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家灘的結果 展開

楊家灘

楊家灘

楊家灘亦稱楊市,古稱連道縣,曾有“湘中明珠”之稱。楊市鎮位於孫水中游,地處漣源市東南部,距漣源市城區17公里,1995年機構改革撤區並鄉時,由原來楊家灘鎮、太和鄉、快溪鄉合併而成的三合一大鎮。人口8.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萬人,共轄楊家灘、太和、快溪三個管理區,56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共734個村民小組。全鎮總面積131.7平方公里,總耕地42745畝,其中水田34468畝,旱土8077畝。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8.3億元。並且楊家灘自然風光秀麗,歷史古迹眾多,交通條件便利。有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湘軍故居群,飛水漂流度假區,楊家灘古鎮等,楊家灘水資源豐富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基本介紹


湖南婁底漣源楊家灘,俗稱楊市,是湘中腹地的古老集鎮。唐高祖武德年間,商賈雲集,現老街溜光的青石地板,就叩響行人的腳
楊家灘
楊家灘
步;東街“亭子里”的古建築,還完整地保留48個天井,堪稱一奇。那的民風,誰都會發思古之幽情。旭日東升,夕陽西下時,站在明代修建的吊滿木蓮的石拱橋上眺望,漣水的支流孫水,從逶迤層迭的龍山緩緩來,穿過古鎮與漣水匯合,流入湘江。河水清清,水草萋萋,晃晃擺動,小魚不時沒,宛如一幅色彩明快、峋麗多姿的山水畫。瀟湘電影製片廠曾在這裡拍攝過電視劇。犀牛望月,龍潭吸水,九江廟碑林,天柱峰和庵堂寺觀等楊市八景,是聞名遐邇的遊覽勝地。附近的龍潭灣,碧水縈繞,濃蔭疊翠,怪石嶙峋,樹木參天、奇花異草,遍布林間。“九江廟”里原留存唐宋元明歷代古碑50多塊。鎮西南5公里的“天柱峰”,有庵堂寺觀多處,主峰附的“雲集庵”,幅楹聯:“雲開五色隨天嶺,集合千祥擁柱峰”,將“峰”、“雲集庵”兩個名字鑲在聯中。可惜這些名勝古迹,都被成“舊”革除得蕩然無存。鎮西3公里處,楊梓江中一石頭活象犀牛,人們稱它“犀牛望月”。有一對聯,僅有上聯“犀牛西眠,犀牛楊梓對愁眠”,至今無人對出下聯。舊時,孫水通航,這裡是去寶慶、長沙、安化、衡沖,龍山一帶的竹木、土紙、藥材和來自漢口、長沙等外埠的工業品,都在這裡集散。抗戰期間,湘黔鐵路東段通車,很多工廠、學校從大城市疏散,到這裡開店、辦學、設廠。當時省立周南女中、湖南私立岳坪中學都在這裡辦過學,因此,有“小南京”之稱,併流行“把把戲戲南嶽山,花花鬧鬧楊家灘”的民謠,足以反映其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