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學院

綜合性公辦本科高校

宜春學院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為江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

學校的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宜春大學。2000年1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師範專科學校、宜春醫學專科學校、宜春農業專科學校、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合併升格為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本部校區、北校區和新校區三個校區,佔地近2000畝;有19個教學院,本科專業6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有全日制在校生17938人,教職工1540人,其中,專任教師1057人。

歷史沿革


宜春學院風光
宜春學院風光
宜春師專
宜春師專的前身是宜春大學。
1958年4月,中共宜春地委、行署為了集中力量辦好本地區高等學校,決定將原高安師範大專班(即籌建中的南昌專區師專、南昌專區體專,為宜春大學最主體的建校基礎)、南昌專區醫專、萍鄉師專、宜春縣辦大學、豐城縣辦大學合併成立宜春大學。
經省委批准,宜春大學於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
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學校調整工作會議召開,決定在專區一級保留六所師範專科學校,原來以大學稱呼地改為師專。宜春大學據此撤消機械系,改名為宜春師專。
1962年6月,九江大學撤消,併入宜春師專。
1964年4月,經國務院文教辦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師專。同年9月,宜春師專宣告撤消。
1977年10月,經省委批准,在宜春師範學校的基礎上辦起了江西師範學院宜春分院。
1978年4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宜春師範專科學校重新建立。
1986年6月20日,師專升格為副地級建制單位。
● 宜春醫專
宜春醫專的前身是南昌專區醫學專科學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
1959年6月10日,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併入宜春大學。設立醫學科。
1960年2月,經上級批准,中共宜春地委、行署決定,撤消宜春大學醫學科,成立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並從樟樹遷往宜春,設在宜春中山西路灘下。
1962年3月,根據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中共宜春地委決定,撤消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7月,江西省衛生廳決定,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的學生併入九江醫專,10月,撤併工作全部完成,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宣告停辦。
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決定,建立江西醫學院宜春分院。
1984年8月27日,經省政府批准,國家教委備案,將江西醫學院宜春分院改為江西省宜春醫學專科學校。9月14日正式掛牌。
1986年6月20日,醫專升格為副地級建制單位。
● 宜春農專
宜春農專的前身是宜春農學院,1959年6月創辦。
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將宜春農學院由樟樹遷往宜春縣西郊岐山下新校址。
1962年5月,宜春農學院停辦,更名為宜春專區農業幹部學校。
1968年4月,宜春專區農業幹部學校與中共宜春地委黨校合併,成立宜春地區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並由原校址遷往宜春衛校辦學。
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決定在原宜春農學院舊址組建宜春地區“五七”幹校。
1979年4月,“五七”幹校撤消復辦宜春農業幹部學校。
1984年8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春農業幹部學校的基礎上,籌建宜春農業專科學校。
1985年2月,宜春農業專科學校正式掛牌成立。
1986年6月20日升格為副地級建制單位。
● 宜春職工業餘大學
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創辦於1979年,1981年9月4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82年8月19日經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
● 宜春學院
宜春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宜春大學。2000年1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師範專科學校、宜春醫學專科學校、宜春農業專科學校、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合併升格為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
201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被批准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
2015年初,獲批江西省首批轉型發展的十所試點高校之一。
2017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臨床醫學專業認證。
2018年7月,成為江西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慧學院項目試點學校。
2019年8月,宜春學院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19個教學院,有本科專業69個,有教育學、醫學、農學、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藝術學、歷史學11大學科門類。
所屬教學院專業名稱修業年限所屬學科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人文教育四年教育學
漢語言文學四年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四年文學
廣播電視學四年文學
廣告學四年文學
廣播電視編導四年藝術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四年藝術學
地理科學四年理學
網路與新媒體四年文學
歷史學四年歷史學
政法學院法學四年法學
思想政治教育四年法學
公共事業管理四年管理學
知識產權四年法學
城市管理四年管理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四年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四年經濟學
市場營銷四年管理學
財務管理四年管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四年管理學
旅遊管理四年管理學
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學
外國語學院英語四年文學
法語四年文學
翻譯四年文學
商務英語四年文學
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學四年藝術學
舞蹈學四年藝術學
學前教育四年教育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動畫四年藝術學
美術學四年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四年藝術學
環境設計四年藝術學
書法藝術學院(書法研究院)書法學四年藝術學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軟體服務外包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四年理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四年理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年工學
軟體工程四年工學
網路工程四年工學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鋰電新能源學院)物理學四年理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四年工學
材料物理四年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四年工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四年工學
自動化四年工學
土木工程四年工學
工程管理四年管理學
通信工程四年工學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化學四年理學
應用化學四年理學
生物技術四年理學
製藥工程四年工學
生物工程四年工學
藥學四年醫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四年工學
生命科學與資源環境學院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四年理學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四年理學
生物科學四年理學
環境科學四年工學
農學四年農學
園藝四年農學
動物科學四年農學
動物醫學四年農學
園林四年農學
醫學院麻醉學五年醫學
預防醫學五年醫學
醫學院
美容醫學院
護理學四年醫學
臨床醫學五年醫學
美容醫學院醫學實驗技術四年醫學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四年教育學
表演四年藝術學
運動訓練四年教育學
舞蹈表演四年藝術學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有教職工1540人,其中,專任教師1057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43.05%以上,博士、碩士占專任教師比例81.93%以上;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江西省“雙千計劃”項目人選等省級以上人才70餘人次。學校外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陳仙輝院士等100多名高級專家為客座教授。
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郭孟萍
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李建軍、謝芳、易劍鋒等
教職工1566人
專任教師1066人

學科體系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省級“十二五”重點學科4個。
專業學位碩士點:藥學
省級“十二五”重點學科:倫理學、微生物與生物化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物遺傳育種學

人才培養

●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一流特色專業2個,教育部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7個,省特色專業8個;國家“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個,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5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獲批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教育部新農科、新工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門,省級高校課程育人共享計劃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1門,7門思政微課入選推送至學習強國平台;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先後建設了25個校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示範園,640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工程、農學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園藝
國家“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臨床醫學、動物科學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宜春學院—中軟國際基地
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創造學
教育部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環境科學、體育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園林、財務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醫學美容技術、英語、體育教育、音樂學、漢語言文學、臨床醫學
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旅遊管理、英語、臨床醫學、藥學
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藥學與製藥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植物科學實驗室、基礎醫學實驗示範中心
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動物科學、園林
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大學英語、應用鋼琴等
● 教學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獲批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00多項;出版教材40餘部;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獲批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2項;獲批文化和旅遊部“雙師型”師資人才培養項目1項;指導學生在全國和全省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際獎項20多項,國家級一等獎100多項,省級一等獎240多項。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近5年來,教師年均科研經費超6萬元,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70餘項,其它各類項目1500餘項;獲省級以上成果獎29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100餘篇,出版專著(譯著)100餘部。
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項目負責人項目類別課題名稱
饒梨紅重點課題江西省立民眾教育館研究
馬艷園重點課題地方性高等院校大學生數學認知結構的發展研究
劉純重點課題轉型新常態下高校學科建設與管理主動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路徑選擇和評價機制研究
康立芳重點課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敘事研究
鄒勇一般課題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家庭資本交互作用下的學歷效應研究
李春茂一般課題江西省流動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
溫娜一般課題江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績效評價研究
劉瑞蓮一般課題江西省高校大學生終身體育觀形成的“2+2+x"培養模式研究
王霏一般課題基於轉型發展視角的地方高校本科生培養方案修訂與培養質量的關係研究——以宜春學院為例
鄭瑩一般課題泛在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
謝志勇一般課題文學經典教育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特徵和作用研究
宜春學院
宜春學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2個;省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5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重點基地)6個、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省級“天然藥物創新”院士工作站等
省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江西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作物生長發育調控重點室驗室等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重點基地):省高等學校應用化學和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宜春學院鋰電新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宜春學院農村社會建設研究中心等
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贛西民俗美術創作研究中心
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發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有館藏紙質圖書198萬冊,電子圖書146萬冊,中外文資料庫27個。
● 學術期刊
《宜春學院學報》是由江西省教育廳主管、宜春學院主辦的省級學術出版刊物,是全國優秀社科學報,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集期刊,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錄期刊;設有理、工、醫、農、文、史、哲、經濟、法律、教育、管理等11大學科門類方面的學術研究欄目,分社會科學(1、2、4、5、7、8、10、11期)和自然科學(3、6、9、12期)出版。其社會科學版常規欄目是“哲學與政治研究”、“法學與社會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歷史與文化研究”、“語言研究”、“文學研究”、“教育與教學研究”,特色欄目是“宗教研究”、“翻譯研究”;自然科學版常規欄目是“理學研究”、“計算機與工程技術研究”、“醫學研究”、“生命與環境科學研究”、“體育研究”、“教學研究”,特色欄目是“國家基金項目”(省優秀欄目)、“藥物研究與開發”。

學術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日本、印度、馬來西亞等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教育機構開展合作交流辦學。2018年,經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批准,與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的國家級漢語教學中心正式揭牌成立。2020年,與俄羅斯薩馬拉社會與師範大學合作舉辦的音樂學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得教育部批准。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宜春學院 校徽
宜春學院 校徽
標誌的設計有兩種基本方向,一是具象類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於表達一種精神與文化的內涵。抽象型的是通過使用抽象的圖形或符號,使人產生聯想來詮釋所要表述的理念。
該校校徽的設計同時運用這兩種不同的形式,即把具體的形象融合於抽象的符號之中。具象的組合因素是:雄鷹、太陽、狂飈,它們都結合在字母“Y、C”的組合上。“Y”是數字“1”(狂飈)與“C”的複線形狀(鷹的形體)的構成體。
Y、C是漢語拼音YICHUN(宜春)的縮寫,用於突出學校的地域性。
C(鷹)的三條複線是重複、漸變構成,以反映該院學科門類多的綜合性特點。
狂飈(數字“1”)用了黃至紅的過渡色,寓意火紅的時代,火紅的事業。
主題圖案的色彩使用紅、黃、藍三原色,對比效果強烈、鮮艷、奪目,強化了視覺識別性。

精神文化

•校歌
由全校師生員工徵集作詞,宜春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原院長尹經民作曲。
宜春學院校歌
男:千萬雙翅膀從明月山奮起
迎著新世紀朝陽
女:千萬片征帆在秀江競發
遨遊知識的海洋
齊:啊~我們的大學意氣昂揚
譜寫青春青春樂章
啊厚德、尚能博學、篤行
鑄造美好人生希望
啊厚德、尚能博學、篤行
鑄造美好人生希望
男:伴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
宜春學院 校訓
宜春學院 校訓
探索科學的殿堂
女:伴隨著校園飛揚的旋律
追求絢麗的理想
齊:啊~我們的大學桃李綻放
播灑文明文明馨香
啊厚德、尚能博學、篤行
擁抱無限人生輝煌
啊厚德、尚能博學、篤行
擁抱無限人生輝煌
•校訓
厚德、尚能、博學、篤行
•精神
忠誠大愛求是創新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截止至2013年3月份的統計資料顯示,全校共有學生社團151個,其中35個接受校團委指導、校學生社團聯合會管理,121個掛靠各院交團總支指導、院學生社團聯合分會管理。經過不斷的發展,學院湧現出一批優秀社團:青年志願者協會、紅十字會、合唱團、思想政治教育協會、禮儀隊、大學生心理衛生協會、青年創業者協會、足球協會、乒乓球協會、羽毛球協會、歌者協會、吉它協會、書畫協會、社會實踐協會、醫學院科技興趣協會、政法學院法律援助者協會、政法學院北斗辯論協會、經管學院博雅辯論協會、文傳學院話劇團、美設學院藍羽漫畫社、生資學院環保協會、體育學院健美操隊和理工學院無線電協會。其中社會實踐協會是學院唯一與校外企業進行合作的學生社團。

領導團隊


院長曾曉春(提名)副院長梅光泉曾曉春李明斌蔣鈺余新衛、羅政、李建軍
黨委書記李雪南
黨委副書記胡國瑞
紀委書記張梅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公布了截至2019年底臨床醫學專業通過認證的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中包括宜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