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拉托斯特尼

埃拉托斯特尼

埃拉托斯特尼(希臘語Ερατοσθένης,Eratosthenes,又譯"厄拉多塞、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6年出生於昔蘭尼,即現利比亞的夏哈特;公元前194年逝世於托勒密王朝的亞歷山大港),希臘數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的貢獻主要是設計出經緯度系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

人物影響


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測量出地球周長的人。
但是《周髀算經》中載:“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
現代科學測出來地球直徑東西是25513里,南北直徑25427里,非常接近。利用《算經》裡面的方法算出來地球周長是81萬里,縮小十倍以後就是81000里,而現代科學測出來是80016里,誤差只有1.2%。
算經成書於西漢,但是根據西周的殘缺龜甲翻譯過來的,西周當時就已經測出地球是橢圓球體... 另外,根據日本帝國大學科技史學家能田忠亮、英國劍橋大學科技史學家古克禮(C.Cullin)等的研究,算經或成書於公元前7世紀,或成書於公元前1-2世紀。
也就是說,根據最晚的成書時間,也與埃拉托斯特尼算出時間相當,且還能算出橢圓球體。

人物事迹


約公元前255年,發明渾儀,一直用到公元17世紀。
埃拉托斯特尼的測量方法
埃拉托斯特尼的測量方法
約公元前240年,他根據亞歷山大港與Syene(埃及的阿斯旺)之間不同的正午時分的太陽高線及三角學計算出地球的直徑。當然,他的這種計算是基於太陽足夠遠而將其光線看成平行光的假設為根據的。
他知道在夏至日正午時分從北回歸線上看,太陽正好在天頂的位置;阿斯旺其實是在回歸線稍北。他還測量出在他的家鄉亞歷山大港,這個時候太陽應該在天頂以南7°。這個角度是7/360 個整園。假設亞歷山大港在阿斯旺的正北-實際上亞歷山大港在阿斯旺偏西一個經度-他推斷出亞歷山大港到阿斯旺的距離一定是整個地球圓周的7/360 。從商隊那裡可以知道兩個城市間的實際距離大概是5000stadia. 他最終確立了700 stadia為一度。他算出來的數值為252000斯塔蒂亞(stadia)。斯塔蒂亞乃是古希臘的長度單位,其長度各地不一。如按雅典的長度算,1斯塔蒂亞等於185米,則地球周長為46620公里,多了16.3%,若按埃及的長度算,1斯塔蒂亞等於157.5米,則地球周長為39690公里,其誤差小於2%。對他用的是哪種量度制,專家們至今尚有爭議。
大約前200年,他採用了geography(地理學)來表示研究地球的學問。

主要貢獻


Eratosthenes of Cyrene
Eratosthenes of Cyrene
埃拉托斯特尼篩法,尋找質數的方法。日地間距的測量,稱一個這樣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804,000,000 stadia)。地月間距的測量,為780,000 stadia。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clination of the ecliptic with an angle error 7'.編排了包含675顆星星的星圖,現已經失傳。沿尼羅河一直到喀土穆的地圖。製作那時已知世界的地圖,從不列顛群島到斯里蘭卡、從裏海到衣索比亞。只有Hipparchus、Strabo、和托勒密能做出比更好的地圖。埃拉托斯特尼外號β,因為他在很多範疇都是世界第二。他性格頗為驕傲。前195年,他失明了,一年後絕食而死在亞歷山大港。

以他為名的事物


月球上:
埃拉托斯特尼隕石坑
埃拉托斯特尼地質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