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白無垢的結果 展開

白無垢

日本女子傳統的婚禮禮服

(白無垢しろむく)和服的一種。在日本的婚禮上新娘穿的禮服(婚服)。

一般常見花嫁(日語中的新娘)裝有三種:白無垢,打褂,振袖.頭上配戴及衣裳種類。會因家族規定及個人風格有所不同。

起源於明治時代,日本趨向歐化之前,白色被作為神聖的顏色用於祭祀服裝,后逐漸演變為新娘的禮服。白無垢是從內到外全是白色的和服,打褂、褂下、腰帶、布襪乃至佩戴的小物件都是白色。

由來


在日本,葬禮時會為死者穿上白色衣物,這含有祈禱靈魂不致迷失彷徨之意;白色原本即屬弔唁之色。同理,據稱新娘之所以穿著白無垢,是帶有切莫出而又返的祈願所致。
然因這個由來實在不怎麼討喜,所以如今最普遍常見的說法,多半還是穿鑿附會摘引西洋婚禮對白色的詮釋,將「白無垢」強解為「純潔無瑕」之意。此外,白無垢搭配的白色棉帽「角隠し」也有特別意義。
這也就是說,白無垢並不是真的那樣無垢,它的純白下頭包裹著複雜的人性恐懼、糾纏的社會權力與失衡的性別關係。白無垢是一層潔白的紗布,它遮蔽但不糾正,當然也不進行治癒。
白無垢
白無垢
古來稱新娘和式嫁衣為“白無垢”;三天後的陽式儀式,則改換花枝招展的艷裝。為此,時至今日,出席婚禮的女性,也忌著純白色的和服或裙裝。
日本平安時代(約公元794年)的朝廷開始,純白就成為一種被尊敬的顏色,古代的日本,白色又象徵太陽的顏色,也是神聖的顏色。另外也為清凈純潔無垢的顏色。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開始有上級武士家庭使用白色的和服作為新娘禮服。到了明治時代,形成了白無垢這種專屬性質的婚禮上新娘穿的禮服(婚服)。
白無垢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中,還演變出了一些特殊的式樣,如紅包(赤こぶき)、紅背(紅裏)等。

製作工藝


顏色
白無垢,顧名思義,是從內到外全是白色的和服,打褂、褂下、振袖、腰帶、布襪乃至佩戴的小物件都是白色。
打褂、褂下
樣式與普通和服一致,褂下在內,打褂在外。傳統打褂、褂下均為白色,現代出現了多種顏色裝飾的邊緣、花紋等。
白無垢
白無垢

文化特徵


文化涵義
白無垢的白色,代表清潔無垢,也代表進夫家之後可染成各種顏色,易融入夫家的意思。日本自古以來就認為白色是陽光的顏色,是神聖的,因此祭祀時多穿白色。白無垢的純白希望出嫁者能一直在夫家順利生活,不再回到本家。
穿著搭配
懷劍、花邊、末廣
懷劍、花邊、末廣均為配飾。
懷劍原為武士佩戴的匕首,在白無垢套裝中,僅做裝飾用;花邊,為白無垢褂下胸前部分的裝飾;末廣,摺扇的別名,是用於慶祝的物件。
白棉帽、角隱
傳統的白無垢造型以“角隱”和“白棉帽”為頭飾。
白棉帽,原為江戶時代女性外出防寒服飾,有在婚禮結束前除新郎外不讓其他人看到新娘容貌的意思,也有不給新郎家帶去新娘頭髮中隱藏的“靈角隱力”,除災禍的意思。
角隱,將頭髮梳成文金高島田髮髻,用白絹在髮髻上圍繞一圈,配上珊瑚簪或銀簪。有“收其稜角,溫柔順從”之義,蘊含著對新娘賢良淑德的希冀。
角隱
角隱

歷史價值


日本比西洋更早地就將白色衣服利用到婚禮中去。用“白色”的一個理由是,日本從古時開始就把太陽光的顏色用“白色”形容,白無垢是延續了從平安時代就顯現的,日本人對白色的尊崇,它賦予了日本女性的獨特魅力。正如白無垢其名,新娘在一塵不染的無垢狀態下出嫁,染上丈夫家的顏色。也就是說白色融入了日本典雅雅緻的意味。同時,純白意味著新娘出嫁從夫,並蘊含“切莫出而又返”的祈願。
白無垢
白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