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城鎮

衛星城鎮

衛星城鎮是指在大城市外圍建立的既有就業崗位﹐又有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建立這種城鎮旨在控制大城市的過度擴展﹐疏散過分集中的人口和工業。衛星城鎮雖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經濟﹑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託的大城市(母城)有較密切的聯繫﹐與母城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以農田或綠帶隔離﹐但有便捷的交通聯繫。

起源


衛星城鎮
衛星城鎮
衛星城鎮的設想最初是由英國的E.霍華德在1898年提出的花園城市。這種城市位於大城市郊區,建築密度低、環境質量高。
英國1903年在倫敦郊區建立了最早的花園城市萊奇沃斯。衛星城鎮概念則是美國的C.C.泰勒於1915年提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英國和美國衛星城鎮獲得較大規模的發展。
初期多為距離較近、規模較小的“卧城”,以居住職能為主,位於交通幹線上,一般離中心城市30~50公里,人口2~6萬人。隨著功能的擴大,如工業企業、科研機構和大學的建立,衛星城鎮的規模於50年代後期增加到8~10萬人;70年代中期又擴大到15~25萬人。衛星城鎮與中心城市的距離也加大了,甚至達 80~130公里。
這種趨勢在衛星城鎮發展較早、數量較多的倫敦最為明顯。其他如巴黎、東京和莫斯科等也呈現此種趨勢。中國自50年代末期以來,也有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設了若干衛星城鎮。

建設


衛星城鎮
衛星城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是英國﹑瑞典﹑蘇聯﹑芬蘭﹐後是法國﹑美國﹑日本等國都規劃建設了許多衛星城鎮。近30年來發達國家在大城市外圍建設的衛星城鎮﹐具有代表性的有﹕斯德哥爾摩衛星城魏林比﹐巴黎外圍的賽爾基-蓬杜瓦茲等5個新城﹐華盛頓的衛星城雷斯登﹐東京的衛星城多摩等。蘇聯在30年代提出在莫斯科外圍建設小城鎮﹐以控制城市人口。
1971年的莫斯科規劃中﹐計劃在外圍布置11個衛星城鎮﹐其中澤列諾格勒等已經建成。中國在40年代末﹐在上海城市規劃中已提出在市區周圍建設衛星城鎮的設想。
50年代末上海﹑北京等城市的總體規劃中都考慮了衛星城鎮的規劃和建設。上海城市規劃中建設的第一批衛星城鎮有閔行﹑吳涇﹑松江嘉定﹑安亭和吳淞。70年代上海市由於建設石油化工總廠而發展起來的金山衛衛星城﹐住宅和公共設施配套齊全﹐建設效果較好。

特點


衛星城鎮
衛星城鎮
①位置。分佈於特大城市周圍,距離近的往往居住職能和依附性強,如卧城;距離遠的往往工業職能和獨立性強,人口數量多。衛星城鎮與母城之間一般有綠地分隔,但有時兩者因擴展而連接,形成城市群。
②發生過程。藉助於母城的力量發展,一種情況是在特大城市影響下使鄉村自然變質,另一種情況是按照規劃人濕地建立衛星城鎮。
③職能。為母城承擔部分職能,以工業、居住、文化教育為主。
④地域結構。多數是在舊有小城鎮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少數是在郊區空地和鄉村地區建立。衛星城鎮可以根據其各種特點的指標劃分出各種類型。

作用


一種意見認為,衛星城鎮可以疏散特大城市的人口、工業企業和事業單位,對於緩解中心城市的人口密集、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和促進郊區化有積極作用。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衛星城鎮的投資巨大、建設時間較長,對緩解中心城市上述問題的作用不明顯,反而吸引了其他地區的人口和企業、事業單位,不如把這方面投資用來改造中心城市或建設新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