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樺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男,1956年7月出生,北京人。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個人簡介


男,1956年7月出生,北京人。
陳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陳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198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1995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清史,清代經濟史。

社會兼職


中國史學會理事,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歷史)成員,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著作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清史編年·道光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經濟卷》(遼海出版社2000年出版)、
《救災與濟貧――中國封建時代的社會救助活動(1750-1911)》(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清代戶口統計制度的演變》,《清史研究集》第7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客觀估價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經濟成就》、(《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
《關於中日近代棉織品貿易的考察》(《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清代防災減災的政策與措施》(《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
《清代財政與社會經濟發展》,《康乾盛世歷史報告》(言實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

科研項目


教育部“211”項目,“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
教育部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康乾盛世研究”。
在清代經濟史的研究中,陳樺認為:就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而言,清代具有極其特殊的位置。它即是中國封建經濟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峰期,同時也是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的工業社會過渡的時期。封建經濟的的高度發展主要體現在18世紀,它所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經濟成就突出地反映在兩個方面。第一,人口數量的猛增。在生產水平不高,物質生活不富裕的農業社會,人口數量的增減,既直接反映了社會生產能力的盛衰,同時也是衡量社會經濟總量的指標。第二,耕地面積的擴大。在以簡單擴大再生產為經濟增長模式的封建社會,增加農耕面積成為了發展經濟的主要手段。與此同時,商品經濟的進步,工商業的繁榮,在18世紀也達到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
然而不平衡性是該時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由於各地自然條件不同,民族風俗、社會生活以及歷史傳承的差異,特別是封建經濟的地區封閉性,導致了地區間經濟水平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域。就生產布局來講,當時出現了農業區、牧業區、農牧混合區。每個經濟區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大體上呈現東部高西部低的格局。以長江三角洲為代表的人口稠密、商品經濟活躍區,成為當時全國生產力最發達的地區。而西北和西南的少數民族區,人口稀疏,農業技術落後,處於這一經濟發展階梯的最底層。
當中國封建經濟再度輝煌的時候,世界資本主義經濟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開始了意義深遠的工業革命。由此帶來的生產技術的革新,機器的推廣使用,促使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實質性的飛躍。其結果,東西方經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碰撞與融合。在西方大炮與商品的衝擊和壓力下,中國傳統經濟的基礎開始瓦解,被輸入的新的生產方式迅速擴展,社會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原來在社會中佔有主導地位的農業生產逐漸退居次要位置,機器工業生產和商業貿易在社會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新的生產領域不斷增加,除重工業、輕工業而外,現代的機器加工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保險業、城市公用事業等,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生產規模成倍增長。社會經濟出現了本質性變化,進入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型期。然而由於這種轉變的被動性,整個經濟帶有濃厚的殖民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