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積物
殘積物
殘積物是岩石經風化后未被搬運的那一部分原岩風化剝蝕后的產物,而另一部分則被降水和風所帶走,它的分佈主要受地形的控制。
目錄
指地表岩石風化后殘留在原地的堆積物。
根據風化作用方式和風化作用強度的不同,殘積物可分為機械風化殘積物和化學風化殘積物兩類。前者主要由母岩機械破碎的岩屑或礦物碎屑組成;後者主要由化學風化形成。後者除了母岩機械破碎的岩屑或礦物碎屑外,主要為母岩化學分解后形成的一些新生礦物,如各種粘土礦物(水雲母、膠嶺石、高嶺石等)、及硅、鋁、鐵、錳等的含水氧化物礦物(如蛋白石、水鋁石、褐鐵礦、水錳礦等)。
殘積物一般保存在不易受到外力剝蝕的比較平坦的地形部位,而且常常被後期的其它成因類型的沉積物所覆蓋。殘積物的堆積形態、厚度、規模變化較大。殘積物不具層理,碎屑顆粒為稜角狀(礫岩風化殘積物除外),無分選性。殘積物的發育具有明顯的地帶性。
在高緯度地區、中緯度荒漠與半荒漠地區和高山地區,一般以機械風化殘積物為主;而化學風化殘積物則主要形成於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地區。在濕熱氣候條件下,一個發育完全並保存完整的殘積物剖面,其底部為與母岩逐漸過渡的以機械風化為主的殘積物,向上漸變為化學風化殘積物,如鋁土礦等,厚度可達數十米以至二百餘米。殘積物中常會有豐富礦產,如貴金屬、稀有與稀土元素的殘積礦床。有的殘積物本身就是一種礦石堆積體,如鋁土礦、錳土礦等。殘積物對分析一個地區古氣候、古地形的變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