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

國情

國情(the condition(or state)of a country;national conditions),指一個國家的社會性質、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特點。也特指一個國家某一時期的基本情況和特點。一方面指國家的情況,另一方面指國家的社會性質。具體通過7個方面來反映國情,如環境和資源、科技教育、經濟發展、政治等。

詞語介紹


guó qíng
一個國家的社會性質、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特點。也特指一個國家某一時期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1.指國家的情況。《戰國策·秦策一》:“陳軫為王臣,常以國情輸楚。”
2.指國家的社會性質、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特點。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二章第二節:“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

內容


所謂國情,是指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傳統、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國際關係等各個方面的總和,也是指某一個國家某個時期的基本情況。
國情可以具體分為七個方面:
一、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國土面積、地質、地貌、地形、氣候、礦立、生物、水、光、熱資源等。
二、科技教育狀況:科技隊伍,科研水平、體制,教育的規模、結構、水平等。
三、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實力、經濟體制、生產關係、生產力布局、對外經濟關係等。
四、政治狀況:階級和社會階層的劃分,政黨和政治團體間的關係、政治體制、政治制度、民主與法制建設等。
五、社會狀況:人口、民族、家庭、婚姻、社會犯罪及其相應對策等。
六、文化傳統:價值取向、倫理道德觀念、宗教信仰、藝術觀念及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等。
七、國際環境和國際關係。

國情教育


國情,指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它包括自然國情、歷史國情(民族歷史發展、民族傳統、文化源流、文明發展歷史)、現實國情、比較國情。國情教育內容應是以上四個方面形成的知識體系。

中國國情


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但分佈不均,而且雖然總量很大,但人均佔有量少。

地理

位於東南亞,與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俄羅斯,蒙古,朝鮮等國家接壤,總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可分為三個階梯,北至連崟,南到曾母暗沙。

經濟

自1978年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增長很快,連續多年GDP增長率在8%~9%,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很好的防止了經濟過熱與通貨膨脹。

國防軍事

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軍力與過去比較有了長足的進步,全面向現代化軍隊轉變,國防力量有了提高,國人感到欣慰。 21世紀中國軍隊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制定了新的五年國防發展規劃。精減部隊,更新武器裝備,國防工業面向市場化,是此次規劃的核心內容。3月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發言人姜恩柱透露,中國2006年國防預算為2838億元人民幣(約合3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7%。但與美國的2838多億美元的軍費還是差之甚遠。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維護國與國之間和平的重要力量。

科技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高科技領域,已有11%的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不論是高尖端科技還是其他方面,中國與西方和美國還有一定距離,並且面臨多方面的技術封鎖,況且就算引進先進新技術,中國也很少花費資金去研究與創新,所以中國要想成為科技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口

約14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2%,目前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並且人口老齡化很快,小孩越來越少。

政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