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軍是戰爭時期的特殊軍事編製,其最早出現在二戰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坦克的出現和普及,很多坦克使用理論也是層出不窮。軍隊中坦克部隊的編製也越來越大,到二戰之前德軍、法軍、英軍和蘇軍都已經有了裝甲師、機械化師的編製。
裝甲軍
到二戰之前德軍、法軍英軍和蘇軍都已經有了裝甲師、機械化師的編製。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裝甲部隊集中使用的“
閃電戰”理論的出現,裝甲師、機械化師和摩托化師已經不能滿足戰爭的需求了。裝甲軍的編製已經呼之欲出了,裝甲軍的編製主要出現在德軍和蘇軍的編製中。二戰中雖然德軍和蘇軍都出現過裝甲軍或機械化軍的編製,但雙方的力量則不能相提並論。
裝甲軍
德軍的 裝甲軍最早出現在1939年西線戰場,當時“閃電戰”理論的提出者古德里安(二級)上將被任命為國防軍第十九裝甲軍軍長。其指揮該軍在波蘭和隨後的法國戰場上所向披靡。當時的德軍裝甲軍一般由2到3個裝甲師或摩托化師組成,坦克數量一般在600-800輛(一個裝甲師大約有324輛坦克)。到了1941年德軍為了在不增加坦克數量而增加裝甲師數量時,將原有的裝甲師的坦克數量一分為二。這時的裝甲軍(當時將裝甲軍改稱摩托化軍)還是下轄兩個裝甲師或摩托化師,坦克數量一般維持在350輛左右。1941年以後隨著德軍在
莫斯科會戰中的失利,損失了大量的技術裝備。這時的裝甲師正常情況下一般只能維持在80到100輛坦克(標準是152輛),所以裝甲軍的坦克數量也就下降到不足200輛。到了1943年隨著古德里安上將出任裝甲兵總監后,德軍裝甲師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回復。這時德軍一個標準編製的裝甲軍一般能達到324輛以上。1944年以後到1945年戰爭結束,隨著戰局對德軍越來越不利,戰場上的損失也越來越大,裝甲軍的編製也出現了改變,當時由於戰局不斷變化,雖然標準裝甲軍依舊下轄兩個裝甲師,但部隊很難達到齊裝滿員,這時的裝甲軍一般由一個裝甲師混編一個裝甲擲彈師或步兵師,有的甚至沒有裝甲師而只有步兵師(徒有裝甲軍之名)。坦克數量也都不等。1942年
武裝黨衛軍成了自己的裝甲軍,當時沒有番號只稱武裝黨衛軍裝甲軍(後來改稱武裝黨衛軍第二裝甲軍)軍長
保羅·豪塞爾黨衛軍上將。下轄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衛隊裝甲師)、黨衛軍第二裝甲師(帝國師)和黨衛軍第三“骷髏”裝甲師。當時全軍有坦克344輛坦克和63輛突擊炮。隨後又成了武裝黨衛軍第一裝甲軍、武裝黨衛軍第三裝甲軍和武裝黨衛軍第四裝甲軍。由於各個武裝黨衛軍裝甲軍要隨時充當戰場“消防隊”的角色其坦克數量一般要多於國防軍裝甲軍。而二戰結束后聯邦德國陸軍將裝甲部隊取消了裝甲軍的編製,裝甲部隊的最高編製定格為裝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