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鎮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轄鎮

三河鎮,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地處儀隴縣東部。截至2019年末,三河鎮戶籍人口為30138人。

清朝時,為觀音河場;1992年9月,由三河鄉改為三河鎮。

2019年8月30日,撤銷龍橋鄉,劃歸三河鎮管轄。

截至2020年6月,三河鎮下轄8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19號。

截至2019年末,三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個。

歷史沿革


原三河鎮
清朝時,為觀音河場。
民國元年(1912年),設觀音河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觀音河區蘇維埃政府。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三河鄉。
1952年5月,設三河區。
1955年,三河區改為三河鄉。
1958年9月,三河鄉改為三河公社。
1983年,由三河公社改為三河鄉。
1992年9月,由三河鄉改為三河鎮。
原龍橋鄉
清同治年間(1862年至1875年),設龍橋場。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長勝縣瓦子區第三鄉蘇維埃政府。
1950年5月,設龍橋鄉。
1958年9月,龍橋鄉改為龍橋公社。
1966年,更名星火公社。
1971年,更名龍橋公社。
1983年,龍橋公社改為龍橋鄉。
1992年9月,龍橋鄉併入三河鎮。
1994年9月,三河鎮析置龍橋鄉。
撤併后
2019年8月30日,撤銷龍橋鄉,劃歸三河鎮管轄。
三河鎮
三河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原三河鎮下轄川江社區,十字埡、鷂子洞、吊索灣、倒角灣、黃泥包、天梁寨、九龍寺、新橋、瓦店子等20個行政村;原龍橋鄉下轄關門石、兩路口、葫蘆頸、新拱橋、賈村寺、雞公嶺等12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三河鎮下轄8個社區、11個行政村:川江社區、鷂子洞農村社區、十字埡農村社區、倒角灣農村社區、松花嘴農村社區、關口梁農村社區、關門石農村社區、眾山包農村社區、天梁寨村、九龍寺村、新橋村、瓦窯壩村、河街村、白雲寺村、兩路口村、葫蘆頸村、賈村寺村、高觀廟村、黨家壩村,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19號。
三河鎮
三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河鎮地處儀隴縣東部,東鄰立山鎮,南靠板橋鄉,西與大寅鎮接壤,西北與楊橋鎮為鄰,北鄰柳埡鎮,距儀隴縣城73千米,區域總面積67.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河鎮地貌以丘陵為主,多頁岩丘陵;地勢略為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天梁寨山頂,海拔710米;最低點位於楊家寨村肖水河出境處,海拔468米。

氣候

三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較少,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濕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年平均29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三河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有大小河流9條;主要河流肖水河自倒角灣村流入,由北而南,從楊家寨村出境,境內河道長10千米。

土壤

三河鎮土壤以水稻土、紅石穀子分佈最廣,面積最大。

自然災害

三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暴雨、山體滑坡等。嚴重的一次山體滑坡發生在211年8月19日,暴雨造成山體滑坡116處,民房垮塌45間,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自然資源


三河鎮境內主要礦藏為頁岩以及天然氣。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原三河鎮總人口有2099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621人,另有流動人口5377人;原龍橋鄉總人口有1148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20人,城鎮化率20.2%。
截至2017年末,原三河鎮常住人口為14154人;原龍橋鄉常住人口為4851人。
截至2018年末,原三河鎮戶籍人口為19721人;原龍橋鄉戶籍人口為10683人。
截至2019年末,三河鎮戶籍人口為30138人。

經濟


綜述

2007年,三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408元。
2011年,三河鎮財政總收入6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95元。
截至2018年末,三河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2007年,三河鎮農業生產總值達9994萬元,糧食年生產能力966.72萬公斤。
2011年,三河鎮農業總產值12600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1.7%。三河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中藥材、蔬菜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兔、家禽為主。

工業

三河鎮工業以建築建材業為主。2011年,三河鎮有工業企業7家,職工50人;工業總產值為1987.4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

商貿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商業網點160個,職工300人。2011年,三河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億元;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2億元。
截至2019年末,三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個。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12597萬元,比2010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2905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幼兒園3所,小學3所,初中1所,在校生共2470人,專任教師115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9個;有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1.5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學校體育場4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8%。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廣播電視網路公司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6328戶,入戶率89.2%。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衛生院1個,村醫療站20個;設病床30張;有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2011年,三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8%。

社會保障

2011年,三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98戶,人數112人,支出23.5萬元,月人均17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0戶,人數750人,支出63萬元,月人均70元;農村醫療救助3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0人次,共支出21.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5.3萬元;社會福利費10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70張,收養農村五保52人;有社區服務機構1個;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86萬元;基金支出合計250萬元。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4萬人,參保率98%。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郵政所1處;有電信服務網點20個,實現通信網路全覆蓋。
● 水利工程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水庫3座,山平塘153口,蓄水池116處,總蓄水量200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0.12萬畝;有集中供水站2處,衛生井206口。
● 給排水
2006年,三河鎮建成三河鎮自來水廠,年供水2.78萬立方米。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供電所1個,通電率100%,年用電量26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供電可靠率99.902%。
● 燃氣
2009年,三河鎮接通天然氣管道。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有天然氣用戶400戶。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三河鎮駐地有花壇1個,綠化面積0.1萬平方米。
三河鎮
三河鎮

交通


三河鎮有縣道儀(隴)平(昌)公路與鄉道三(河)板(橋)、三(河)大(寅)公路交會於境內。

文化


● 地名由來
三河鎮因場鎮附近有兩條河流相匯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