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罾街道

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下轄街道

搬罾街道,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地處順慶區東南部,嘉陵江西岸,東與高坪區龍門街道隔江相望,南鄰荊溪街道,西連金台鎮、大林鄉,北靠鳳山鄉,距順慶區人民政府16千米,區域總面積30.66平方千米。

南北朝時期,在現搬罾街道境域設南宕渠郡;2019年8月,撤銷搬罾鎮,設立搬罾街道。2020年,搬罾街道常住人口為14662人。截至2020年6月,搬罾街道下轄2個社區、6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小溪街1號。

截至2018年末,搬罾街道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個。

歷史沿革


南北朝時期,設南宕渠郡。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搬罾鄉。
1966年,改為前進公社。
1980年,前進公社改為搬罾鄉。
1990年,由搬罾鄉改為搬罾鎮。
1993年7月,屬順慶區
2019年8月,撤銷搬罾鎮,設立搬罾街道。

地理環境


搬罾街道地處順慶區東南部。

地形地貌

搬罾街道地形大部為淺丘陵,從搬罾溪至青山壩沿嘉陵江一帶為平壩;平均海拔320米,最高點位於青山壩雷家梁子,海拔362.7米;最低點位於老觀廟河灘,海拔281米。

氣候

搬罾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具有四川盆地底部共同的氣候特徵,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熱、秋雨、多霧;氣候溫和;受四川盆地地形和氣候影響,全區日照時數略多於四川盆地平均值,但仍屬全國低值地區之一;年平均日照時數1246小時,最多年可達1656小時,最少年僅788小時;年平均太陽總輻射3558.7兆焦耳/平方米;多年平均氣溫17.4℃,1月平均氣溫6.4℃,極端最低氣溫2.1℃;8月平均氣溫27.7℃,極端最高氣溫41.2℃;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21毫米。

水文

搬罾街道境內河道屬嘉陵江水系;嘉陵江自小河壩村北入境,由北而南。

自然災害

搬罾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地質、旱澇、霜凍、雷擊、洪澇等;洪澇幾乎每年都有,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1年7月,嘉陵江泛濫洪水,場鎮積水3米多深,居民樓一樓全部被淹,直接經濟損失120餘萬元。

自然資源


搬罾街道主要有河沙、卵石和頁岩等資源,河沙、卵石分佈在嘉陵江沿河灘,儲量1億立方米以上;頁岩分佈在山區,儲量1.5億立方米;有少量石油和沙金。2011年,搬罾街道有耕地1.7萬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搬罾街道下轄石狗壩、絹紡廠2個社區,龐家寨、老觀廟、楊四壩、康家店、涼水井、石廟子、小河壩、青山壩、干堰塘、竹林寺、延壽寺、搬罾溪12個行政村;下設13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搬罾街道下轄2個社區、6個行政村:石狗壩社區、絹紡社區、龐家寨村、楊世壩村、康家店村、小河壩村、青山湖村、學府新村,街道辦事處駐小溪街1號。
序號名稱
1龐家寨
2老鸛廟
3楊四壩
4康家店
5涼水井
6石廟子
7小河壩
8青山壩
9延壽寺
10干堰塘
11竹林寺
12搬罾溪
鎮辦企業有地毯、食品加工、飼料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油菜籽。養殖生豬、蠶。境內有中意絹紡實業有限公司。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搬罾街道總人口有2.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32人;另有流動人口6100人。總人口中,男性1.45萬人,佔51.4%;女性1.37萬人,佔48.6%;14歲以下4794人,佔17%;15—64歲15510人,佔55%;65歲以上7896人,佔28%。2011年,搬罾街道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1.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22人。
截至2017年末,搬罾街道常住人口為18753人。
截至2018年末,搬罾街道戶籍人口為25019人。
2021年7月13日,南充市順慶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搬罾街道常住人口為1466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搬罾街道財政總收入98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

農業

2011年,搬罾街道農業總產值3.2億元。搬罾街道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搬罾街道蔬菜種植面積1.1萬元畝,主要品種有油菜苔、花菜、西紅柿、苦瓜等。

工業

搬罾街道工業以沙石採選、混凝土攪拌、建材製造、木器製造、釀酒、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2011年,搬罾街道有工業企業52家,職工831人,工業總產值為1793.8萬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搬罾街道有商業網點221個,職工787人。2011年,搬罾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594萬元;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746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搬罾街道有農村信用社搬罾分社和郵政儲蓄所2家金融機構。

文化


地名由來
搬罾街道因場鎮西南有小溪入嘉陵江,常有人在該地搬罾捕魚,而得名搬罾溪,故名。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搬罾街道境內有縣道1條,鄉道2條;通村公路總長33千米。2011年,搬罾街道完成了南搬路、搬風路、搬大路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

社會


相關新聞

搬罾鎮建立新型農民社區
10月21日,在順慶區搬罾鎮干堰塘村,村民正在加緊修建新房。春節前後,該村的150戶村民將搬進新型農民社區,享受城鎮居民所能享受的社區生活。搬罾鎮引導農民採取“政府引導,群眾主導,自拆自建,建新拆舊”的方式自主建設新型農民社區,計劃逐步引導350戶村民集中建房,置換出宅基地800畝,復耕后增加耕地650畝。 搬罾鎮距離南充城區僅有10多公里,隨著城郊的蔬菜基地逐步轉變為建設用地,搬罾鎮2.3萬畝的蔬菜基地逐步成為南充城市居民“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搬罾鎮黨委書記邱躍峰告訴記者,引導農民集中居住的最初想法始於2007年初,初衷是為了將生活區和生產區進行合理分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並且減小生活垃圾及各種生活污染對生產高品質蔬菜的影響,建立標準化的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農民集中居住后,在尊重農民意願的情況下實行“退房還耕”,可以大大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最後,大家集中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風格,統一色彩”的思路上來,引導農民自主建設新型農民社區。
當天,記者在干堰塘村建設現場看到,許多住房的主體工程已經完成,外出打工人員是這輪房屋建設的主體。
干堰塘村三組村民馬志武一家原來的宅基地佔地100多平方米,院壩有400多平方米,加上灶房、豬圈、竹林等,佔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他的新住房佔地僅有200平方米左右,還耕的面積達400多平方米。新房建好后,他不但改變了居住環境,還可以開展經營活動。許多外出務工人員都願意回來修建住房,並且將原來的宅基地置換出來。
邱躍峰告訴記者,為了促進新型農民社區的建設,政府計劃投資500萬元建設水、電、氣、管網、休閑場所、文化活動場所等公益設施。基礎設施到位后,新型農民社區建成主要由農民自主投資,總金額達7000萬元以上。換句話說,政府投入500萬元,就撬動了民間的7000萬元建設資金,建設新型農民社區。

發展規劃

搬罾鎮
搬罾鎮
搬罾鎮圍繞建設生態鄉村旅遊鎮為中心,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支撐,以新農村建設、國家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依託,著力建設“一區一園四基地”。同時,利用獨特的田園景觀、豐富的自然資源,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旅遊和觀光農業的發展思路,在新農村周邊建成觀光採摘體驗園和具有普羅旺斯風情的薰衣草種植園,實現了產村相融,成為南充市統籌城鄉發展的“窗口”和“試驗田”。建成的錦繡田園景區,一年四季花海不斷、美不勝收,已經成為南充市民近郊遊得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