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坑村

棲霞坑村

棲霞坑村位於溪口鎮董村工作站,距溪口鎮中心距離約20公里,由2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270戶689人,耕田409畝,山林3481畝。棲霞坑是個不大的村莊,坐落在山間,乾淨整潔。

基本村情


縱觀居住的地方,大多都是古建築,有幾十年前的土坯房,有雕龍畫鳳的木結構的潤庄,有明代萬曆年建成的古橋,有廊橋的幸福橋,潺潺流水的溪流從村中緩慢流過,清澈乾淨的泉水可以直接飲用,還有當年人們文化活動中心的古戲台保存完好,當年的才子佳人故事不知在這裡上演了多少年多少代,在風雨中搖曳的古祠堂,那些斷壁殘椽和隨意姿生的雜草,都似乎還在像人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往日的繁華還在搖搖欲墜的椽木中彰顯。一到春天,桃花、櫻花綻開時節,一簇簇深紅淺紅像一片片彩霞,棲滿了小小的山坑。
2014年棲霞坑村被列為“寧波歷史文化古村”。

村名由來


據《四明山志》,棲霞坑原稱桃花坑,“在二十里雲之南。山岩壁立數仞,延袤數百丈,其石紅白相間,掩映如桃花初發,故名。”唐朝詩人陸龜蒙的《四明山九題詩》中有“雲南更有溪,丹礫盡無泥”,提及的“雲南”即桃花坑,直至清末才改名為棲霞坑。

人文古迹


長壽橋

棲霞坑村
棲霞坑村
村口橫卧一孔古橋———“長壽橋”。單孔拱橋,為明清時所建,長約8米,高4米。橋面上鋪就鵝卵石,橋墩則老藤纏繞。臨橋有一“長安庵”,村裡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曾在此念書。登古橋可隱隱看到村中的屋舍。

式谷堂

進村后左邊所見的是“式谷堂”,亦謂之“洽成祠堂”,建於1896年,一半已塌,廂房及後面大廳基本完好。廳內可見“式谷堂碑記”,由奉化光緒進士孫鏘題寫。那高高的五重馬頭牆下殘存的精緻雕刻,那門楣上“源遠流長”、“世襲槐蔭”等字樣,透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它是早年同盟會成員王恩博的祖堂,由王氏太公王海水創建。現存木壁上的中舉喜報依稀可見“光緒甲辰年會試第二百七十六名進士”字樣,見證王家曾經是書香門第和官宦人家。

顯應廟

村裡的房屋沿溪而築,如果你駐足而望,可以發現山坡兩邊尚存有一些百年古屋。“顯應廟”內有戲台、大殿,上書“賞善罰惡”的大匾高高懸掛。此廟為清初建築,佔地約466平方米。在廟的內大殿上書有“德媲甘棠”,落款為雍正乙卯年,即1735年。“顯應廟”是全村王、周、何、孫四姓的宗廟。

長安廊橋

棲霞坑村
棲霞坑村
在廟的斜對面,有幾株古樟,茂密的樹蔭下可見“長安廊橋”,該橋屬單孔拱橋,橫跨筠溪,建於清同治初年,至今約200年。橋長18米、拱高5米,鵝卵石裝點橋面,橋上有長廊可避風遮陽。

王氏宗祠

從“長安橋”往前行便見“王氏宗祠”,也叫“敬承堂”,抗日戰爭時被日軍放火燒毀,1948年重建,前後兩進、四合院式。四明棲霞王氏距今500多年。據《四明棲霞王氏宗譜》記敘﹕此地為東晉右軍、書法大家王羲之後裔聚居地,王羲之曾隱居奉嵊交界的六詔。“王氏宗祠”是棲霞坑村的王姓祖堂,採用青磚、青石、榧木作為主要材料,造型古樸高雅。柱頭雕龍繪鳳,月樑上刻著雙龍戲珠圖。

永濟橋

棲霞坑村
棲霞坑村
再走幾十米,便到了村西口,遠望峽谷深處,翠竹搖曳。南培嶺筠溪之上有座“永濟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也是一座單孔石砌古橋。它連著棲霞坑村的千年古道,以前是奉化去往餘姚、紹興通商的必經之路,是唐詩之路浙東段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