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0條詞條名為張輝的結果 展開
- 濟南畫院副院長
- 山東省地礦局副局長
- 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委書記
- 漳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
- 臨澤縣人民政府縣長
- 北京大學教授
- 衡水市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
- 國家一級演員
-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委副書記、區長
- 中國籃球運動員
-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院長
- 中共益陽市大通湖區委委員、區辦公室主任
- 中國乒乓球學院常務副院長
- 長江沉船倖存者
- 新疆克孜勒蘇州黨委常委、軍分區政委
- 中國電影導演
- 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 山東臨清書法家
- 長春市第二中學校長
- 原陝西省鳳翔縣人民政府縣長
- 曾任明山區政府副區長、明山公安分局局長
- 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副局長
- 被冤入獄叔侄案涉案人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原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聯合參謀部戰場環境保障局副局長
- 中國足球運動員
- 武警部隊後勤部副部長
- 江蘇省宿遷市旅遊局副局長
- 四川同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阜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原委員
- 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藝委會委員
- 福建省人民政府信訪局副局長
- 廊坊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
- 南通商貿高等職校原副校長
- 中共昆明市委員會昆明市委員會
- 如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寧德市公安局副調研員
- 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笛簫演奏家
- 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
- 威海市農業農村局原副局長
- 青島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
- 泰安市岱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
- 山西醫科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 廣西憑祥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
- 內地知名製片人
- 碭山中學語文教師
- 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
- 烏蘭察布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 株洲市二中校長
- 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
- 廣元市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喀左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太和縣勞動就業局副局長
- 整形外科醫生
- 北航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
- 西安理工大學教授
- 六盤水市財政局原副局長
- 宋朝永嘉進士
- 革命烈士
- 貴州遵義市審計局副局長
- 烏魯木齊市運管第六分局副局長
-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教授
- 原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
- 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
- 安康漢濱區石梯鎮原黨委副書記、鎮長
- 吉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
- 安徽省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展庭長
- 咸陽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
- 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副會長
- 清大世紀教育集團總裁
- 中國內地男演員
- 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 四川省宕府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 西京學院副校長
- 駐馬店市驛城區運管所黨支部書記
- 山東大學副教授
- 唐人街中國藝術傢俱樂部創始人、執行主席
- 武漢大學教授
- 瀋陽師範大學教授
- 貴州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
- 瑞麗老年人體育協會常務副主席候選人
- 克州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師
- 新加坡掌握集團副總裁
- 網路營銷大師
-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鎮委委員
- 瀋陽化工學院講師
- 黃河水院信息工程系講師
- 寧波海事法院立案庭副庭長
- 原解放軍測繪學院政治委員
-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
- 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
- 六安裕安區韓擺渡鎮紅橋村村委會主任
- 阿壩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人選
-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千善鄉文化廣播員
- 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
- 湖南省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講師
- 文山州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副主任
-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巡視員
- 中國旅遊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
- 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候選人
- 阜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教授
-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
-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
- 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副教務長
- 廣西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副庭長
- 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
- 咸陽師範學院教授
- 參與國內第一例接受換臉手術的執業醫師
-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 凡普金科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
-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
- 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秦皇島救助基地應急救助隊中級潛水員
- 棗強縣稅務局駐棗強縣陡河村工作隊員
-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特聘教授
- 恆天博瑞總經理
- 浙江稠州商業銀行杭州臨安支行行長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 范縣思源實驗學校教職工
- 潛水職業健康與安全學者
-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街辦黨工委組織委員
- 威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
- 三盛教育公司原副董事長
張輝
北京大學教授
張輝,江蘇省南通市人。比較文學文學博士,師從樂黛雲教授。歷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講師(1997-1999)、副教授(1999-2008)、教授(2008-),現任副系主任(2016-)、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2014-)。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比較古典學學會副會長。《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雜誌執行主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術文庫”主編。主要學術興趣為中德文學與美學關係、文學解釋學(兼及《詩經》解釋史)、文學與思想史等。著有《西方形式美學:關於形式的美學研究》(合著)《審美現代性批判——20世紀上半葉德國美學東漸中的現代性問題》《德意志精神漫遊:現代德語文本細讀》《馮至:未完成的自我》《文學與思想史論稿》等。主編《巨人與侏儒:布魯姆文集》《文化傳遞與文學形象》(合編)及11卷本《伯納德特集》,譯有《詩與哲學之爭:從柏拉圖到尼采、海德格爾》等。
目錄
1.《西方形式美學——關於形式的美學研究》,與趙憲章、王雄教授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南京大學出版社,“高校名師講堂”系列2008年修訂再版)。
2.《審美現代性批判:20世紀上半葉德國美學東漸中的現代性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3.《德意志精神漫遊:現代德語文學文本解讀》,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4.《詩與哲學之爭——從柏拉圖到尼采、海德格爾》,羅森著,張輝譯,華夏出版社,2004年。
5.《馮至:未完成的自我》,文津出版社,2005年。
6.《文學與思想史論稿》,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7.《如是我讀》,商務印書館,2015年。
編著:
1.《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8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2.《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7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3.《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6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4.《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5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4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6.《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3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7.《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2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1期(聯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9.《樂在其中:樂黛雲教授80華誕弟子賀壽文集》(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0.《20世紀外國美學文藝學名著精義》,趙憲章主編,張輝、汪正龍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1.《巨人與侏儒:布盧姆文集》,布盧姆著,張輝選編,華夏出版社,2003年(2007年增訂版)。
12.《文化傳遞與文學形象》,與樂黛雲教授共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13.《比較文學原理新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與樂黛雲教授等聯合編寫,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2014年6月第二版)。
論文:
(近年文章選錄)
1.Feng Zhi’s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rror of Du Du ,Frontier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Vol.6, 2015),2015年12月
2.《解釋學與讀書人的虛心切己之道》,《跨文化對話》第34輯(三聯書店),2015年11月
3.《讀書人的德性》,《文匯報》筆會副刊,2015年10月
4.《身未動,心已遠:佩索阿的精神空間》,《文匯報》筆會副刊,2015年9月
5.《阿波羅與狄俄尼索斯的關係再思考:從<悲劇的誕生>開篇說起》,《北京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2015年4月;《外國文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2015年8月
6.《詩主言志,最附深衷:試說<文心雕龍>如何接續<詩經>傳統》,《從古典重新開始:古典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7.《卡爾維諾與金克木的啟示》,《文匯報》筆會副刊,2015年3月
8.《尼採的面具:<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書名試解》,《讀書》2015年第2期,2015年2月
9.《小題記的大意趣》,《文匯報》筆會副刊,2014年12月
10.《假如<紅樓夢>沒有第一回》,《讀書》雜誌2014年第9期,2014年9月
11.《讀書,讀一部完整的書》,《文匯報》筆會副刊,2014年8月
12.《文體即意義?試論穆齊爾、尼采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北京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2014年6月;《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第4期,2014年8月;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第9期,2014年9月
13.《我的老師樂黛雲先生》,《傳記文學》2014年第7期,2014年7月
14.《做個好讀者》,《文匯報》筆會副刊,2014年2月
1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術文庫》總序,《中國比較文學》,2013年10月
16.《劍橋中國文學史》之《明代前中期文學》(譯文),三聯書店,2013年8月
17.《朱熹<詩集傳序>論說——文學與思想史研究一個案》,《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第2期,2013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3年第11期,2013年11月
18.《真空中沒有文學:關於文學與思想史研究的斷想》,《跨文化對話》第29輯(三聯書店出版),2012年12月
19.Comparative Literature Chinese and an Interview with Yue,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13.4,2011),2012年8月
20.《保衛童年:<遠近叢書>讀後》,《博覽群書》第六期,2012年6月
21.《萊辛<拉奧孔>中的荷馬史詩》,《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第1期,2012年3月
22.《亞里斯多德的準繩--論萊辛<漢堡劇評>對<詩學>的解釋》,《北京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
23.《馮至的精神嬗變及其內在問題》,《中國文學學報》2011年第2輯,2011年12月
24.《尼採的讀者》,《清華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2011年12月
25.《你什麼也沒看見,你必須看見一切:赫拉巴爾<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講述的故事》,《上海文化》2011年第5期,2011年9月
26.《第三次出發:樂黛雲教授80華誕訪談錄》,《中國比較文學》2011年第3期,2011年8月
27.《歷史新天使與我們:本雅明的啟示》,《跨文化對話》2011第2期,2011年6月
28.《畫與詩的界限,兩個希臘的界限——萊辛<拉奧孔>解題》,《外國文學評論》2011年第2期,2011年3月;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11期,2011年11月
29.《試論文學形式的解釋學意義》,《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第1期,2011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文學理論》201年第5期,2011年5月
30.《崇高的兩副面孔》,《國家財經周刊》2010第20期,2010年10月
31.《拒禪與逃禪:試說王夫之與方以智的不同人生選擇》,《嚴紹湯學術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32.《1920年代:馮至與中德浪漫傳統的關聯》,《國外文學》2010年第3期,2010年8月
33.《政治是可以逃避的?——論阿倫特<黑暗時代的人們>》,《跨文化對話》2009第1期,2009年8月
34.《走向新的整合》,《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11月
35.《自發之偏枯與交通傳來之新疫——論魯迅<文化偏至論>》,《開放時代》,2009年11月
36.《什麼是真正的開放:評布盧姆<美國精神的封閉>》,《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1月21日第42版。
37.《生命的感恩》,見《走出白色恐怖》,台灣: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38.《詩與政治:一次嘗試性的對話——馮至《杜甫傳》人民敘事的形成及其效應》,見《比較視野中的傳統與現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39.《1931年的寂寞與忍耐:透過里爾克看馮至的自我探索》,《現代中國》第七輯,2006年(另收入《跨文化研究:什麼是比較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40.《漢語學術語言斷想》,《福建論壇》2006年第10期。
42.《不做半吊子文化人:評李歐梵《音樂往事》》,《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6月13日第3版。
43.《世界文明圈中的中國》,訪談,《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11月25日第2版。
44.《斷念者的心靈復調:馮至的晚年歌德情結》,《文學評論叢刊》第8卷第2期,2005年。
45.《用整個生命深深地領受奇迹:《十四行集》與《伍子胥》合論》,《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特輯,商務印書館,2005年。
46.《一生在否定里生活:對馮至精神歷程的多重透視》,《多邊文化研究》,2005年。
47.《偽裝成古典的現代?——孫但但《刀的刃冰涼著》序言》,見《刀的刃冰涼著》,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8.《西方文論經典:翻譯與導讀》,《中國比較文學》第2期,2004年。
49.《如何言說“無”》,羅森著,張輝譯,見《理性及其限度》,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50.《一部戲劇的七個問題》,見《柏拉圖的會飲》》,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51.《“無邊的比較文學”:挑戰與超越》,《中國比較文學》第2期,2003年。
52.《現代中國的王夫之:被追認的大儒》,《現代中國》第三輯,2003年。
53.《誰可以“替天行道”》,《天則》第一輯。
54.《現代審美主義問題的政治特性》,《文藝研究》2003年第1期。
55.《一半是進步,一半是回歸?——《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臆解》,《多邊文化研究》第二卷,2003年。
56.《時代精神的空白》,訪談,見《中國問題:來自知識界的聲音》,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
57.《船山思想的知識背景與解釋傳統》,《論衡》第二輯,2002年。
58.《尼採的“柏拉圖主義”》,羅森著,張輝譯,見《尼採在西方:解讀尼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59.《世界需要溝通與理解的橋樑》,《跨文化對話》第11期,2002年。
60.《恐懼巨人的時代》,《書城》第6期,2002年。
61.《失去的烏托邦》,《書城》第3期,2002年。
62.《上帝與愛欲:<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臆解》,《文學評論叢刊》第5卷第2期,2002年。
63.《酒神精神的東方視域:現代中國語境中尼采審美主義的內涵與效應》,《多邊文化研究》第一卷,2001年.
64.《古代與現代:曼斯菲爾德訪談》,張輝為參與者之一,見《啟示與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65.Nietzschean Aestheticism and Moder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Summe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