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HEF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納入國家計劃內統招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位於安徽省省會合肥市 。學院肇始於1994年4月1日成立的安徽省科技諮詢中心安大激光照排培訓部;2009年2月24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設置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截至2021年3月,學院佔地面積852畝(其中大學城校區佔地面積305畝,新橋校區一期佔地面積547畝),校舍建築面積15.9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048.5萬元,館藏紙質圖書66.82萬冊;學院下設8個教學系部,開設專業35個;現有教師575人,其中專任教師407人,高級職稱91人,中級職稱103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72人。

歷史沿革


1994年4月1日,學院肇始於省科學技術諮詢中心皖科咨綜字(94)025號《關於同意成立“安徽省科技諮詢中心安大激光照排培訓部”的批複》;
1997年1月1日,經合肥市勞動局(1997)皖勞培證A0067號批准,成立合肥世傑微機培訓部;
2009年1月4日,安徽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召開三屆一次會議,全票通過同意設置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2009年2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發《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置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的批複》(皖政秘〔2009〕35號),同意設置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2009年4月2日,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同意新設立的高等職業學校備案的通知》(教發函〔2009〕84號),學院名列其中;
2009年9月3日至4日,學院首批全日制專科新生來校報到;
2009年9月28日,學院舉行揭牌慶典儀式;
2009年9月30日,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下發《關於核准張文祥同志任職的通知》(皖教工委函〔2009〕173號),核准張文祥同志任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院長;
2010年1月10日,學院當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2010年1月18日,經省委教育工委全委會研究決定:胡昭林同志任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督導專員;
2011年12月5日,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榮獲2011年度省屬“百優社會組織”稱號;
2012年11月6日,合教黨委﹝2012﹞74號文批複同意成立中共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委員會;
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2015年11月18日至20日,省教育廳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專家組進校,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進行全面評估;
2016年5月31日,據省教育廳皖教秘高﹝2016﹞53號文,學院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結論為"通過";
2018年1月,學院對組織機構進行調整,原建設工程管理系更名為土木工程系,原公共教學部更名為通識教育部;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下發《關於公布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教職成函〔2020〕1號),學院申報的人工智慧技術服務(610217)、空中乘務(600405)、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600606)三個專業順利獲批。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截至2021年3月,學院下設8個教學系部,開設專業35個。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信息工程系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雲計算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 
電子商務系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信息技術、軟體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空中乘務 
會計系會計信息管理、大數據與會計、連鎖經營與管理、財富管理 
建築系建築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風景園林設計 
土木工程系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新媒體藝術系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廣告藝術設計、動漫製作技術、影視動畫、遊戲藝術設計、播音與主持、影視編導、首飾設計與工藝 

師資隊伍

截至2021年3月,學院現有教師575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407人、校外兼職教師168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91人,佔22.36%;中級職稱103人,佔25.31%;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72人,佔42.26%;“雙師素質”教師179人,佔43.98%。 
職務名單
省級教學名師王世傑
李街生 
省級教壇新秀李街生 
王書琴
施倩芸
王雪 
省級教學團隊建築設計教研室

人才培養

質量工程
截至2021年3月,學院擁有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1個,省級一流(品牌)專業(原特色品牌專業)2個,省級教學示範課項目6門;學院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校企共建實訓基地2個,校內實踐基地42個,校外實訓基地112個。 
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信息安全與管理 
省級一流(品牌)專業(原特色品牌專業):電子商務、信息安全與管理 
省級骨幹建設專業:電子商務、信息安全與管理、物流信息技術、動漫製作技術、建築設計 
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計算機應用與軟體實訓基地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21年3月,學院獲批省級質量工程項目77項、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項目4項、高職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項目8項、高校優秀拔尖人才培育資助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項目2項、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2項、省職成學會教育教學研究規劃課題9項、省級基層示範教研室項目1項。 
省級教學成果獎(部分)
獲獎年度獲獎項目名稱獲獎等級項目負責人
2019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校企融合模式的應用三等獎李從慶、周飛、王璟璟、劉巧麗、馬葉倩
2019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校企融合模式的應用三等獎許婷婷、樊信用、周雲青、陶敏、湯陳燕 
2017信息技術卓越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三等獎李街生、王世傑、胡章勝、周勤偉、吳艷
2017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校企融合模式的應用三等獎施倩芸、邵光傑、伍拾零、褚楚、江曼 
2013標準項目管理體系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三等獎王書琴、范生萬、胡章勝、趙微、李街生
2013基於資源型網路平台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三等獎劉志梅、邱愛華、周勤偉、陳偉、王倩 
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部分)
年度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
2019高校足球俱樂部制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周勤偉
2019基於大數據視角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改革王璟璟
2019基於BIM的高職院校建築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呂晶晶
2019以數學建模活動為平台的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研究徐茜 
2018現代學徒制在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中的探索與研究王雪
2018基於任務驅動+PROTEUS的《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研究丁少玲
2018基於移動終端技術開發非線性編輯微課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杭航
2018基於雲課堂的高職英語應用性教學研究施佳佳 
2017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建築構造》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研究汪芳
2017VR/AR技術條件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陸淮光
2017基於ERP電子沙盤模擬的會計實訓教學研究與探索周雲青
2017引入“翻轉課堂”的高職《PHP動態網站建設》課程項目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湯陳燕 
2016高職院校《房屋建築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江曼
2016高職高專會計信息化實踐教學研究張銀
2016基於HAT·CDIO理念的CI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陳曄
2016ASP.NET動態網站開發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研究劉巧麗

學術資源

截至2020年12月,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66.82萬餘冊,電子圖書36萬種72萬冊,電子期刊9000餘種,擁有萬方資料庫(包含法律法規全文庫、中文期刊庫、外文文摘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NSSD)、長三角高校圖書館聯盟資料庫、職業全能培訓庫、博看期刊庫、方略學科導航庫、e線圖情、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Ureader外文電子圖書、時夕樂考網、碧虛網、書香江淮等各類資料庫。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校徽整體呈圓環形,代表學院圓滿完備、協調統一、和諧均衡、生生不息;小外環輪廓添加菱形,具有良好
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的裝飾效果;中間大環嵌學院中文名稱,小圓內拱懸英文名稱,字體與整個標誌和諧相融、恰到好處;“1994”為學院籌建時間,突出了學院的歷史起點;三顆星星,表示學院取得眾多成就;主體部分為學院擬建禮堂的正面,HFITU的字樣被融入了禮堂圖形的柱子中,柱子表示支撐和向上的力也是禮堂的支柱;“自強 厚德”為學院校訓;色調紅色,代表著合信人的熱血忠誠,傳達出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追求卓越、開拓進取、挑戰極限、勇攀高峰的勇氣與信念。 

精神文化

校訓:自強 厚德
校訓釋義:自強: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厚德:忠誠想好不缺德,聽話出活要感恩,行勝於言。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董事長、黨委書記、院長王世傑
政府督導專員、黨委第一書記蔡紅
黨委副書記張傑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陳然
副院長鍾玉海、奚富雲、黃心淵、張崇巍、陶新民

歷任領導

職務名單任期
院長張文祥2007.12-2011.12
李輝生2012.1-2016.1
政府督導專員、黨委第一書記胡昭林2010.1-2011.8
郭化蘭2011.9-2016.3
武從雲2016.3-2020.9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學院建有學生會及各系分會、校園廣播站、大學生公寓管理聯合會、學生社團聯合會、青年志願者協會以及信息技術協會、會計協會、電子商務協會、市場營銷協會、建築工程協會、動漫協會、書格文學社、青年學社、英語社、攝影社、輪滑社、街舞社、散打社、跆拳道社、羽毛球社、籃球社、足球社、滑板社18個學生社團。定期舉辦足球聯賽、籃球賽、田徑運動會等活動;開展演講比賽、校慶慶典儀式暨新生迎新晚會、徵文比賽、藝術作品徵集、優秀設計作品展等;舉行“三感恩”系列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原創動漫大賽、中國大學生遊戲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高校數字藝術作品大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省科普創意創新大賽、校內職業技能競賽等。

獲得榮譽


學院連續兩年被省教育廳評為“民生工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考核優秀單位”,被省民政廳評為“中國社會組織評估AAAA等級”,連續兩年榮獲省屬“百優社會組織”稱號,榮獲安徽省平安校園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榮獲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成果孵化獎,榮獲2020中國職業院校智慧校園50強,榮獲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獎團體“創新獎”;學院黨校連續兩年榮獲合肥市“先進基層黨校”稱號。學院是電子競技專業委員會(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安徽省唯一理事單位、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青少年科技體育委員會發起會員單位、長三角電競教育聯盟安徽省唯一副理事長單位。

乘車路線


學生公寓
學生公寓
1 火車站、客運總站、旅遊汽車站:乘149路公交車到安大新區站下;
2 合肥汽車站:乘153路公交車龍河路站下轉149路公交車到安大新區站下;
3 新亞汽車站:乘12路公交車柴油機廠站下轉149路公交車到安大新區站下;
4 東門換乘中心:乘135路公交車柴油機廠站下轉149路公交車到安大新區站下;
5 南門換乘中心:乘150路公交車翡翠路口站下轉149路公交車安大新區站下;
6 新西門換乘中心:乘孫集至合肥客車到十八崗站下轉149路公交車到安大新區下;
7 火車西站:乘128路公交車到安大新區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