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分

詞語

月分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yuè fēn,注音為ㄩㄝˋ ㄈㄣ,亦作“月份”。

引證解釋


⒈亦作“月份”。
⒉猶月限。指規定的時限。
《宋史·兵志五》:“五路義勇……其人數少處,只作一番,兩番,不須滿所教月分;其年已上番者,止教半月。”
⒊指懷孕足月、將要分娩的期限。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趕到該著月分兒了,大家都在那裡掐著指頭算著,盼他養,白説他可再也不養了。大是過了不差甚麼有一個多月呢!”
⒋指某一個月。
清 王有光 《吳下諺聯·有利無利看三個十二》:“正月十二、二月十二、三月十二,此三日天晴,則年穀順成而有利,天雨反是。顧世多混傳自去年十二月十二,至本年二月之十二為三個,非本旨也。乃粘帶月分之悞。”
蔣子龍 《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九月份,上級發下來一個文件,工廠可以從利潤里按比例提取獎金。”
⒌指一個月的時間。
天雨花》第二三回:“嫂嫂卻似坐喜一般,目今有幾個月份了?”
⒍指按月所支的份額。
紅樓夢》第七八回:“我悄悄的把他丫頭的月錢止住,我的月分銀子里批出二兩銀子來給他,不過使他自己知道,越發小心效好之意。”

國語辭典


月分[ yuè fèn ]
⒈時限、月限。
例如:「她的病夠月分兒了,怕不容易治。」
⒉懷孕的月數。
引《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趕到挨著月分兒,大家都在那裡掐著指頭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