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垣
潘子垣
潘子垣,生於溫嶺澤國鎮,他去過許多國家,歷盡艱辛,飽嘗酸甜苦辣,后入挪威國籍,為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和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盡心儘力。
潘子垣1926年出生在溫嶺澤國鎮,自幼喪母,生活貧寒。21歲時,他告別了新婚不久的妻子葉翠鳳和父老兄弟,隻身赴香港投靠在香港船務公司新通船務行當老闆的表叔,表叔介紹他到外國海輪上做了海員。從此,他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海外漂泊生涯。
他去過許多國家,歷盡艱辛,飽嘗酸甜苦辣。直到1970年,他才結束23年的海員生活,用積攢下來的一筆辛苦錢,同另外三位夥伴一起在挪威奧斯陸租了一爿店鋪,掛出了“北京飯店”的牌子。挪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飲食業的競爭異常激烈,潘子垣雖然在海輪上當過廚師,有著豐富的烹調經驗和嫻熟的技藝,妻子又勤勞賢惠,但由於資金有限,飯店也沒有名聲,一家人省吃儉用,才勉強應付開支。
機遇終於來臨。1970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此舉震撼了世界,在北歐也掀起了中國熱。挪威一位記者從北京弄到了一張尼克松訪華時用的菜單,便來到“北京飯店”採訪,在採訪中他領略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精妙。翌日,挪威發行量最大的報紙“AFTE POST”在第一版顯著位置報道了潘子垣夫婦經營的“北京飯店”,NORWAY電視台也播放了記者的採訪情況。頓時,正宗精美的中國佳肴以及潘子垣的精湛的烹調技藝在北歐名聲大噪,來“北京飯店”就餐的顧客絡繹不絕,生意日漸興旺。不到一年,飯店的其他股東均自立分店,以應業務發展之需,而潘子垣則在挪威開了5家中餐飯店,在中餐行業中首屈一指。
潘子垣待客熱情,細緻周到。在他的飯店裡甚至特地備有盲人菜單,以方便盲人用餐。由於他經營有方,“北京飯店”成為當時挪威最大、最興隆的中國菜餐館。他的兒子、次女和小女也繼承父業,在奧斯陸繁華地段又新開了7家餐館。在潘子垣的影響下,不少華僑、華人陸續移居挪威,中國餐館很快遍及挪威的各個城市,將中國美食帶給了更多的歐洲人。1983年,中國政府當時的主要領導人出訪挪威,挪威外交部安排中國政府代表團隨員60餘人在“北京飯店”用餐,中國領導人還親切會見了潘子垣夫婦,至今他們仍珍藏著當時的照片。
潘子恆是一個勤奮的人,他的兒女們也一如父輩,刻苦奮鬥,立志有所作為。他的兒子在挪威從事房地產開發,事業有成;三女兒獲得醫學碩士學位;四女兒是挪威籍華人中唯一獲得博士學位的律師,也是挪威有史以來第一位亞裔女律師。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潘子垣感到有責任把旅居挪威的幾千名華僑、華人組織起來,在異國他鄉互助互持。1989年,在中國駐挪威大使館的支持下,他出錢出力發起成立了挪威華人聯誼會,併當選為首屆主席。聯誼會活動頻繁,成績斐然,成了挪威的“華人之家”。聯誼會開設語言學校,配備翻譯,幫助僑胞克服語言交流上的障礙;興辦娛樂場所,並經常組織會員到其他國家旅遊,以豐富僑胞的生活;竭盡所能地為僑胞排憂解難更是聯誼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潘子垣曾任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第四屆主席,現任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常務理事和挪威華人聯誼會主席,是挪威“北京飯店”董事長、台州市榮譽市民、台州海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台州海外聯誼會顧問和溫嶺縣僑聯名譽主席。他的視野更開闊,工作量更大,也更加聲名遠揚,挪威電視台多次報道潘子垣致力於挪中友誼的事迹。
潘子垣現已入挪威國籍。雖然大半生旅居海外,但愛鄉之情始終如一。他說,“中國繁榮富強是海外僑胞的共同心愿。中國強盛了,華人、華僑也光彩。”他多次慷慨解囊贊助溫嶺機關幼兒園、澤國鎮幼兒園、澤國鎮養老院、溫嶺僑聯和台州海外交流協會等,為發展家鄉的教育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促進家鄉與海外的交往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1997年,當他得知台州遭受11號颱風襲擊、損失慘重時,馬上捐贈賑災款10萬元人民幣,幫助家鄉人民重建家園,這是台州市接受的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自1984年以來,潘子垣夫婦多次應國務院邀請到北京參加國慶慶祝活動。1997年,他們還應邀到香港參加了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慶典活動,成為這一偉大時刻的歷史見證人。國務院僑辦、浙江省僑辦和台州市僑辦也多次邀請潘子垣到中國訪問考察。
拳拳赤子心,殷殷故鄉情。思鄉心切的潘子垣在椒江購置了房產,以便經常往來於中國和歐洲之間,為聯絡更多的海內外同胞、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和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盡心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