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成立於1953年,是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最早的研究所,是綜合性公益型研究機構,是林業系統國家科技支撐項目、973項目、863項目、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項目、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的主要承擔單位之一。

據2018年8月林業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下設5個職能處室,12個研究室;擁有在職職工161人。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七月初五日(1912年),第六十六號政府公報中稱:農林部咨國務院擬在天壇等處分設農林畜牧試驗場;文中又稱:據本部派人踏勘天壇建林藝試驗場最為相宜;民國政府農林部在北京設立天壇林藝試驗場,並分別於民國元年的九月、十月和十一月派出農林部技正佟藻宸、籍漢梁、丁寶綸三位官員進行籌備。
民國二年三月(1913年),據查農林部部令稱:“林藝最重栽種合法,經理得宜,方能收最良之結果,本部現在天壇籌辦林場培養苗木;”又據農林部令(民國二年三月二十七日,1913年)記述:“派技正唐榮禧籌辦林藝試驗場及西山模範林事宜。”同年,林藝試驗場在北京設立分場,名為農林部林藝試驗場西山造林苗圃。位於北京西郊董四墓村(即現在的中國林科院院址所在地);北洋政府農林部與工商部合併為農商部。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活動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活動
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十四日,農商部總長張謇委任令第十八號派僉事林祜光管理林藝試驗場事務;據史料稱,民國三年(1914年)后林藝試驗場在天壇神樂署中辦公。
民國四年(1915年),農林部林藝試驗場改為農商部第一林業試驗場。
民國十九年(1930年),國民政府農礦、工商兩部合併為實業部,第一林業試驗場改為實業部直轄的模範林場。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為實業部北平模範林場。
七七事變(1937年)前,為實業部直轄北平模範林場西山分場。
日偽時期由偽行政部接收改稱行政部西山林場。
日本投降前為農務總署西山林場。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被國民政府農林部中央林業實驗所華北林業試驗場接收,改稱為西山第一事業區。
1950年,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基礎上,籌建中央林業部林業科學研究所。
1952年12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林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決定,中央林業研究所改稱中央林業部林業研究所,並於1953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中央林業部林業科學研究所。
1958年10月,經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批准正式組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央林業部林業科學研究所隸屬其管理,改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學研究所。
1970年8月,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與中國農科院合併成立中國農林科學院,同年下放河北省。
1977年3月,組建成立中國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1978年4月,林業研究所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重新恢復建制,遷回北京原址辦公,正式定名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據2018年8月林業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在職職工161人,其中研究員25人,副研究員37人;具有博士學位105人,碩士學位20人;擁有在職博士生導師23人,碩士生導師22人;國務院參事1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2人、省部級1人,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1人。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張建國等

科研部門

據2018年8月林業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下設12個研究室,2個國家林業局研究中心,2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有3個國家林業局野外生態定位研究站和2個成果產業化開發公司,另有6個國家林業局和中國林科院所屬研究中心及國家林業局北方林木種子檢驗中心掛靠在研究所。此外,中國林學會的7個分會或專業委員會,中國經濟林協會的核桃、榛子、油橄欖專業委員會以及中國土壤學會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均掛靠在研究所。
院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研究室、複合農林業研究室、林木遺傳育種研究室水土保持研究室、林木種質資源研究室、防治荒漠化研究室、林木引種與植物地理研究室、森林培育研究室、樹木生理生態研究室、森林土壤研究室、城市林業研究室、經濟林研究室、花卉研究室、能源林研究室
院研究中心: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創新研究中心、ABT生根粉研究開發中心
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局林木培育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分子測定實驗室
國家林業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落葉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國家林業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濱海林業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花卉研究與開發中心、國家林業局社會林業研究發展中心、國家林業局北方林木種子檢驗中心、國家林業局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創新研究中心
中國林科院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國際農用林業培訓中心、中國林科院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興林抑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木菌根研究開發中心、中國林科院ABT研究開發中心、中國林科院林木工廠化育苗研究開發中心、中國林科院沙棘研究開發中心、中國林科院木本油料研究發展中心
林業研究所分子測定實驗室--樣品提取實驗
林業研究所分子測定實驗室--樣品提取實驗

設施資源

據2018年8月林業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國家林業局濱海林業研究中心試驗基地;試驗用地佔地面積500畝,包括種質資源收集區、引種馴化區、苗木繁育區、試驗示範區、科研溫室及實驗建築區,試驗基地擁有檉柳、構樹、刺槐等20餘種植物資源。

合作交流

據2018年8月林業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先後與30餘個國家和20餘個國際組織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承擔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澳大利亞科共組織(CSIRO)、加拿大開發計劃署及英國海外發展署(ODA)等資助的研究項目。與英國的牛津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阿爾伯塔大學、瑞典農業大學及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等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了長期合作研究。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據2018年8月林業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取得各類科研成果350餘項,共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49項,包括國家級獎38項,省(部)級獎111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9項,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三等獎2項。
2017年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清單
項目名稱資助類型姓名
菌根真菌識別兜蘭屬(Paphiopedilum)植物根系信號機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姚娜
赤霉素在旱垂柳垂枝形成中的作用和分子基礎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劉娟娟
樹種多樣性對不同功能群細根生產力和周轉的影響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孫振凱
紅豆杉lncRNA THAR對紫杉醇生物合成的調控作用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邵芬娟
基於組學的成齡轉基因楊樹DNA甲基化差異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張偉溪
楊樹5個木質部特異表達miRNAs的功能鑒定及調控機制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唐芳
楊樹糖轉運蛋白PtSWEET17a參與木質部碳積累的作用機理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王麗娟
氮高效型飼用香椿的篩選及其氮高效機制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蘇上
楊屬白楊派關鍵物種的基因組適應性進化研究面上項目王兆山
基於DNA甲基化變異的楊樹種質創製基因工程技術體系構建面上項目張冰玉
落葉松形成層活動中CDKB、CYCB表達調控和功能研究面上項目李萬峰
民勤綠洲-荒漠生態系統蒸散特徵的多尺度精確觀測研究面上項目褚建民
長江中游蘆葦灘地CH4通量組分區分及環境調控機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高升華
亞太地區黃檀屬重要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分析與評價國際(地區)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鄭勇奇

學術期刊

林業科學研究雜誌
林業科學研究雜誌
《林業科學研究》主要內容有:林木種子、育苗造林、森林植物、林木遺傳 育種、樹木生理生化、森林昆蟲、資源昆蟲、森林病理、林木微生物、森林動物、森林土壤、森林生態、森林經營、森林經理、林業遙感、林業生物技術、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等學科及其相關學科;獲2003年《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02年《國家林業局首屆林業科技期刊優秀一等獎》;2004年《國家林業局林業科技期刊優秀一等獎》;2000年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被列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入選了《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CSTA資料庫(英文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被《美國生物學文摘》(BA)、俄羅斯《文摘雜誌》(AJ.VINITI)、《英聯邦農業和生物科學文摘》(CAB)、《聯合國糧農組織書目》 (AGRIS)等資料庫和《Forestry ABS.》、《Forest Product ABS.》、《Agris ABS.》、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英國《動物學記錄》(ZR),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污染文摘》(CSA:PollA)等收錄。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院徽外圍為中英文對照的院名,中心圖案為綠色塔型。
標識
標識

文化活動

院各黨支部定期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參觀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追尋真理,勇攀高峰”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張建國
黨委書記、副所長王振
常務副所長盧孟柱

歷任領導

歷任所長
姓名任職時間
陳嶸1953-1965年
朱錦超1968-1970年
侯治溥1978-1980年
黃銓1984-1986年
王世績1987-1992年
熊耀國1993年
陳建業1994-1995年
張守攻1995-1996年
孟平1997-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