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古村
城子古村
城子古村,地處兩州(紅河、文山)三縣(瀘西、彌勒、丘北)雞犬相聞之地,距瀘西縣城25公里,屬瀘西縣永寧鄉。擁有雲南最具特色彝漢結合的獨特古村落景觀,土掌房規模巨大,歷史悠久,有明代昂土司府遺址,由於昂土司府的存在,使城子成為當時滇東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整個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飛鳳坡上,面積55.59公頃,東臨龍盤山,西接玉屏、筆架山,北對芙蓉山(又名木榮山),后枕金鼎山,小江河蜿蜒流過。相傳彝族白勺部的先民們選中這裡,曾用一棵樹的枝葉搭建了二十四間土掌房,住了二十四家人,於是便長久地居住下來,生生不息。明朝成化年間土知府“昂貴”,在這裡建造了自己的衙門,改白勺(城子村舊名)為“永安府”,使這裡的土掌房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形成府城格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這裡的村民世代和睦相處,相親相幫,形成了淳樸友善的民風。其原因不僅在於土掌房冬暖夏涼的實用特色,更在於土掌房建築的不設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設防。城子村往南1.2公里是老鐘山,奇秀峻峭,內有白勺飛瀑,小江之水自此而入。百米之內,轟鳴之聲可聞,一年四季,煙霧蒸騰可見,冬季尤甚。瀑布落差80多米,幅寬約20米,為兩疊結構,在已知地下瀑布中,當為世界之最。在瀑口,“瀑卷流雲”的奇特景象,如果機緣巧合,你也能偶遇。小江之水出於山南,宛見一村,名“小江寨”。村前河水悠悠,四周標青點翠,人家十多戶,不知可為中國最小村寨?自此而下,豁然開朗的是“苗嶺壯谷”的另類梯田風光。如果你痴迷於桃花源的傳說,那麼你到武陵源去吧;如果你是後現代主義,那麼城子古村就是你夢語呢喃的世外桃源。
城子古村
城子村的地勢略低於縣城,東經101°12′-103°14′,北緯24°,海拔870--2334米,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年最高氣溫31℃,最低0℃,年平均氣溫16℃,年平均無霜期為300天,年均降雨量1250毫米,城子村依山傍水,水資源十分充足,村莊前有護城河,由東向西注入南盤江,為村子提供了充足的灌溉、飲用、沐浴等生產生活用水,這裡的森林植被以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及針葉林(松樹、沙松)為主,常綠灌木也較多。政府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以來,栽了不少桉樹、杉樹、果樹、麻竹等經濟林木,山上森林植被覆蓋率為28%左右。
城子古村
城子坐落在200多米高的南、北飛鳳山坡,東臨龍盤山,西接玉屏、筆架山,北對木榮山,后枕金鼎峰。城子村作為瀘西縣永寧鄉最大的自然村,一是地盤大,二是人口多。佔地約61.54公頃(中間五空地),由彝族傳統院澆式土掌房組成,一座連一座,一層重疊一層,錯落有致。全村分為老村和新村兩大組成部分,2010年,全村共有農戶717戶,人口2696人,勞動力1300多人。古村現有人口1493人,總戶數381戶。居住著漢、彝、苗、壯4個民族。耕地2000多畝,並有大面積山林主要分佈於村莊西面,呈台階狀分佈,土壤屬酸性沙土。主要的經濟作物有烤煙、水果等,農作物以水稻、油菜、玉米、小麥為主。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95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357元。隨著2009年城子村旅遊的發展,城子村衛生、交通、通訊等各項事業得到發展,農村面貌日益改善,2007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確立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評為雲南省旅遊特色村,確定為“雲南省文聯文學藝術創作基地”,榮獲“亞洲民俗攝影之鄉”稱號;2011年被評為“紅河州工農業旅遊示範點”。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漏江縣,隸屬群舸郡。
三國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漏江地域改屬建寧郡所轄。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設隴堤縣隸屬郎州。
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南詔政權建立后,本境系東爨烏蠻三十七部中的彌鹿部(阿廬部)地,為羈縻州,隸屬黔州都督府。
宋寶祜五年(1257年),蒙古兵平雲南,阿廬部歸屬蒙古政權,隸屬蒙萬府。
元十二年(1275年),置廣西府,轄彌勒、師宗兩個千戶,隸雲南行中書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廣西路改為廣西府,以土官普德置府事。普得,又作普德,彝族姓昂氏,廣西府第一代土知府。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者滿作亂,殺死。職位由子昂覺繼襲。時至廣西府第五代土官知府昂貴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襲職。以不法事,於成化十七處(1481)年革職,置彌勒州為土照磨。
《廣西府志》卷之三:建置(附官置)第九頁記載“······明洪武十四年,穎川侯傅友德,平西侯沐英克雲南該路為府,以土官普德領之,傳至昂貴,肆力不法,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七官照磨趙通奏聞,下其議巡撫御史林符核實,逮貴下獄,革職。改土歸流,領師宗、彌勒、維摩、三州十八寨所。
城子村中現存城子大寺即是昂土司府遺址上建立的,由於昂土司府的存在,使城子成為當時滇東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民國年間,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彝族愛國將領張沖將軍幼時曾在城子村小學就讀。
1949年1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前委在此成立盤北指揮部,指揮瀘西、陸良、師宗、彌勒、邱北、路南(今石林)等縣的武裝鬥爭。
1949年2月6日,中共路西縣委在永寧城子村正式成立,同時成立瀘西縣解放委員會,行使縣人民政府職權。
2月中旬,盤北指揮部在永寧城子村舉辦幹部培訓班,為軍隊和地方培訓骨幹90餘人。
3月,中共路西縣委、解放委員會進城接管工作。
相傳村中一位叫阿嗄的彝家小伙,為改變村民住洞穴,棲樹枝的原始居住方法,在飛鳳坡頂,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后,到山中砍來六百六十六棵栗樹,挑來九百九十九挑粘土,用土築牆,牆上橫搭木料,密鋪木棍、茅草,再鋪一層土,土皮頭洒水,然後用石頭一層層夯結實。就這樣,一幢幢左右連接、上下相通的土庫房,在飛凰山坡被建造出來。
這首世代流傳的建房民歌,就是土掌房的建造工藝:
窩棚不好住,野獸多可惡;風雨來侵襲,洪水淹大路。
阿嗄小夥子,教人蓋土庫;男人扛栗樹,女人挑泥土。
柱子怎麼砍?留到丫杈處;柱子怎麼支?籬笆來圍固;
柱腳怎麼支?石頭來墊住;柱搖怎麼辦?籬笆摜泥土。
柱子豎好后,眾人緊扶住;丫杈搭承重,藤捆丫杈處。
楞子怎麼鋪?間隔有五寸;木棒破成片,順著楞子鋪。
木片鋪好后,松毛再蓋土;接著鋪稀泥,並把邊欄糊。
怎樣加土層?土要蜂窩土;鋪上五寸厚,洒水濕漉漉;
稍干再夯實,留口雨水出;有時會通洞,一把土塞住。
房內怎麼隔?一間人睡處;一間裝實物,一間關牲畜。
前邊安道門,方便人出入;野獸進不來,風雨門外阻,
過上好日子,彝人少辛苦。
土掌房建好后,人們從此不再住山岩洞穴,也不再在樹上棲息,都住上冬暖夏涼,牢固安全的土掌房,再也受不到風雨襲擊,再也受不到野獸侵害。它反映了彝族先民從樹上下來,從洞穴走出來,在這裡起房蓋屋及,從蠻荒走向文明的一個偉大曆程。
隨著時代的變遷,土掌房的結構樣式也在不斷地完善,到了元代,開始出現二層樓房,特別是明代的“昂土司府”,清代的“將軍第”,建築風格上既保持了土掌房平頂的特點,又融合了漢族四合院廳堂雕龍畫鳳的建築藝術,形成了彝漢結合的獨特的建築風格,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城子村古村部分分為小龍樹、中營、小營三部分,小龍樹為最早建蓋的土掌房,而後隨著人口的增加,村寨依次向中營、小營發展。全村完整的保留了舉世罕見的代表古人利用適宜地形、當地材料和較為先進技術建造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東暖夏涼、造型獨特、結實耐用的土掌房群落。村中建築順應自然地形,呈自然式平行等高線分佈,村中以城子大寺(昂土司府遺址)為制高點,其餘建築為一二層土掌房、平頂泥牆、鱗次櫛比、頗具風味。
村寨的整體布局依山就勢、順山勢而行、層層跌落,整體空間西高東低、背山面水,整個村子幾百戶人家依山而建、自然相連、層層而上的土掌房形成一級級的台階。土掌房頂連綴在一起,形成高達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間土掌房層層相銜或左右毗連,將村中數百戶人家結為一體,住房上下相通,左右連貫,層層疊起,下家屋頂是上家的庭院,家家有屋頂,家家有庭院。只要進入一家,就可以從平台進入另一家,直至走通。全村村中道路呈自然分部、縱橫交錯,呈現一種自然狀態的肌理。
城子村是彝族先民白芍部的聚居地,之後,大批漢族遷入,此地民居便形成了彝漢建築風格的完美結合。城子村背靠飛鳳山,面向中大河,萬頃良田鋪陳村前,從村前望去,依山就勢的城子村宛若一頂王冠,而山頂上的昂土司府遺址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山、水、田、樹與土築民居共同構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觀。古村的村寨景觀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了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村寨選址與建設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典型案例:中國古代風水歌吟:
陽宅須教擇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
山有來龍昂秀髮,水須圍抱作環形。
明堂寬大斯為福,水口收藏積萬金。
城子村背依高山,且山勢蜿蜒曲折,是為來龍;中大河流經村頭,並在村頭彎作環形;飛鳳坡前地勢平坦、寬闊,是為明堂寬大。中大河進村方向地形開闊,是為天門開,財氣順水而來,而水流出村方向則兩山夾一谷,地形狹窄,是為地戶閉,鎖緊財氣流出。
站在村後山向下俯視,可見村前有朝山、案山,且案山作三台之形,左右分佈日、月二山,即來源於村寨故老相傳,又合風水補氣之說。
古村位居中央為厚土,左青龍屬木,右白虎屬金,上朱雀屬火,下玄武屬水。金、木、水、火、土五行齊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完整。古村在選址與建設上多處符合中國傳統風水學說,是傳統風水學說指導村寨建設的一個典型案例。
村寨建設的歷史文脈發展得到完整的保存。
經調查發現,古村現存民居的建造年代有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據記載:明成化年間,土司昂貴在飛鳳山上建土司府、江西街,至今已600餘年。在昂貴鼎盛的年代,江西街房屋林立,店鋪相連,后毀於兵火。古村現存歷史最長的房屋為小龍樹二十家人。據現居房內的一位老人說:此房建於清雍正八年,至今已270餘年。當時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旁屋順等高線於同一水平面上,樣式為最原始的土掌房民居,無窗子,房屋圍護結構均為泥土夯制。后隨著人口的增加,村寨的發展由山頂逐漸向下及向北發展,建立了中營居民組團。建築樣式也隨著漢文化建造技術的進入而發生了改變,房屋逐漸變成了“一顆印”樣式即一正房、二耳房、一照壁,內村即為天井,以利於採光,靠內村一側牆,採用木質牆且開窗。這樣就極大的增加了房屋居住的舒適性。但這些房屋屋頂依舊相連成一個一體的平台,還保持著彝族土築民居的特色。隨後,發展建立了小營民居組團,此時的民居開始出現漢式門頭及坡頂建築,門頭下方斗拱等建築構件齊全、完整,已深得漢式建築的精髓(如李將軍第),但大多數民居在吸取了漢式建築的精華后,在屋頂與外牆的建造上依舊保持傳統彝族土掌房的特徵,成為漢彝建造技術完美結合的鮮明例子。
綜上所述,城子古村因自然及歷史的發展,完整而真實的保存了不同時期建造的民居的不同特點及發展過程,為民居建築史的發展研究提供了一部活教材,堪稱民居建築文化與建造技術發展史上的“活化石”。
古村大多數的民居建築,都是採用漢式民居建築價值建造技術與彝族傳統土築民居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在外牆及屋頂的建造技術上,採用的是彝族土築民居的傳統技術,但在建築平面布局及院內隔牆,開窗及防雨披檐和門頭等得建造上,都是漢式建築的典型作法。聰明的城子先民在建造自己的住所的過程中,不斷的吸收外來文化和技術,將它們去粗取精,融會貫通,又將它們運用到住房的建造技術中,以進一步完善民居的使用功能和建造技術,使住所的安全性、舒適性及採光、通風等住房條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