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秦曉的結果 展開

秦曉

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

秦曉,男,漢族,1947年4月出生,山西人,中共黨員。1975年畢業於山西礦業學院(今太原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1983年於中國礦業大學獲經濟管理碩士,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先後擔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

1986年,進入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工作。1995年4月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中信實業銀行和亞洲衛星公司董事長。2000年10月任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ABAC)主席。2001年至2010年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和招商銀行董事長。

2003年,秦曉獲選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袖”之一;2020年8月,獲評深圳特區40周年“最受尊敬40位企業家”。

人物關係


個人經歷


早年經歷
1947年,秦曉在山西的359旅旅部醫院出生。
北京育才學校受業,畢業時獲北京市“金質獎章”,被保送進入北京四中高中。
文革前曾擔任團支部書記,並成為極少數的中學生黨員。
文革初期,成立了四中紅衛兵組織,後來被稱作“老兵派”。
秦曉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和招商銀行董事長
秦曉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和招商銀行董事長
工作經歷
參與發起、組織了首都紅衛兵西城糾察隊,后被打成反中央文革小組分子,是文革中最早覺醒者之一。
后在內蒙牧區的插隊,走入工農兵大學的學堂。
改革初期,曾任中共元老宋任窮的秘書,接觸高層。
1975年山西礦業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
1983年獲中國礦業大學經濟管理碩士學位。
1976年在煤炭部、石油部工作。
1986年在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工作。
1995年4月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中信實業銀行董事長、亞洲衛星公司董事長。
2000年7月任中信公司副董事長。
2000年10月任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ABAC)2001年主席。
2001年至2010年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和招商銀行董事長。
秦曉後作為南下幹部轉戰西南,擔任西康省委副書記,之後調任北京,擔任中科院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
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會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兼職教授。
在任職於招商局集團之前,曾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中信實業銀行董事長。

個人作品


出版書籍
曾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有關經濟學和經濟管理方面的論文並出版了專著。
出版中文學術專著《制度變遷中的實踐與思考》和英文學術專著《The Theory of the Firm and Chinese Enterprise Reform》。
課題研究
主持兩項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資助的有關香港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課題。
論文
在國內外的報刊、雜誌和學識刊物上發表各類論文五十多篇,其中主要有:
1 金融危機新認識,《財經》雜誌2009年第5期(總232期)
2 當代中國問題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論, 《經濟觀察報》2008年6月23日
3 “中國現代性方案”求解, 《財經》雜誌2007年10月15日(總196期)
4 商業銀行的估值模型與商業銀行的戰略管理, 《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12月2日
5 A Decade of Change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英文論文)收錄於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The First Decade: The Hong Kong SAR in Retrospective and Introspective Perspectives》(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個十年:回顧與發思)
6 政府與企業:“走出去”戰略中的兩個行為主體及它們的功能和角色,《財經》年刊《2007年:預測與戰略》2006年12月5日
7 經濟轉型和政府經濟職能的轉變,《中國經濟時報》2006年1月16日和17日
秦曉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和招商銀行董事長
秦曉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和招商銀行董事長
8 合理性的代價和陷阱,《財經》雜誌2004年總121期
9 中美貿易不平衡及人民幣匯率改革,香港《文匯報》2003年12月17日
10 銀行業的風險和風險防範,《中國外匯管理》2003年第2期
11 金融混業經營之我見,《財經時報》2002年5月17日
12 經濟全球化:目標、途徑和我們的選擇,《國際經濟評論》2002年1-2期
13 組織控制、市場控制——公司治理結構的模式選擇和制度安排,《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5期
14 從結構和制度層次看亞洲的金融危機和危機之後的復甦,《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0年第3期
15 金融業的“異化”和金融市場中的“虛擬經濟”,《改革》2000年第1期
16 貨物流、資本流和經濟周波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5期 17 在增長中擠壓泡沫、改善結構,《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18 關於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的思路框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8年第1期
19 從知識老化和知識更新說起——淺談學習和學習方法,《光明日報》1997年4月5日
20 制度、交易費用和M型結構——現代企業制度的再認識,《改革》1994年第6期
21 大公司戰略——90年代中國深層經濟問題的認識和選擇,《管理世界》1992年第3期

人物事件


2003年,秦曉在蛇口招商局,籌劃“平安保險上市”。上市前一天,以十幾億的超低價賤賣平安保險國有股份給“由自然人控制的兩家投資公司----寶華投資和源信行投資”,可第二天上市,這十幾億的股票市值,已達到400億元!
世間財富增值沒見這麼增的,從國家所有轉到私企所有,一夜之間,私人財富增值幾十倍,數值達到近400億!
繼2010年9月央行行長周小川出逃的傳言不攻自破之後,2011年3月,關於招商局集團前董事長秦曉出逃的傳言甚囂塵上,3月6日,鳳凰衛視播出《財經點對點》,秦曉在節目中對出逃傳言作出了回應。
秦曉稱,知道關於其本人出逃的傳聞,但沒有太關注,“我一直認為既是謠言,應該是不攻自破的,但現在網路社會可能要做適當的回應吧。”
秦曉榮登《南方人物周刊》封面(2011年)
秦曉榮登《南方人物周刊》封面(2011年)
此前,據《星島日報》報道,韓德強、左大培、鞏獻田等左派學者向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表公開信,指控秦曉“涉嫌侵吞巨額國有資產”:即2002年招商局將持有的平安保險13.5%股權悉數售出,被指“賤賣”;2008年,招商局旗下的招商銀行以367億港元購買香港永隆銀行,被指“天價貴買”。在網路上甚至有傳聞稱其攜巨款外逃。
2011年3月3日,秦曉在接受《星島日報》記者採訪時首度對左派指控他涉嫌“侵吞巨額國有資產”作出回應,氣沖沖地直斥對方不根據事實說話,“根本是文化大革命”。“你覺得理性嗎?你說我叛徒、說我把錢捲走了,說我侵吞國有資產了,關鍵你要有證據呀。”
后涉及平安保險案件,有涉嫌出賣國有資產的嫌疑。類似於魯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