒科或兒科。

病因


● 汗液不能及時排出就容易發生痱子,以下因素可能會影響汗液的排出:
● 新生兒出汗較多,環境濕熱或大人沒有及時為孩子擦去汗液,容易得痱子。
● 生活或工作在炎熱、潮濕環境中;
● 肥胖多汗、發熱、長期卧床或體質虛弱的成人,也容易得痱子。

癥狀


● 痱子的典型表現為丘疹、丘皰疹、小水皰或小膿皰,伴有瘙癢、灼熱、針刺感等癥狀,此外還會出現面部出汗、發熱等其他癥狀。
● 典型癥狀
● ● 丘疹、丘皰疹
● ● 皮膚出現密集的針尖大小的丘疹和丘皰疹,周圍可有紅暈。
● ● 小水皰
● ● 皮膚出現表淺、針尖大小的小水皰,周圍沒有紅暈。
● ● 小膿皰
● ● 皮膚出現密集的丘疹,丘疹上有針尖大小的小膿皰。
● ● 脫屑
● ● 丘疹、丘皰疹消退後會有輕度脫屑。
● ● 瘙癢
● ● 灼熱
● ● 針刺感
● 其他癥狀
● ● 面部出汗
● ● 發熱

檢查


● 確診痱子並不複雜,醫生在了解病情后,根據皮疹的表現、生活環境特點等情況即可做出診斷,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檢查。

診斷


● 根據在高溫、悶熱的環境和典型皮疹,即可確診,皮疹表現為丘疹、丘皰疹、小水皰或小膿皰,伴瘙癢、灼熱及麻刺感。

鑒別診斷


● 新生兒皮膚出現痱子的癥狀與新生兒膿皰病、嬰兒濕疹、新生兒中毒性紅斑等疾病的癥狀相似;成人皮膚出現痱子的癥狀與夏季皮炎、濕疹、毛囊炎等疾病的癥狀相似。
● 醫生可能會做體格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明確診斷。

治療


● 治療主要以清涼、止癢為原則,一般將患者置於涼爽環境中即可恢復。治療方法以外用藥物治療為主,少數情況下可合用口服藥物。
● 外用藥物治療
● ● 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和痱子粉;
● ● 繼發感染時可使用抗生素軟膏;
● 口服藥物治療
● ● 瘙癢明顯時可口服抗組胺葯緩解癥狀;
● ● 繼發感染時醫生可能會讓你口服抗生素;
● ● 也可能服用清熱、解毒、利濕的中藥(如金銀花等)。

危害


● 痱子僅有伴輕微癥狀,對身體健康沒有太大影響。
● 瘙癢影響生活,分散注意力,影響工作、學習效率。
● 新生兒、嬰兒出現痱子后,不自覺抓撓,可能會引起感染。

預后


● 及時治療可痊癒。

預防


● 保持室內通風、涼爽,利於汗液蒸發。
● 穿寬鬆、吸汗的衣服,及時換洗潮濕的衣服,便於汗液蒸發,保持皮膚乾爽。
● 勤用溫水洗澡,干毛巾擦汗,保持皮膚清潔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